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一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条注释不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条注释不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春秋以前,“墓”专指埋葬死者的墓穴,“坟”指隆起的土堆。《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原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指墓穴上不封土堆,“不树”指墓上不种树。孔子为其父母合葬之后说:“吾闻古之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土为坟,高四尺,成为后世平民百姓坟高的标准。后来坟墓合称,故《广雅·释丘》注“封”为“冢”,“冢”即坟墓。因此,文中的“封”指“坟墓”。“加…  相似文献   

4.
一、注音献疑1.《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一句中的"崤",教材注音为"yáo",解释为:"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第4版,下同)将此字注释为:"xiáo,山名,山中的谷道,是古代军事要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下同)中"崤"的读音也为"xiáo"。尽管"崤"古音读"yáo",  相似文献   

5.
崤之战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大国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不是很大,但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战役,在《左传》中有较详细的描写,因此许多《左传》研究的学者将其归入《左传》"五大战役系列",文章认为崤之战因其各方面不具备算作五大战役系列的条件,不可归入五大战役系列。而春秋后期发生的吴、楚柏举之战因其基本符合作为"五大战役"的条件,故可归入其中。  相似文献   

6.
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均节选了出自《左传》的《崤之战》,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一,鲁版九年级语文选修等。该文写秦军偷袭郑国未果,只好"灭滑而还",在途经崤山时,遭晋军伏击而大败。此前,由于秦军东征要越过晋国南境,晋军方面早就掌握了秦军东征的情报,于是在晋国朝堂上主张伏击秦军的原轸和反对伏击秦军的栾枝,展开了一场争论。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旧唐书》:"有羊羔生于土中……然其脐与地连,割之则死,唯人着甲走马及击鼓以骇之,其羔惊鸣而脐絶,便逐水草。"元代吴莱《渊颖集》:"西域地生羊,以胫骨种土中,闻雷声,则羊子从骨中生……一云漠北人种羊角而生,大如兔而肥美。"元代刘郁《西使记》:"垄种羊出西海,以羊脐种土中,溉以水,闻雷而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圣武亲征录》中记载的速哥曾助窝阔台汗渡黄河攻金的史实与《元史·速哥传》相对照,认为两者所记为同一人,并考证出速哥之族属乃久隶西夏籍的克烈人。同时认为《亲征录》、《速哥传》与《山居新话》所记渡河之事当为同一史实,此人即速哥。速哥因曾助窝阔台汗渡黄河,故在当时或以后被追封“答刺罕”之号。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人教版全同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语文》和《语文读本》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现举例如下 :一、注音错误1.《烛之武退秦师》(《语文》第一册 5 6页 )注释“[阙 (ju啨)秦 ]使秦国土地减少。阙 ,侵损、削减。”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阙qu埁”义项④“损害?蹲蟠べ夜辍?:‘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所以 ,这里“阙”应读“qu埁”。2 .《过秦论》(《语文》第一册 82页 )注释③“[崤 (y偄o)函 ]崤山和函谷关。”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崤山”的“崤”应读“xi…  相似文献   

10.
善于描写外交辞令是《左传》的一大特色。而《崤之战》则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从《崤之战》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左传》描写外交辞令的几个特点:随机应变,含蓄深刻,就对方行为用暗示的方式揭其阴谋,使其不战而退;冷嘲热讽,软中带硬,迫使对方就范;委婉含蓄,机锋内藏。  相似文献   

11.
看了《物理教学探讨》2006年第1期《渡河问题的三个最小值以及三人垂直》后,很受启发.关于渡河问题中的三个最值:最短时间渡河、最小位移渡河、划行速度最小问题,我们可以应用处理物体复杂受力时正交分解的思路,将船渡河的运动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研究,以达到降低难度、思路清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快乐的条件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武则天金简     
自秦始皇、汉武帝以至唐宋各代,都有皇帝亲率臣僚到泰山举行封禅的故事.他们带着写的或刻的玉制简策(册),在泰山顶峰筑坛加土.在恭读"报天之德"的册文后,把简策捆起来,加盖"封泥"印,埋藏在祭坛的封土中.然后又到泰山下的小山梁父(甫)山设立坛场,举行"报地之功"的典礼.这种报天、报地的典礼,前者叫"封泰山",后者叫"禅梁父".简称封禅.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以前也有这种祭祀活动:"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并举出了无怀氏、虙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都举行过封禅,这无疑是当时的一种传说.至于《封禅书》记载的古代天子常到外地巡狩,祭祀五岳,则是真实可信的.祭祀的礼制大致相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封禅的目的是"王者受节易姓,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可见封禅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发表了曹茂昌老师的《〈五人墓碑记〉中的几组隐藏对比》一文(以下简称"曹文")。在论及《五人墓碑记》中"贤士大夫"与"缙绅"这一组对比时,"曹文"中说:"在古代,士大夫和缙绅其实同义。"这种理解并不正确。笔者上网搜索有关《五人墓碑记》的教案设计、教学实录等,发现持这种理解的教师还不在少数,实有辨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崤之战》是《左传》中的名篇,是中国历史上描写战争较为精彩的名篇之一。此战影响深远,直接促使秦晋交恶,秦楚结盟共抗晋。这次战争促人深思,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16.
《秦晋崤之战》是《左转》写战争的著名篇章之一。本篇主要叙述在周襄王25年发生在秦、晋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举兵袭击郑国,晋、秦两国作战于崤的经过。秦穆公不听騫叔的谏诤,秦师骄纵轻敌,招致失败。这篇著名的历史散文,其艺术特色虽经过几千年的"淘洗"依然熠熠放光,它的预叙多变,一波三折;语言有神,惟妙惟肖;简笔塑形,入木三分;叙事明晰,详略得当,对我们今天的后学者仍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史记》记述了战争史中有关大军渡河时表现决战决胜精神的情节,即秦穆公攻晋“渡河焚船”及项羽巨鹿之战“渡河”“沉船”。后者演化为影响广泛而长久的“破釜沉舟”成语。这两件战事,一在秦崛起强盛时,一在秦衰落覆亡时。其共同点,还在于都是引军“渡河”的军事交通行为。太史公笔力强健,以情感饱满的赞美之辞肯定了“渡河焚船”及“沉船”所表现的英雄主义气概,成就了《史记》战争史记述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8.
填字游戏     
正横向:一、日本漫画《蜡笔小新》中的主人公。二、日本作家,代表作有《金阁寺》《丰饶之海》等,1970年切腹自杀。三、西伯利亚雪撬犬的别名。四、民间传说中八仙之首,精于药理,被封"药王"。五、清代一个民间秘密组织,1853年在刘丽川带领下,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9.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王逸注:“封狐,大狐也。”封字固有大义矣,然此为大小之大,抑别有深义?语意未明,似值得一辩。屈子以封字形容野兽之大,非无其例。《天问》之“冯珧利决,封豨是射”,封豨即为大野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乐正后夔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类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此《天问》之所本。封豨为神话化之人物名,以封形容野猪之大,正暗喻伯封为害之惨烈。《招魂》之“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封狐即大狐(五臣云:大狐其长千里)。此极言狐之大者,以言南方之恶而劝散落之魂归来也。而《离骚》  相似文献   

20.
汉代《焦氏易林》释卦占卜之辞有与《公无渡河》的意象与主题相近相似者,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经比较、考察,《公无渡河》的本事当在先秦,《焦氏易林》以“成事”为占辞。《公无渡河》的影响先在于曲,又有后世的题材与主题的模拟延续,亦有误传的影响。《公无渡河》的吟咏与流传,在于朝鲜对箕子“被发为狂”“自投河”的强烈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