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2.
宁波 《甘肃教育》2005,(5):29-29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讲”得过多。若能吃透教材,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严谨有序,讲深讲透也很好。但是,严格地说,这还是属于“讲”,而不是在“教”。“教”中肯定会有“讲”,但这种“讲”只是“教”的一部分,这也绝不是学生学会的决定因素。讲得再好,学生还是没有“会”,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高耗低效。  相似文献   

3.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4.
今日,翻阅《课堂写真集》(我把自己的教学日记美其名曰“课堂写真集”),发现我在教《暖流》一课中“滕王阁”的“滕”这个生字时,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滕”,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此“滕”写成彼“腾”。批改完作业,发现全班62名学生有27人将此字写错,错误率达43.5%。其中,多数是把“滕”写成了“腾”,小部分是把“滕”字右下的部件写成了“水”。过后,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使学生对两个字产生了混淆…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很有指导意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显然,这样的“教”,就得教到点子上,也就是要教学生摸到“学习”的门径,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就会发现.有的所谓“教学设计”仅仅具有“成就”教师的意义:是一种“精彩”的表演,一种“有效”的控制.而这个过程一结束,其意义也就结束了,如果没有老师的这种“调动”.  相似文献   

6.
今日 ,翻阅《课堂写真集》(我把自己的教学日记美其名曰《课堂写真集》) ,发现在教《暖流》一课中“滕王阁”的“滕”这个生字时 ,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 ,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滕’ ,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 ,然后对学生强调 :不要将此“滕”写成彼“腾”。改完作业 ,发现全班62名学生有27人将此字写错 ,错误率达43.5 %。其中 ,多数是把“滕”写成了“腾” ,小部分是把“滕”字右下的“”写成了“水”。过后 ,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 ,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 ,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 ,使学生对两…  相似文献   

7.
学完古诗《回乡偶书》后,我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一看,我大跌眼镜:只有一半学生默写得全部正确,另一半学生问题全出在“乡音无改鬟毛衰”的“衰”字上,有的写成“哀“字,有的写成“衷”字。我在教这个字时还把中间部分描红,看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7思忖片刻,我决定还是把球踢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9.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孙双金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一书中提到:他发觉语文课上多了三“气”,少了三“气”。一多“死气”课堂上死气沉沉,气氛沉闷,教师教得紧张急躁,学生学得沉闷枯燥;二多“呆气”,学生原本闪闪发亮的Ⅱ艮睛黯然失色,脸上充满迷惑不解的神色;三多“暮气”,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本该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可课堂上的学生一个个像小老头似的,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少了哪三种“气”呢?一少“生气”,课堂上很少见学生生气勃勃,神采飞扬,生动活泼的场景;二少“灵气”,很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眼睛闪闪发亮,充满灵气;三少“朝气”,儿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本该朝气蓬勃,生龙活虎,但课堂上很少见到这样的情景了。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参加过一些公开课,与孙老师有同感。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中小学语教学问题》一中列举过两个“短长教”的典型案例,一位老师把毛泽东的28字诗《为女民兵题照》讲了2小时,一位老师把“天安门”3个字安排了4课时,他称这样的老师为“放胖的天才”。今天,我们将结合教例探讨与之相对的问题——长短教,即用1课时左右完成篇幅在3000字以上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刘芳 《青海教育》2006,(7):47-48
识字教学是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教学中大家都在探索的一项课题。本人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借鉴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教学实践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益,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但本人觉得识字教学不能只在一节课的40分钟之内,要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使学生加强记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教”并不困难,“学”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做到“学而不忘”、“学而有用”,从而真正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关于识字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相似文献   

14.
李淑金 《成才之路》2010,(15):42-42
文言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一直是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犯难的“硬骨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文言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最后发现——文言文的教学之路应是教得“趣”、练得“实”。让“实”与“趣”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三教材中“国家的结构形式”部分,只用了很少的篇幅介绍了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类型和各自的主要特征,教学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就会产生诸多疑问,如果教师视而不见,不有效地加以解决,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这  相似文献   

16.
课改并无玄妙,只要厘清一些概念,回到源头上审视常识,往往会有顿悟之感。比如,“学校”之所以不叫“教校”,可见,“学”比“教”重要得多;“教学”——“教”的其实是如何“学”;“学生”——“学”之重点在“生成”;“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什么也“成”不了;“生动”——唯有学生动起来,才有课堂的精彩。那么,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邓雄超 《广东教育》2006,(11):21-22
粤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课教材用三个单元的篇幅选编了47首诗歌,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诗歌教学再度成为中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阅读、鉴赏诗歌,是现代高中学生必备的语文素质。但是,诗歌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我觉得是很贫瘠的。教师教得尴尬:古诗当作文言文翻译;新诗就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篇幅长,内容复杂。若采用逐段讲读的方法教学,不但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丧失了使学生“主动自学多练”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要想解决好课文篇幅长与时间短的矛盾,不妨试一试“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师生共同努力,必须讲的由教师讲,学生能完成部分,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师生携手完成教学任务。一、提纲挈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引导学生把课文思路梳理出来,弄清来龙去脉。如《狱中联欢》一文,教师帮助学生找出联欢的思路过程“唱歌——交换礼品——贴对…  相似文献   

19.
语言大师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实践证明: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话。那么怎样才能“活”呢?我认为应从“新”上着手。  相似文献   

20.
宋珊 《陕西教育》2021,(3):14-15
如何将高校文学课打造为“金课”是当前文学课课堂改革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外国文学史课改为例,从“有效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师与学生互评”三方面强调,文学课程要遵循从基础知识普及到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目标,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滋养学生的美感与情感,触发和培养其基本的学术研究意识和诗意的文学灵性,以期为解决文学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