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连词"以免"最初是"连词'以' 动词'免'"的非句法结构."以免"最初连用在先秦,词汇化的过渡阶段在宋代,发展和成熟在明代和清代."以免"的词汇化是句法、语义、语用和韵律等方面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免得”连用出现于唐代,最初是一个“免+得”的非句法结构,“得”后接名词性成分作为“免”的宾语。宋元明时期,“得”后接成分范围扩大,即由最初的NP(名词短语)扩展至VP(动词短语),甚至为S(短句)。元代“免得”出现了连词化倾向,而最终于清代演变为连词化的“免得”。“免得”连词化的重要动因:一是词汇的双音节化;二是与“得”后接成分范围的扩大以及“免得”所处的位置有关;三是主观性及语境的影响;四是使用频率的提高。句法环境和重新分析是“免得”连词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以啮人,无御之者”其中“以”字,有的当作介词,有的看成承接连词,而一般视为假设连词,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1980年)主张“解作假设连词‘若’”的同时又附带提到:“‘以’通‘已’,解作‘已啮人’也通。”于此,廖先生失之眉睫:贯通上下文来研究,此“以”字只应解作表已然之“已”。  相似文献   

4.
业内     
“独立学院最初的专业开设是‘带土移藏’,现在到了‘去土留根’的‘本士化’年代了。”  相似文献   

5.
连词“所以”是由介词结构逐步虚化而来的,“所以”嬗变为连词的过程,有其内部因素的作用,即“所”、“以”、“所以”的虚化。同时,汉语双音化趋势、语言线性特点、词义演变以及移位成为词汇化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就是”作为连词产生于元代,发展和成熟于明清,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其主要功能为假设兼让步。它在假设连词“就”的基础上形成,并逐渐替代了连词“便是”,是跨层结构“就+是”在句法位置、韵律、使用频率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结果。类化是其词汇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此”和“据此”在历时发展中,逐渐由由介宾短语发展为具有连词的特征,这一过程从韵律上是定型的双音化;从表达上是篇章的关联化;从意义上是表推论目的的专门化。在构式语法化和虚词词汇化双重影响下,确立了它们连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既”最初是表示“完、尽”义的动词,后来逐渐语法化为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已经、本来”等,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范围副词,相当于“完全、全部”。“既”由“已经”义的时间副词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并列连词和原因连词,作并列连词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作原因连词表示推论的前提。句法位置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是“既”发生语法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却”和“但是”两个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打比方解释说:“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一个大弯。” 冬冬“唰唰唰”地造了一个句子: “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从我家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转大弯与转小弯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转大弯与转小弯语文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却”和“但是”两个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打比方解释说:“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一个大弯。”冬冬“唰唰唰”地造了一个句子:“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从我家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再说"可以分为动词性短语、动词、连词、助词四类,各有其句法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再说"经历了长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并仍处于这一进程中,词汇化和语法化程度跟分布环境及使用频率密切相关,语义经历了由行域向言域的转化,主观性增强,语义突显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12.
"要么"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选择连词,其最早组合是以跨层非短语结构的形式出现在疑问句的末尾,但由于"么"的疑问语气词功能的丧失,致其句法位置发生了转移;在"这么"、"那么"、"怎么"等词类推力量的作用下其进一步词汇化;句中主要动词的存在,促使其词汇化后进一步语法化,而其原型的固有意义使它最终获得了表选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否定副词“不用”来自跨层结构“不用”.当“X”由NP变为VP,构式“不用X”发生了重新分析,结构层次由[不+(用+X)]变为[(不+用)+X],随后“不用”逐渐凝固化、词汇化为否定副词,这一过程最终在唐代完成.“不用”词汇化的动因是词汇的双音化、使用频率、主观化,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叠结构"你X(,)我Y"的整体语义可概括为描写指定范围内发生的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呈现方式。从句法功能上看,"你X(,)我Y"不仅可以充当分句,还可以在单句中充当除主语之外的其他句法成分。在语义方面,与其他对叠结构相似,对义词语所指变虚,结构具有量度义。同时它也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包括示范举例、互为交替、持续反复、重复累加等。在历时的考察中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该格式还进一步词汇化和熟语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你X(,)我Y"句法位置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败绩”本义为“毁坏绩麻”,后产生隐喻义“毁坏功绩”“事情的毁坏、失利”和“战争的失败”义;随着当时社会对战争环境与战争结果的普遍关注,“败绩”其中之一的隐喻义“战争的失败”上升为字面义,而在同时,“败绩”也固化为一个词。从“败绩’’的词汇化历程看,隐喻义向字面义转化的关键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典型环境中图形的一种张显和普遍认可.是人们适应其特定时代或特定需求的一种主动选择。隐喻义的字面化是词汇化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史上,“赁”与“租”都可以表示“付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二者在历史上存在历时替换关系。清代以前,“赁”占主导地位;唐至元代,“租”的“租赁”义开始使用,明代发展迅速,清代时取代“赁”成为主导词.现当代时期最终实现了对“赁”的替换。  相似文献   

17.
"窗"、"户"二字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可以单独使用、表不同事物的实词。它们在语言演变的进程中在语言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出现联合的短语形式,并在经历了分指、泛指和偏指的过程之后,由短语转变为双音节复合词,并最终完成词汇化。  相似文献   

18.
"兄弟"在现代汉语中大多以偏义复合词出现,其语义偏指向"弟";在语用上,有自谦用法。但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可以单独使用的、表不同事物的实词。它们在语言演变进程中在语言内外部因素影响下,逐渐出现联合的短语形式,由短语转变为双音节复合词,并最终完成词汇化。  相似文献   

19.
“X比Y还W”具有统一的构式意义,即反预期比较。“X比Y更W”的构式意义为递进比较。二者在构式上存在着差异,没有共同的语法意义。二者还具有主观性差异,还可以兼容共用。二者在句法表现上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构式意义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