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作家赵丽宏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  相似文献   

2.
一、基础练兵场(26分)1.阅读语段,完成下列题目。(5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幢憬和理想,ning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惠。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卑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走进赵丽宏先生为我们打开的“那扇门”,我们会读到这样一句话:“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课文里所说的“高智商的野蛮人”,具体指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4.
名著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名著“传达着人类的幢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学生阅读名著既能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增加智慧,又能了解人生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引导,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栖息地。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经历的写照,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惊世骇俗,或雅俗共赏,或摇曳多姿,或高瞻深睿,给人无限的思考与想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折射出作家对美的追求和趋从。一部文学史,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宝库,表达的是一个民族美的发展历程。亲近文学作品,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文化,而且是积累智慧和丰富人的感情、美化人的心灵的重要途径。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过:"为了防止贪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报道 ,“从本质上说 ,每个学生都是人才 ,都有极大的潜能 ,就看你如何去挖掘和培养。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 ,永远不要挫伤他的自信心 ,永远不要让他产生失败感 ,即使在他遭遇挫折的时候。”我国IT行业的首席科学家顾钧教授谈起教育和创造力这一问题时饱含哲思和激情。顾钧指出 ,“人的智慧有两种 ,一种是‘课堂智慧’ ,就是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能力 ;另一种是‘第二智慧’ ,包括‘研究智慧’和‘街头智慧’ ,前者是消化知识、发明创新的能力 ,后者是一个人与社会打交道、与人交流、推销和开发市场的能力。如果只承认‘课堂智慧…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明成果的标志,是学生们培养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最好的范本。在青少年阶段读这样的书,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一、课外阅读,尤其…  相似文献   

8.
我们阅读《背影》,大多着眼于由父亲的背影引出的爱子之心,这当然没有错。但综观《背影》的讲读史,“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厢情愿地‘提纯’、‘净化”一。笔在因教学需要多次阅读了《背影》以后,有一个问题始终在脑海里徘徊,难以消隐。  相似文献   

9.
林柏麟先生为我国的文章读写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 ,笔者仅就林先生的读写观 ,作一些探讨和介绍。一、“阅读”观。如何认识读写能力中的“读” ?林先生认为 :“阅读是通过视觉接受书面文字材料 ,获得生活经验、科学知识、社会信息以及观念情趣的一种行为。”在他看来 ,阅读包含着两重意思 :“目视为‘阅’ ,口诵为‘读’ ,即包含出声与不出声两种阅读方法。现在 ,人们把上述两种方法 ,统称之为‘读’。”阅读的对象 ,主要包括哪些呢 ?他认为 :“阅读的对象是书面文字材料 ,包括报纸、杂志、文件、书信、资料、教材、论著、文学作品等…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阅读与欣赏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行为,是读者在感知文章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思维,掌握文章思想内容的精神活动。欣赏足在阅读认知的基础上,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活跃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足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没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文学作品同然难以成为文学作品;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欣赏主体也难以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所以别林斯基批评那些仅凭理性去理解作品的人说:“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趾头去理解作品更坏。”因此,中小学的语文阅读欣赏课,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让学生读懂几篇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于漪老师曾说过:“进人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阅读主体受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的吸引,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伴之以联想、想像和情感,于是神思飞跃,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12.
《“老粗”优越意识》一文认为,劳动人民“以没知识,没文化为荣的‘老粗’优越意识……其实是一种民俗心理”,这种观点曲解了人民大众所创作的贬斥旧文人迂腐题材作品的真实意图。以民间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人民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为视点,认为对民间文学作品的分析及结论理应客观、公正,更不可脱离人民大众的群体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穷达安危、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来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应该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以此为基点发展和稳定下来的。一充分利用教材,由教材扩展到课外阅读。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只是一篇篇课文的讲解,而应是以一篇课文为基点进行纵深研究的阅读教学。新版教材的选文典范性很强…  相似文献   

14.
英国大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分,古人把它称为‘智慧’。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联想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以说课程讲的是知识,作业练的是知识,考试考的是知识,却惟独少了“智慧”的灵光。试想,在学生丢弃课本、焚毁笔记、忘却考试之后,学校教育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一个人有知识并不一定就有智慧,他完全可能千百次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不善自己思考,更不…  相似文献   

15.
龚培芳 《成才之路》2011,(28):77-77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便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1.1984年,一群俄罗斯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语汇称赞俄罗斯民族,但俄罗斯专家却摇着头笑了,并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是它很懒惰。”请从这则材料中确定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2.“我是一只被放在广场上的观赏鸟。早晨,我刚刚落脚广场,就被一只大手紧紧攥住,丢进一个口袋。‘小雪’和‘点子’跟我的命运一样……”“啊,他们把‘小雪’和‘点子’投进一盆滚沸的开水。啊,那只大手又抓住了我。我知道,我们要成为人类的盘中餐了……”请根据上面的…  相似文献   

17.
解读爱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信的开头对他的女儿说:‘只有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你怎么理解这段话里的‘明智’和‘幸福的关系?”我问。 ——“‘明智’的人才会懂得爱才能感受到爱的‘幸福’,他的女儿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是走向‘明智的一种表现,这会给她带来人生的快乐。” ——“一个人的幸福,是取决于自己的,而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在这里,他明确地告诉女儿,要在对人生的思考中,得到了对生活的认识,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是获取人生幸福的条件,要想得到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  相似文献   

18.
人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结束了,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体的联系。首先,教育源于人的生命需要。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与的自然的生命,又有自为创生的自为生命,我们可以称前者为‘种生命’,称后者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区别,可以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在生命与价值生命、本能生命与智慧生命等等的区别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撰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创造史观”,认为:“既然历史进步的要求是‘出新’,历史价值的取向是‘首创’,历史本质要求是‘创造’,那么,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寻找历史的主人,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功绩,就应该用‘创造史观’,即谁为历史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东西──新事物、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并且这些新东西是有益于人类进步、人类幸福,有益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谁便是历史的创造者”。笔者又撰文提出另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群英史观”。它认为:“创造史观的确立,同时也论证着一种…  相似文献   

20.
申颖 《基础教育研究》2011,(20):21-22,2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语文”一词,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在初中阶段,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从而透过优秀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