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写人     
写人离不开写事。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和性格特点,都是通过这个人的言谈举止、心理活动、衣着打扮、外貌神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所以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人物所做的具体的事情,以及这个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甚至心理活动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具体写作时,我给同学们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是作者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本文试图从剧本《雷雨》中逻辑关系表现得比较显豁的一段台词入手,对该文学作品中一些主要人物如周朴园等的典型性格和隐晦的心理活动,进行尝试性的逻辑分析.剧本是“代言体”.在剧本中,作者必须以每一个剧中人的身份代他们写下个性化的语言.小说可以由叙述人直接描写人物隐秘的思想和隐藏的行为动机,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流向;而在剧本里,“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  相似文献   

3.
心理活动描写,是写人记事文章中所不可缺少的,通过写心理活动,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金色的鱼钩》、《我的战友邱少云》、《小英雄雨来》等—些文章中,有些片断就是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以这些心理活动描写为例,给学生讲述了怎样写人物的心理。我分别用二节课训练学生写心理活动片断。 第一节课,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写心理活动。 上课了,我说“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今天,我们作文内容是写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与人的心理活动分不开,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在音乐这一学科中,人类的心理活动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用心来完成的,在歌唱艺术中,“感觉”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调节发声的音响效果,能监视声音的变化,可以决定歌唱的整体状态,在声乐学习中,应充分运用感觉来获得美妙,动人的歌声。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回忆高尔基》)这里,高尔基说的“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就是指人物的心理刻画。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大量用于人物描写之中。可以说,对于人物的刻画,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掌握了心理刻画,就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对人物的刻画技巧。因此,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握人物的心理刻画呢?本文试对此问题略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顾霞光 《现代语文》2009,(11):150-151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成功的眼睛细节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经历,反映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映射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状态。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本文着重探讨眼睛细节描写的作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许多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作品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许多人物形象之所以历久动人,是因为其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小动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细节描写是对在事件中活动的人物,在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服饰等方面进行的细致人微的描写。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不仅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对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人说话是需要停顿的,而且有些停顿配之以恰当的神情、动作、语气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然而当语言通过笔反映在纸上时,没有了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语气,我们怎么才能看出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呢?这就需要借助标点符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抓住人物的言行阅读写人的文章我们已经知道,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作者通过一篇文章要告诉人们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往往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阅读写人的文章时,首先要反复地读文章,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抓住事件中人物的言行来读,可以先将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画出来,想想人物这样说、这样做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新课标·六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一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心理状态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是具有客观性的。 所谓“触景生情”,是说当一个人受到外界景物的触时,便会产生内心感情的波动。“情”是客观现实,“情”是心理活动。“触景生情”形象他说明了心理活动的客观性。 然而心理活动还有主观性的一面,既同一客观现实可以引起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活动。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低。经验多寡。阅历深浅都存有差异,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所不同。 技艺成熟的歌唱家和初上舞台的歌手,在同一纷杂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1.
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上范老师讲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范老师说:心理描写,就是要在文章里,写出人物没有说出口,仅在心里讲的话和他的感情活动,即“想”。一篇文章只有写出人的微妙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鲜明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和品格,打动读者。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文时,对描写心理活动常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只会写“我心里高兴极了”、“我心里十分害怕”等这样内容笼统的句子。怎样用准确的词汇、句子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从课文中借鉴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六年级语文书中有《穷人》一课书,桑娜将邻居西蒙的两个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人物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分析判断该时代一个重要依据。而变态人物以其独特的表现,在文学园地里绽放出奇异的光芒。解读他们可以更好地知人论世,汲取有价值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往往可以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等方面反映出来。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往往从两个角度来判别某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正常。一是与同时代、同一社会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来比较,如在冬天,人们都穿着棉衣,而这个人还穿一件单衣;在课堂上,同学们安静听课,唯独他坐不住,不是说话,就是玩东西,堂堂课如此。那么,象这样的人就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注意,被认为是心理活动异常的表现。二是与自身来比较。例如,某个学生既往对人热情洋溢、爱说爱笑、注意仪表的修饰,但是,  相似文献   

15.
正考点透视1.分析人物形象。如:文中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析;请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2.概括故事情节、人物表现、故事内容等。如:文章围绕某某故事展开,请概括其情节;补充完整故事情节;补充梳理行文思路;补充记叙文六要素。3.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或者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如某种写作技巧表达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描写有何妙处等。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有些人是杀人越货的罪犯,另一些人则是叱咤风云的伟人,而大部分人却是碌碌无为之辈?每一个正常的人在生下来的时候,大脑的结构在解剖学上可以说没有什么不同,可是长大之后却有王公将相、贩夫走卒的区别。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大脑如何使人最终成为诗人、音乐家或罪犯。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写心理活动,常常喜欢用“我想”、“他想”为起始语,似乎非得出现个“想”字才是写心理活动。其实,这是一种很幼稚的笔法。要知道,即使是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也不一定要用“想”字,何况,除了直接描写心理,还可以间接描写,即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揭示内心。比如,我们常常用“怒目而视”来表现内心的愤慨或敢怒不敢言,用“翻白眼”来表现对某人的蔑视和不屑一顾。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练习:描写两个人吵架。注意:除了对话,还要通过动作、神态来表现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即人物内心的活动。学习用动作、神态来表现心理活动@榕子…  相似文献   

18.
作文指导重点指导:首先要选好人。同学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接触过很多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仔细地想一想,从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当中,通过比较选出一个印象最深的人来写。你所写的人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要再仔细考虑一下,原因是什么。这原因就是你要写的事了。难点点化: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出来。但是仅仅有典型事例,而没有对人物进行具体描写,人物的特点还是表现不出来的。因此,在写事的过程中,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失误提醒:1.选人时不要只局限于身边的人,“只见过一面”的人也可以考虑进去。2.这篇习作  相似文献   

19.
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处处充满着丰富的心理内容,通过心理反映作用于人的机体,它所呈现出的各种表现都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制约着人的全部行为,心理活动的最高司令部——大脑皮层,它不息地发号施令来指挥着人体的整个活动,所以一个正常的人首先必须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正常的,也就是在心理上能经常保持平衡。人一旦在心理上失去平衡就很难适应这纷繁变化的客观世界,这种适应性障碍的出现就迫使机体不能在生活的轨道上正常运转,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因而也就形成了。人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相对稳  相似文献   

20.
陈蓉 《学子》2013,(8):67-67
一、心理描写要具有个性特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活动,即使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表现在内心中的活动也就不一样。心理活动要抓住人物个性的特点,符合他们的性格身份。二、心理活动并不单纯只是心理描写1.除了直接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人物的言语、神态、行动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