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通过提供了一种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演示效果明显的的演示仪器,让学生切身的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克服教材演示实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究竟什么是超重和失重以及发生的条件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而一般学校的实验室又没有现成的仪器,这就需要制作一个超重、失重演示仪。制作演示仪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把超重、失重过程的瞬时拉力长时间地保留并显示出来。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利用自行车的飞轮、链条与弹簧配合可突破难点,并制成了超重、失重演示仪,演示效果相当不错。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重和失重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典型实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最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的作用之处。实验的展示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但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中,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想“超重和失重”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些实验或具体的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超重和失重,理解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 (试验修订本 )中不少章节正文后面有提供学生课外做的小实验“做一做” ,这些小实验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习物理兴趣大有好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有些小实验改为课堂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本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章“超重和失重”内容后面 ,安排了一个“观察失重现象”的小实验 .实验方法是将一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打一小孔 ,里面装上水后 ,水从小孔中射出 ,放手让容器自由落下 ,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孔中射出 .我们将该实验在课堂上演示 ,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对2019年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超重和失重”实验进行了创新,以改进教材实验研究的“力和时间的关系”无法突出超重与失重的重点问题这一困境。该自制实验器材可以通过调节配重实现超重和失重,并可以改变加速度的大小;还可以直接测量力和加速度,找出超失重时力与加速度的数量关系,再验证该数量关系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或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或失重现象。当物体有向上加速度时,产生超重:当物体有向下加速度时,产生失重。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则 相似文献
9.
有些学生对“超重”、“失重”理解不透 ,只是机械地记住什么叫“超重” ,“失重” ,实际上是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所致 ,下面以人站在体重计上为例来说明超重、失重到底是怎么回事 .1 体重计称量的是体重吗 ?如图 1所示 ,以物A代表人 ,以物B代表体重计 ,受力分析如图 2 .图 1 图 2 N为秤对人的支持力 ,G为人的重力 ,N′为人对秤的压力 .体重计为何有读数 ,很显然是因为体重计受到压力作用 ,体重计内部的弹簧被压缩 ,从而带动传动机构 ,致使指针偏转而有了示数 ,可见 ,体重计的读数应当是直接反映体重计所… 相似文献
10.
超重和失重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大教师也找到了许多演示超重与失重的方法 .例如 :用一个多处漏水的可乐瓶装满水后 ,迅速地抛到空中等 .但这种方法只是定性的描述分析 .如何定量测定超重与失重 ,这也是笔者多年思考的问题 ,下面是笔者采用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器材电子秤 ,长弹簧 (劲度系数 k较小 ) ,重物(质量较大 ) ,支架 (高度约为 2 m) .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图 1图 2三、实验原理如图 2所示 ,重物在平衡位置 O处上下做简谐运动 .当重物在 OC段时 ,重物的加速度 a向下 ,由支架、重物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处于失… 相似文献
11.
12.
钟新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8):54-55,92
失重和超重是力学中两种抽象的物理现象.利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单元设计的超重、失重演示仪,精确而且直观地演示出超重和失重的物理现象.整个演示仪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由光电门检测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按键等电路组成,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一、传统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传统的演示超重、失重的实验方法就是在弹簧秤下挂一个勾码,在静止时读出读数,然后用手提着弹簧秤加速向上运动,会看到弹簧秤的读数变大,即为超重;加速向下运动,会看到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即为失重(中师物理教材采用此一方法)。这一演示方法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弹簧秤较小,可见度差;二是弹簧秤是运动的,指针一闪而过,学生不容易看清读数,等弹簧秤静止下来,指针也回到原位,这不利于学生对超重失重的理解(也许由于上述原因,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干脆省略了此演示实验)。二、原因分析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发现,该实验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直流电桥的两个桥臂电阻分别用一铁心线圈和一只精调电位器代替,就可改制成桥式自感演示仪,其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灯泡自感演示仪相比,用桥式自感演示仪显示自感,除具有演示原理清楚、物理现象明显和省工省时外,还具有取材方便与容易制作等优点.现将演示原理、操作和制作上的情况分述如下.1演示原理 与直流电桥的使用一样,桥式自感演示仪在演示自感时,其四个桥臂电阻R、RL、R1和R2之间也要满足电桥平衡条件,即上式中的RL为铁心线圈的直流电阻,R为可调电阻. 设电桥已调平衡,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6.
所谓超重(或失重),是指物体或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向上(或向下)加速度,而出现物体或系统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或小于)重力的现象。当物体在液体中有竖直方向加速度时,其超重和失重的分析比较复杂。下面就物体在盛水容器中的两种情况进行探讨。 1.物体和盛水容器相对静止 相似文献
17.
吴建英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1):56-57
失重和超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也是教学的难点。真重就是物体的重力 ;视重就是秤的视数。视重小于真重的物理现象叫做失重 ;视重大于真重的物理现象叫做超重。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学习行为策略、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主动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心向;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要有效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中演示超重失重一般是用手提着挂重物的弹簧秤,先读出弹簧秤的读数,然后使它加速上升及下降,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的重量即超重;在加速下降过程中读出弹簧称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量即失重。现有的“超重失重演示器”也是使用弹簧秤的,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弹簧秤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读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