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费利平 《考试周刊》2015,(48):30-31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复杂的民族问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的历史经验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靠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与破坏民族团结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坚持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是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逐步形成的.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经过的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和红军在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就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具体形式以及如何对待宗教上层爱国人士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少数民族实际的政策主张,正确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为确保长征的胜利,特别是为后来党的民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尼日利亚独立以后,出于国家自身民族结构的特点以及殖民国家干预的结果,全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分别由豪萨一富拉尼族、约鲁巴族和伊博族主政。这三大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构成了尼日利亚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为了将国内各族凝结成为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尼日利亚政府作了许多努力。经过四十多年痛苦的整合过程,各个部族对统一的尼日利亚国家的认同与效忠精神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是事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9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解决好民族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到1927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正处在自己的幼年时期.在这一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同时,由于经验不足,它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工作又不能不表现出自己的幼年性.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结合贵州少数民族的实际概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功地把权力渗透到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认真地总结当时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将有利于促进我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处于日寇离间下岌岌可危的民族关系亟待整合,中共审时度势地阐述周全的民族理论观点与民族纲领,因势利导地制定可行的民族政策,最后通过积极务实的民族工作争取全民族的抗战。中共应对当时一系列民族问题的策略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有利的统战基石。  相似文献   

10.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边疆民民族地区灵活运用的成功典范和历史丰碑,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探索和实践中的伟大创举,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政党扩大群众基础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巩固本阶级基础的前提下,争取其他社会阶级阶层的支持和认同;二是将其他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子吸收进自己的组织,并通过他们影响其所在阶级阶层的成员,以增强政党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扩大群众基础。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党之初和抗日战争时期两次实现了群众基础建设上的重大突破,虽然有过"左"的错误,但都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执政条件下,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妥善协调国内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将知识分子纳入工人阶级的范畴,极大提高了党的社会影响力。但1957年后,党在群众基础建设上再次犯了"左"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党妥善调整各方面的社会政治关系,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纳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行列,提出"两个先锋队"思想,大量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实现了党的群众基础建设的又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2.
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无产阶级,在甲午战争时期得到发展,到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在“一战”时期得以迅速壮大,且随着工人运动的展开,斗争水平的提高,无产阶级由一个自在的阶级发展为有政治觉悟的自为阶级,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历史中加强党性教育的历程,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指导思想为保证;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接受批评与监督;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树立全局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整套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提出,共产党员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为新世纪党的建设发展,规划了壮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其执政期间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次强调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来促进科学的发展。他们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思想和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加倍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有今天可喜的局面。中国共产党 始终以推进中国现代化为已任;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上,有六次比较集中的学习活动。一是党的创立时期。集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促成了党的诞生,并保障党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延安时期。努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学习的制度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虚心学习执政本领,在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上有了新发展。四是改革开放初期。强调重新学习,学习的途径更加宽阔。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活动更为规范。六是在新的世纪。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关于学习的理论走向成熟。党的历次学习活动都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优良学风,使学习形成制度、养成习惯,领导干部做好表率,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商团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出现的市民公开以武装形式反抗政府的事件。中国共产党对事变主张鲜明,目的主要是促进孙中山等“左转”,孤立打击国民党右派,促进工农运动发展,壮大其势力。共产党在事变过程中并非配角,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事变的发展进程。对共产党在事变中的作用应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伟大实践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90年的实践启迪人们,党应深入开展理论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将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20.
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和中共八大都是很重要的大会,他们不仅在各自党内和国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两次大会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苏共二十大对中共八大的深刻影响上。这种影响又体现在多个方面,即思想解放、指导思想的转变、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的确定、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对国际局势的认识、民主法制建设、民族政策的制定、反对个人崇拜,以及中央委员会的规模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