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觉得作文难教,重指导轻讲评,指导缺少方法,讲评缺乏针对性,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为作文的主体对象,不爱写、不会写、写不好习作。学生如果没有"乐于表达"的激情,缺乏"善于表达"的基础,失去"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写出的作文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不少。究其原因,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畏难情绪,缺乏兴趣。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所谓"趣味性"不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一直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不少学生常常觉得生活千篇一律,没有东西可写;或是写的作文成了华丽辞藻的堆砌,不能做到有血有肉;或是心有感触,而笔下无情,甚至到了"无米下锅"和"无情可抒"的地步。学生作文的这种"缺钙"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华丽有余、气势不足、偏重技巧、疏于豪情。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学生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努力。一、厚度"厚度"在作文中主要指的是内容方面。那么如何使作文有厚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作文的总目标中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作文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这是现代作文教学的旨趣所在。然而,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笔下的妈妈是别人的妈妈,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这样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无疑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探其原因——现在的作文脱离学生生活,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虚构,是学生无法进入的世界。针对这种情况,让作文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观赏美景,考察特产,练学农活,探寻乡俗,从而达到作文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剖析原因,或因作文要交,或因考试要考,因此,学生只有胡编乱造,或寻章摘段,或无病呻吟。"写作大全"、"优秀作文选"成了他们创作的源泉和法宝,作文之中没有真实的自我。作文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以书本为主体的课堂应试训练,重师批轻生改,忽视实践活动,割裂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作文教学效益不高且枯燥乏味.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充分挖掘、利用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写作过程中促进学生联系生活,触发情思、抒写感受、自主修改,让作文更具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一、有效地区分学生作文语言现状的三种不同情况 高中生作文语言缺乏表现力,缺乏质感,缺乏张力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相似文献   

8.
正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与否对成绩影响不大,作文只要把字写得漂亮就可以得高分;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单调,作文缺乏热情,作文时就说些空话、假话,表现做作,不能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文章内容单薄、语言苍白、毫无感情抒发;有的寻章摘句,机械模仿,甚至胡编乱造,感情失真失度。学生对付作文形成了"套子"模式。还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以后,更是无从下手,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架势。对作文他们是既害怕,又无奈,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教学上的一块软肋,许多教师苦于无从着手指导。目前,学生作文存在着缺乏素材、缺乏个性和创新、不会布局谋篇等现象。从"勤于积淀、厚积薄发","乐于创新、不落窠臼","善于谋篇、华丽成章"等层面着眼,寻求学生写出创意作文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改善学生"下笔难成文"的习作现状。  相似文献   

10.
石梅  万美莉 《语文天地》2012,(16):50-5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面批作文确实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一、面批作文,能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目前的作文教学难见起色,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他们早已习惯了"高耗低效"的作文训练之路,对写作是不折不扣的应付态度。其实,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适当对学生作文进行面批,就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写作心灵,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重新树立写作的信心。一次早自习,我轻轻来到A同学面前,用  相似文献   

11.
宋爱珠 《考试周刊》2013,(12):48-49
针对学生写出虚假、空洞、没有灵魂、缺乏鲜明的个性的"灰色作文"这一现状,尝试从生活和阅读入手,引入"绿色"作文的源头活水;张扬学生个性,打通"绿色"作文的关键通道;开启多元评价,使"绿色"作文青春长驻。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开辟绿色通道,抒写绿色怍文。  相似文献   

12.
郑慧 《广东教育》2007,(7):72-73
近年来,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总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常会出现立意和观点大众化、写作思路程式化和雷同化的问题.在这些看似成熟的文章背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篇又一篇没有独特的见解、欠缺个性发挥的八股式"作文",缺乏生气,缺乏灵性,缺乏体现自我个性的创意,明显不符合中考作文"立意深刻"的要求,更不能体现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晓梅 《广西教育》2012,(37):35-36
作文水平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学生普遍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即使到了六年级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四点:一是知识积累有限;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三是缺乏组织能力;四是缺乏真情实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当好作文教学的"导演"。一、导"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内动力的最好激发是兴趣,即主要来自活动  相似文献   

14.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陷入淡化生活积累的误区;二是专一练"写",而陷入忽视"听、说、读"的误区;三是只偏重谋篇布局,而陷入弱化语言训练的误区.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写作时腹中空空,无话可说,害怕写作;作文语言枯燥干瘪,词汇贫乏,甚至不知所云.通过实践摸索,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15.
快乐写作文     
从教多年来,我发现有很多小学生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挖空心思写出来的文章,要么观点陈旧,缺乏新意;要么重点不突出,没有真情实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追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生活不够关注,未能让生活成为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如何让学生学会作文,喜欢作文,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方式?这就需要老师能授以法窍,从生活本身着手,加以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其写出既带有自己观点,又能反映真实生活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6.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作文个性目标却长期被中学作文教学漠视,造成了职院新生作文缺乏个性.中学作文教学漠视作文个性教学的宏观原因主要有"语文工具论"拒绝学生个性;"典型性原则"束缚学生作文个性;"应试教育"冷落学生作文个性等.  相似文献   

17.
全国模范教师赵谦翔有一次给职高的同学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作文乐(苦)。几十名同学,没有几个人写"作文乐"。多数人都淋漓尽致地倾诉了作文之苦。这种感觉也可能是全体职高学生的"共识"吧。一、职高面临的作文教学现状目前职高作文教学现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偏重阅读,轻视作文。多年来,重读轻写,使作文教学长期处于附庸地位,这是总"病根"。我国从"五四",直至今日,占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读带写,读写  相似文献   

18.
受应试和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往往偏重对学生以技能为主体的课堂训练,学生缺乏感知、体验与反思。教师总是以权威的身份、挑错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学生感受不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以至渐渐丧失作文兴趣,教学效益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还是与教师的观念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感觉到学生学语文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似乎写作是一件极痛苦的事。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缺乏生活,缺乏体验,缺乏兴趣,这是学生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关键。让作文课成为孩子们的"快乐课",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作文"比教给他们写作与技巧还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提到作文教学,很多语文教师就感到头痛,苦于指导无方。许多学生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或望洋兴叹,或干脆不写,或敷衍了事,应付作文。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被动的状况呢?原因主要为:其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枯竭;其二,对作文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