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小波 《湖南教育》2013,(11):50-50
聋哑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有厌学、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小偷小摸、自私懒惰等德育问题。聋人学校德育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怎样对聋哑学生进行入脑人心的思想教育?我们学校从2003年开始,开展“新时期聋生德育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丰富残疾学生的道德体验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体验式德育在提升学生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体验式德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德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3.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重要渠道。如何把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的统一,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使教学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中职德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活动体验式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林宁 《青海师专学报》2011,(4):27-29,86
现行学校德育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知性德育模式的盛行。改善此境况的有力途径是实现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德育理念的转化、德育形式的转化与德育内容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普遍未能真正地落到实处,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近年来,为改变这种状况,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让德育回归生活的口号。我校以此为基础,积极实践具有校本特色的“阳光三部曲”的阳光德育活动,通过“构建阳光德育的理念,打造阳光校园的文化,感悟阳光成长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职院校在德育模式实践中依然是以理论型德育为主,而忽视了德育的实践性。而实践性应当是贯穿于德育全过程的,因此发展体验式德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荣 《湖北教育》2010,(5):55-55
在进行学校德育时,如何让道德观念激荡学生的情感,真正成为学生的价值追求,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德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让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钟岩 《辽宁教育》2023,(8):37-39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以党团建设为引领,以思政建设为根本,以体验为特色,以体验式德育基地联盟为依托,以劳模榜样为导师,探索“小课堂+大讲堂+体验基地”新模式,坚持价值观教育引领,紧密联系实际,精心探索中职体验式德育活动课,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促进中职学生在干中学、在情中感、在悟中得,学生爱学乐学,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有两个必要的途径,其一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出现在每一个教育场中,即实现其主体性;其二是将德育活动依附于现实的学习、生活,继而落实到学生个体,即实现其生活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德育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与体验,实现道德的成长。而这两个途径都要求德育工作者树立立体的德育观,把德育的总体目标细化为若干个看得见、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德性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证明,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德育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目前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成因是:  相似文献   

11.
任颖 《生活教育》2011,(15):76-77
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无庸置疑。然而,我们当前传统的德育太过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仍是在"象牙塔"里对孩子开展教育,漠视了学生个体的生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自今,许多思想家都是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不言而喻,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不同于智育,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德育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尤其强调学生的主体经验及情感体验,这是有效德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拓展训练与德育过程的对比分析,提炼出了值得学校德育实践借鉴的方式方法,即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盐城一中")的品格提升项目以体系化、体验化、活动化为特色,以"生命原点、生活中心、生动方式、生长旨归"为理念,建构起入理、入情、入心、入行的"情理共振、行随心动"的高中生品格提升范式,为高中体验式德育摸索出了一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学生成长档案是对学生不同阶段外在表现、内在心理的动态记录,体现了学生各方面的变化,预示其发展趋势,为班主任精准施教提供依据。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应用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成长历程,精准分析学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申阳琼 《湖南教育》2002,(14):18-19
一个初中班举行了“一只手穿衣”活动。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只准用一只手,要穿好衣服。有的学生穿了一只衣袖,另一只要费很大的劲才穿进去;有的是扣子没有扣进去……教室里乱作一团。经过10多分钟后,学生们发现这样不能穿好衣服,于是,开始互相帮助,很快就把衣服穿好了。班主任设计“一只手穿衣”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人需要帮助,大家要献出一点爱心。这个班主任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采用穿衣这件小事,将道德教育寓于其中。这个例子说明,道德教育要立足于生活,而且是日常生活,才能使道德教育落实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  相似文献   

16.
生活德育的本质是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德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德育意义。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直接产生于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怀。其关于人的主体间性、客体中介性、实践性和生活的交往本质既为生活德育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生活德育的理念及其实践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深入剖析交往实践观,从中解读生活德育的内涵,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1):108-110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有利于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要增强实效性,必须从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体验能力、感悟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注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品性陶冶和影响.通过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指导的生活化,把教育的重点放在转变和深化学生的品德"情感"上来.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教学中,将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德育合理整合,无疑为生活德育教育搭建了实践平台,既能解决"生活德育"教育遇到的问题,又能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20.
构建学校德育课程是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过程中的一种现实选择。构建学校德育课程需要具有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坚定信念,需要围绕德育课程目标进行高质量地实施,需要更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机制,需要围绕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目标并紧扣儿童发展审视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