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三者关系中,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都能主动地去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并提出了"构建新的学力观"的新理念。"学力"包括态度、能力和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相似文献   

2.
再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本课题组对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教材改革(以下简称为“课改”)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塑造健全人格,着力培养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目标构想。本文作为原有工作的继续,拟就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其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俾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一、关于学力的理解 “学力”作为一种词汇,在我国是古已有之的,即所谓“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①但作为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在教育学术界,对它的解释随着时代的不同,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互异。在日…  相似文献   

3.
陶冶 《天津教育》2006,(5):53-55
课堂教学策略是指在特定教学情境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而产生的一种教学谋略,它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学生学力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形成的多种能力及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达到的在知识、能力、技巧等方面的水平;二是指在现实水平上所具备的今后学习的潜力,即学习的实际可能性。学生的学力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复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基础性学力位于世界前列,但正是因为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导致我国中学生发展性学力严重缺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生。本文就发展性学力的内涵和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发展性学力的策略展开阐述,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师范生发展性学力对缩短其职业适应期,为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师范生发展性学力的增长可以从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实施、关注师范生专业情意与构建实践课程等方面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师范生发展性学力对缩短其职业适应期,为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师范生发展性学力的增长可以从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实施、关注师范生专业情意与构建实践课程等方面予以强化.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趋势。选拔还是发展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是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拔使大批学生淘汰,而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在适合自己的不同起点,掌握继续发展的本领,掌握终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学力,是时代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又一个鲜明的特征。要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应在知识呈现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主要针对以下四个要素进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定的人文教育,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与合作交往能力培养,自我形成与提升知识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基本功能应该是使学生个人获得整体发展.教学不能只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这一原则应贯彻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课堂不仅要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培养发展性学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赵梅 《上海教育》2005,(5B):56-56
“双案”是由“学案”和“引案”组成。“学案”是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方案。“引案”是教师在“学案”的基础上设计的,重在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学案”。“学案”能够反映出学生自学轨迹,“引案”能够反映出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语教学中,运用“双案”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学力培养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代知识信息海量和获取渠道多样化,对学生发展性学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发展性学力是学习主体在认知活动中以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主动高效地开展学习,并体现出敏锐发现问题、多元解决问题的现实能力和潜在状态。高中生具有一定自我发展意识,想发展和愿发展,但会发展还有待提高,发展性学力整体状况并不乐观。后现代主义尊重和鼓励差异性与多元思维,主张平等,倡导创造性,给高中生发展性学力策略提供了新思路。可从情感自我体认、知识主动建构、差异平等发展和问题意识激发等方面促进其生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初中地理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升华。传统地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因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结合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在传授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学力。其中,地理发展性学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科本质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教学一定是要创新实践的,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形成发展性学力。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而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即学力)得到最优发展。培养学生学力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和个性发展的规律,整体有序地把握教学进程内外诸多因素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学的因果发展、层次梯度,以表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和发展个性的素质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汤成超 《上海教育》2003,(9B):33-33
近年来,笔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掌握学习”与学生数学学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如何在“掌握学习”理论框架下,以三个基本要素为主干,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基础学力,并在此基础上把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改变学生原有的数学学力差异状态,设计适合数学教学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主动参与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理论和皮亚杰、列昂节夫的心理学理论为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发展性教学要在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6.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实施这一目标,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应然与实然两种视角下的学力研究—学力模式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先生考证,怍为“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的“学力”一词,我国是古已有之。但我们对“学力”的研究,过去似乎一直没给予足够的重视,远不及近邻日本,他们仅二战以后四五十年里,教育学术界关于学力与基础学力的问题就展开了三次大的论争。1988年以后,“应试教育”日见其严重弊端,终身教育及与此命题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教学要为学生自我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以达到开发智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探究数学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谐发展.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过程.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鲜明地提出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若是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与学生主动探索是分离不开的.随着我国教育的又一轮改革中,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改变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地听讲,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倡让广大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学习.在我国的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些都是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中学生如何培养主动探索学习能力而进行讨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