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级教师韩军曾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然而,充满美的特质的古文,往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被学生贯以“最枯燥”、“最隔膜”的称谓。时代的久远,文字的隔膜,文化生态历史背景的生疏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可能是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让文言文课堂充满诗情  相似文献   

2.
自我感觉     
一天动物们聚在一起,谈论人类对它们的看法。老虎:“我们在人们心目中最美——‘虎头虎脑’。”狮子:“我们说话最有权威性——‘狮子大开口’。”野牛:“他们认为我们最懂音乐——‘对牛弹琴’。”野狗:“他们对我们持仰视态度——‘狗眼看人低’。”蜜蜂:“他们最羡慕我们的家庭和睦——‘一窝蜂’。”大雁:“他们对我们的爱戴到了一种虚幻状态——‘鸿雁传情’。”野猪:“人类对我们最尊敬,把猪蹄称‘猪手’。”蚊子:“谁说我们的名声最臭?他们一见我们就喊‘蚊香’、‘蚊香’!”这时,山鸡开口了:“要说香,还是我第一,人类——‘闻鸡’就…  相似文献   

3.
本刊1995年第3期《关于<所见>的琐见》文中认为“把‘鸣’译为”‘鸣叫’比译为‘唱歌’好。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妥当。古今辞书都把‘鸣’解释为‘(昆虫或鸟)叫’,没有‘唱歌’这个义硕。”古文或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了解词义的最可靠方法是查工具书,但有时仍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依靠一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案例:初三政治教师蔡老师,准备在时政课上作《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的讲座。当他说到“‘WTO’是何意?”时,下面一男生插嘴道:“就是‘打屁股’呗。”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蔡老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示意他说说为什么要叫“打屁股”,这位学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到2001年才终于加入WTO,这无形中不是被‘打屁股’了吗?蔡老师笑着点点头,告诉学生“WTO”是“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然后要求学生就“WTO”这一缩写随便插嘴,发表自己独创性的见解。有的说:“‘W’代表‘我们’,‘T’代表‘T型舞台’,‘O’代表…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生学“蓝”和“篮”时,我说:“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时候用‘艹’头的‘蓝’,什么时候用‘竹’字的‘篮’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有两位学生这样评价初一心理课:“心理课充满了不要、不许、不该,与其说是心理课,不如说是道德课、纪律课更贴切。”“心理课是初中‘最严肃’的一门课,老师讲的是一些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意志’、什么是‘动机’,还总要和英雄人物挂上钩。”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们在全校就学生不喜欢的课作调查时,有70%的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竟然是作课!理由是“没意思”,“没东西可写”,“太烦”!有位学生赫然写着“叫我们做作有‘逼良为娼’之嫌”,着实让我们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8.
一新诗,是胡适先生倡导“诗国革命”①的产物。胡先生的“诗国革命”是通过“工具革命”实行“诗体大解放”来实现的。所谓工具革命,就是语言文字的革命,即用白话替代古文,用口语替代文言。这一点.在胡先生的“诗国革命”中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他说:“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只是‘活文学’随时起来代替了‘死文学’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工具僵死了,必须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③。“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  相似文献   

9.
从一位老教师上课“卡壳”谈起今年初,听说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特别善教古文的老教师,在讲《岳阳楼记》这篇他已教过一、二十遍的传统教材时,碰到了难题,出现了当堂“卡壳”的困境。课堂上有位学生提出一个疑难问题,请求老师解答:“文章写的是‘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皓月千里’的好天气,而‘皓’也  相似文献   

10.
陈艳伟 《江西教育》2023,(45):34-38
<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名教师只有成为最纯净的那滴水,才能做学生心中最真、最纯、最美的好老师。”“在‘学校大星空’里,每个孩子、每名教师、每位家长都是其中的一颗星,学校教育就是点亮星光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闪光。”“教师要有甘当基石的胸襟、水滴石穿的毅力,用对学生最真的爱,才能实现‘点石成金’。”  相似文献   

11.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广州市先烈东小学非常幸运地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试验学校。“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  相似文献   

12.
让班里充满友爱,这是建设优秀班集体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只有在班级成员互相尊重、理解、帮助、和睦相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强的班集体。而要让班里充满友爱,班主任就要在培养班级成员的爱心上下功夫。晓之以理启迪爱心列宁说:“我们要努力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灌输到群众思想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遵循列宁这一教导,我组织学生召开了“让班里充满友爱”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方面积极发表意见。他们的意见大多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让班里充满友爱,会否定人的个性,是在主张‘吃大锅饭’。”针对这些模糊认识,我作了重点发言,指出,人有个性,也有共性。每个学生有了爱心,并不等于就没有了个性,相反,它会促使个性健康发展。只强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大师吕淑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原来沉闷的、呆板的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生气的课堂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陈铁军 《四川教育》2013,(10):35-35
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仿”写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是一柄“双刃剑”,引导得当,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使用失策,则会禁锢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手脚,妨碍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不少中学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将“仿”写教学束之高阁,唯恐学生“东施效颦”,“画虎类犬”。笔者认为,这是他们对“什么是‘仿’写”,“‘仿’写中该‘仿’什么”,“怎样指导‘仿’写”等问题知之不多,研究不深所致。一、什么是“仿”写“摹仿”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人,从出生的那天起,无论是“呀呀”学语,还是…  相似文献   

16.
班级“评优”重在评落实选芜湖市职教中心朱萌晃以往我们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各单项标兵.都是学生提名,投票决定。如此‘选优’,看起来公正,做起来省事.事实却并非公正,也往往是一阵风,对学生教育力度不够。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简...  相似文献   

17.
曾有幸受教于一古文老师,其人以严谨闻名于全校,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一字一句需仔细推敲,一音一义应谨慎对待”,因此而被我们戏称为“一字天师”。记得某节古文课,他提问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何陋之有’应做何解?”科代表流利地答出,然后本以为可以安然就座,岂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篇“什么样的教育让学生记起”的短文。该文说,在偌大的校园中,一块仅有25平方米的土地,由于学生亲自刨地、播种、收获,而成为他们心中的乐土,也成为他们对学校最深刻的回忆。因为他们“在这块充满‘无限趣味’的‘百草园’中,体味了‘五谷’杂陈——期待、向往、痛苦、烦恼、执著、幻想、欣喜……这使他们享受到了快乐,增强了信心,懂得了合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183;长沙》时,我正充满感情满怀自信地范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突然一个学生打断了我的诵读:“老师,‘橘子洲头’的停顿似乎应该在‘洲’字上,而不应在‘子’上,因为‘橘子洲’是一地名,不应拆开来读。”我当时怔住了。这个问题很突然,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读的,并认为在“子”上停顿理所当然。经这么一问,我倒认为学生是对的。是啊,专有名词怎么能分开来读呢?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并纠正了自己的读法,尽管读起来感觉很别扭。  相似文献   

20.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次作文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广告。首先,我们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最熟悉的广告……”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就已经被点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