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被概括为: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李方 《现代语文》2006,(2):54-5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章,历次教参和其它参考资料大多认为,是“用百草园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而我认为,作通过对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仍然表现作儿童似的天真、快乐的心理。下面我就“三味书屋”部分做一些分析,来阐明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概括为: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如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将其列入成长单元,意在让学生探索鲁迅的成长足迹,了解春光中的童真,冬天里的童趣,玩耍中的幻想,学习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听公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尾环节对文章主旨的探讨颇耐人寻味.其间有一个学生对几十年来奉为经典的定论,即通过自由快乐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强烈不满和无情的抨击提出了质疑.这引发了我的深思:三味书屋的生活真的枯燥无味吗?作者真是要表达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和抨击吗?经过深入研读文本、研究相关材料,我认为人们曲解了先生的本意.  相似文献   

5.
1926年,鲁迅回忆儿时往事时,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在文章中,鲁迅既眷恋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又流露出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其中由百草园过渡到三味书屋的描写中,有一段嵌用外文的抒情:“A...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于鲁迅作品集《朝花夕拾》,成稿于1926年。在施教过程中,历来的教材都将其主题归纳为“通过百草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比及一系列矛盾  相似文献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自家后花园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生活片段,以及新奇纯真,充满乐趣的私塾生活场景。百草园五彩斑斓的景色让人陶醉,美女蛇故事里有压抑不住的神秘感,冬日捕鸟是男孩绝对刺激快乐而又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是属于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三味书屋看似很沉闷,但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另外一种快乐,看先生入迷读书时的新奇,在后院捉蚂蚁的快乐,在底下画绣像的专注。  相似文献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从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问世以后,很快就被选作中小学“国文”教材。并且至今仍为广大中学生所喜爱,虽然该文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时间很长,但对本文主题文坛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就其分歧来说:一有人认为作者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实际生活的私塾教育(以李何林为代表);另一种认为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以张硕城为代表)。  相似文献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比照结构山东齐鲁石化公司总校王春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的结构形式写出了一个儿童入学前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同心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首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本来看.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不必说百草园中美奇趣,也不必说三味书屋里的读书游戏.单是从百草园中到三味书屋的烦恼令人回味无穷。百草园虽快乐.但毕竟孤独.虽有无数个为什么但无法求解.无人解答;而三味书屋虽然陌生.多有束缚。  相似文献   

11.
朱来平 《学语文》2010,(5):15-15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片段.叙述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经历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时光。在文章中,作者穿插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神话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而叙述在三味书屋的读书时光时,提到东方朔的“怪哉”的典故,则增强了行文的趣味性。这样理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细读全文,联系该文的创作背景。觉得作者写美女蛇和“怪哉”,不仅仅是从行文技巧角度考虑的。更重要的是借以表达作者难以直抒的幽愤之情。  相似文献   

12.
一次,听一位教师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当讲到文章的主题时,学生一下子站起来说:“文章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相似文献   

13.
大师也有和我们一样的童年新课程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首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本来看 ,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 ,不必说百草园中美奇趣 ,也不必说三味书屋里的读书游戏 ,单是从百草园中到三味书屋的烦恼令人回味无穷。百草园虽快乐 ,但毕竟孤独 ,虽有无数个为什么但无法求解 ,无人解答 ;而三味书屋虽然陌生 ,多有束缚 ,等到熟悉适应以后 ,却是朋辈相乐、疑义相与析的快乐 ,原来恐惧的学堂竟是快乐的天堂一般。文中童年的鲁迅好奇心强 ,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的特点跃然纸上 ,就连被老师喜爱时那种得意和骄傲的神气…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鲜明的对比写法是这篇课文的又一特色。最突出的是百草园和三昧书屋的对比。这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是‘最严厉的书塾’。这个对比,从儿童两种不同的生活感受中否定了束缚儿童智力发展的封建教育。”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让小孩子整天蹲在百草园里翻砖堆、拔草根、捉小虫,任其自流,不施引导,就是适合儿童心理,促进“儿童智  相似文献   

15.
【原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此桑椹要好得远。【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生活片断。以百草园的无限趣味来反衬三味书屋的呆板枯燥,生动地显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兴趣,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为了叙写百草园丰富而有趣的童年生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即为我们勾画了百草园鸟虫活跃、草木丰盛的奇妙境界。这一段先用两个“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  相似文献   

16.
赵茜 《今日教育》2010,(7):54-55
儿童有自己的生活,教育必需尊重儿童,立足于儿童的天性,遵循其生命内在的节律,智慧地等待,他们才能厚积薄发,舒展着不同的姿态,挥洒着不同的灵性。如果把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看作是儿童自己的生活,而“三味书屋”则是儿童异己的生活世界。儿童在“百草园”中是欢乐的、自由自在的,在“三味书屋”却受到管制和束缚。  相似文献   

17.
「三味书屋」的丰富蕴涵及其教学处理云南曲靖师专方然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论就课文的结构安排,篇幅比例,还是思想立意,“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二者的描写比重,都有着严格均衡的对照作用。而且,作者写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在之趣、自由之态,大...  相似文献   

1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再认识●陕西田建德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认为是“批判封建教育,揭露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批判封建教育”的观点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和《教师教...  相似文献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前半部分“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中写的“美丽的自然之景”、“奇妙的女蛇传说”和“快乐的雪地捕鸟”等内容。不仅学生喜欢读,而且老师也愿意引导学生品析其内容、语言、写作技巧之妙。对于后半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也许是作者对枯燥的书塾生活流露的不满,一直以来不仅学生厌恶,  相似文献   

20.
肖乐 《广西教育》2012,(36):54-54
黄忠录退休前是柳州地区民族高中的语文高级教师。他于1999年创办“百草园”,从此开创出一条以语文教研为载体,以营造绿色文化、传承绿色文明为宗旨的教学新路。就像年轻人一样,他干劲十足,把“百草园”经营得令人刮目相看,许多人都觉得一名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能有如此热忱,实在令人敬服。谈及创办“百草园”的初衷,黄忠录说:“我们都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多么自由快乐,三味书屋却是多么枯燥无味!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大自然的教学功能,使学生乐学活用呢?”于是,他拿出生平的储蓄,在学校的支持下,在校园里办起了一个素质教育园地——“百草园”。现在,黄忠录的园子占地10亩,园子里一年四季花卉瓜果不断。他把整个园子分成了花文化园、果文化园和桑文化园,再加一个知识长廊,取名“三乐园”,即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如今,“三乐园”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园地。创办至今,黄忠录坚持组织“小园丁小组”(课外文化科技活动小组)和“环保先锋社”,并长期指导学生们开展活动,如校内管理小花园和主题花圃活动,每年逢植树节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