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悟"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从情境创设、问题讨论、场景应用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自悟",帮助学生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积累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关注学生经验已是共识,但重视学生经验不能窄化为只关心学生已有经验,也不能浅化为仅仅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获得感性体验。基于学生经验的学习不仅要以学生已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教学手段,更要以基于实践的主体反思和思维发展为重点,促进学生经验的生长,实现学习的自主、自悟。文章以"变阻器"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经验,思辨悟理"的初中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3.
王三忠 《学子》2013,(4):48-49
一、读书促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当然,读书有一个方法问题,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1.在轻读想象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  相似文献   

4.
错误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真实反映,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如何正确地面对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学会在"悟错"中积累成长的经验,是每一位物理教学者的职责所在。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例,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纠错"、"悟错"进行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解决问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创造力等都体现出来,而让学生"悟"出数学思维,掌握解题的方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另一教育意义。对此,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指导策略,力求让学生由"解"至"悟"掌握数学思想,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指导学诗者选择最优秀的诗歌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悟"的过程。严羽的"第一义"应指优秀诗歌的客观标准,"悟"是艺术思维的领悟能力,"悟"的对象是"第一义"的诗歌。郭绍虞先生将严羽的"悟"分为"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并不符合严羽的本意。严羽将"悟"划分为"透彻之悟"和"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这是与其认定的诗歌的艺术水准的高下相对应的。严羽的"妙悟"一词应该解读为"巧妙地悟",属于"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课堂中要奏响"感"字主旋律,关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跟着"感觉"前行,获得新的认识。在学习探究路上,教师要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把促进儿童的感知当作重要的教学环节。要为智慧的生长而教,学的过程应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悟的过程,最终悟得真知,悟得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进入"感悟"之境。对于小学生,教师应该捕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四基"之一,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基本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多种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践、猜想、建模、论证、应用等方式,"动"出操作经验,"悟"出思维经验,"寻"出探究经验,"用"出综合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感悟是写作的生命。的确,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深切地感悟才能让这些认识和理解变得深刻。感悟,重在一个——"悟"字。"悟"是什么?笔者很赞同一位特级教师精辟的阐释,他说:"悟",乃"心"与"吾"的合成,是一种心"悟",即:"思之吾"与"吾之思"也。由此看来,非思考不能有悟,无个性不能算悟,悟乃是思考与独创  相似文献   

10.
<正>"读书作文,以领悟为上。无所领悟,虽十年八年归于无益;有所领悟,虽一刻两刻可以有功。"——摘自清·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下》。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而成佛,学习需要"悟",做人需要"悟",教书育人同样需要"悟",我不愿一生沦为一名纯粹的教书匠,所以,这些年来,我一路且行且悟,与学生共同成长,下面是我经历过的几个小故事。1一堂课上的"节外生枝"在一次生物课上,我正在进行"生物的进化"一节内容的教学,按照经验,我以教材上的案例为素材,引导学生探讨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小学的阅读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在教学中出现的两种倾向不容忽视,我们要辩证地理解,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种倾向是重视感悟,忽视质疑。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清朝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  相似文献   

12.
"文本悟读"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主要分为基础性悟读、感知性悟读、理解性悟读和思辨性悟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悟读能力,帮助学生生命成长.在课堂实现上,可从三个层面增强学生悟读能力:创设符合文本的情境,以"画面"的呈现触发悟读;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以"勾连"的发问深入悟读;置入诗情交融的声乐,以"诗美"的声情苴补悟读.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对物理缺乏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建构物理知识时出现困难,而出现困难的一个原因是先前经验的缺失.实践与研究表明."体验课"的设置可为学生物理知识的建构积累经验,也可以优化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体验课"应围绕"面向学生的体验"和"面向物理的问题"去"身体、心悟".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读"是"悟"的基础,"悟"是读的延续,只有"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对文章有自己的见解,这便是以读促悟,积淀小学语文素养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在教会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悟"。本文将探讨如何以读促悟,积淀小学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兴国安邦之基,也是修身齐家之本。王阳明以为世之不治,在于学之不明,始终认为教育、教化既是摆脱"世之不治"的不二法宝,更是攻克"心中之贼"的一把利剑,并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重在开导、启迪、得悟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启迪童蒙""学不躐等""解化悟得""因人而异"等讲学授课方法。这些教育理念、讲学方法,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教化育人,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既要靠“做”,又要靠“悟”.“悟”可以从“悟过程”、“悟实质”、“悟用法”“悟局限”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反复地悟、不断地悟,促其自主省悟、逐步觉悟,并将“悟”与“说”、“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探究的经验,其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增强,数学素养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17.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既要靠“做”,又要靠“悟”.“悟”可以从“悟过程”、“悟实质”、“悟用法”“悟局限”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反复地悟、不断地悟,促其自主省悟、逐步觉悟,并将“悟”与“说”、“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探究的经验,其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增强,数学素养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数学经验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领悟获得。从立足动手"做",立足小组"议",立足实践"用"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自悟自得,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课堂教学方法之一,它强调由"感"到"悟"的凝思过程和知识飞跃,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自悟、顿悟"的教学方式。本文根据教学实际,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基点,从构建由感到悟的平台、搭建由感到悟的桥梁、促进由感到悟的飞跃三个方面入手,以"感一思一悟"的思维脉络,进行深入的阐述和探究,以期对感悟教学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学智慧诞生于儒、道美学,禅宗美学的问世,则标志着走向成熟.禅宗美学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空、悟、境.如果说庄子美学是对泛泛时空中倏忽变化的万物的感性经验的把握,那么禅宗美学就是通过"悟"对空及其万物的进一步否定,是看空的感性经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美丽的思想之花,它的独特的审美方式,对当代的美学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迪.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