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2009,(3):57-57
问:《凡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中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这种对话形式,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些特殊,“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和“凡卡接着写道,”为什么末尾都用逗号,而不分别用句号和冒号?  相似文献   

2.
历岗 《小学语文》2009,(4):54-54
问:《凡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中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中,有让学生体会提示语后标点符号使用的三种情况,即:1.提示语在前,此时提示语后要用冒号。例如:小红高兴地说:“我赢了!”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使用冒号有不少不规范之处,现依据《标点符号用法》予以指正,希望能够引起教材编者的重视。 一、当用冒号而未用。文中直接引用别人所说的话,引文前需要用冒号来提示.否则便是冒号的缺失。例如: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版)第一课<祝福>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的使用,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选有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学生在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时,对文内的一个标点符号提出了疑问。这句话是:“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河南全省共有111座城市,我已占101座,敌仅余10座)。”  相似文献   

7.
范德洲 《学语文》2002,(4):18-18
鲁迅先生的《祝福》,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许多人对它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层的研究,为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笔者在备课中发现,文中的两处别具匠心的妙笔,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对小说的开头,我们往往重视环境的描写包括“四叔”的书房环境,其实,除此之外,描写“我”与“四叔”见面时的那段顶针文字,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第25课是<明天,我们毕业>,文中有一句:"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这句中"喜爱的天地"后面用了逗号,笔者颇感不妥,应该改用冒号.  相似文献   

9.
姓名:无,大概姓卫 籍贯:应该是卫家山人 相貌:模样周正,但相貌前后变化极大 家庭关系:前夫祥林,继夫贺老六,儿子阿毛 出场篇目:人教版必修Ⅲ教材中《祝福》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选人高中课本的传统篇目。在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做工”这一部分里,作者多次写到祥林嫂向人们诉说爱子阿毛被狼吃的经过,其中有两段“我真傻,真的”是基本相似的重复。  相似文献   

11.
言为心声。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几处对话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生存的环境氛围。这里笔者就其中几处发人深思的追问,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祝福》,虽属短篇,却内含深刻。细加思索,更感其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镇永远是过新年”,“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  相似文献   

14.
《祝福》起于“况福”,终于“祝福”。小说主人公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中。鲁迅先生用“祝福”做标题,就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对比,在表达主题方面就更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由于该小说篇幅长,背景复杂,为了把庞杂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以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特将文章内容归结为七个方面,即:  相似文献   

16.
在小说《祝福》中,鲁迅是这样描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的情形的: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实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人物,我们必须把握人物的身份地位。《祝福》中鲁四的身份地位文中有具体的交代,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乡绅。基于这一点出发,分析鲁四这个人物也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不仅能起到停顿、表示语气、标明词语功用和性质的作用,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湖北第二次印刷)一书中,有几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19.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其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述,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加以反映,深刻显示出当时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迫害,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鲁迅的《祝福》中,所谓的"祝福"并没有表现出祝福应有的积极性,其所提出的祝福实质上是一种寒冷的"祝福",具有一定的讽刺性。本人在阅读《祝福》的基础上,对《祝福》中寒冷的"祝福"进行分析,揭示出小说的深层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郭晋 《现代语文》2007,(5):64-65
拜年祈福、祭祀敬祖是《祝福》中反复出现的情境意象,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也有意识突出和强化了这个叙事焦点——祈福仪式。小说故事的发生、发展、人物的命运结局均与此密切相关,而且也给全文皴染了一种神秘感嘉宿命感。本文就仪式的表现、特点、作用进行解读分析,挖掘其深层意蕴,把握其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