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舆论包括部分学术界同仁时常会有一种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一种尊重和支持创新的创造性基因,并从而使得整个民族创造力在国际比较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这既是一种比较片面、简单的认识,也是一种比较危险和有害的观点,会误导读者得出悲观的结论:不彻底改变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彻底转变我们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就不能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创造力,不能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人类社会灿烂文化的重要部份.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抑制创造力或创新精神的因素.本文循着价值取向到思维方式再到心理特征的路径,逐层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以期对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它形成了重智、崇善的重人文素质等特点,这些对于现代的创造性教育,对于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都有所启示。同时,传统文化中的重等级、重整体等观点与创造性教育中提倡的张扬个性也会发生冲撞。面对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习惯思维,创造性教育所所要做的就是开发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摒异其守旧观点,造就出勇于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它形成了重智、崇善和重人文素质等特点,这些对于现代的创造性教育,对于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都有所启示。同时,传统文化中的重等级、重整体等观点与创造性教育中提倡的张扬个性也会发生冲撞。面对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习惯思维,创造性教育所所要做的就是开发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摒弃其守旧观点,造就出勇于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导致种种科学教育问题的产生。这种看法对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科学时面临的共同文化障碍、中西方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近代科学的起因与科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不同缺乏深入分析。显然,把中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于传统文化有失偏颇。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平、科学教育本土化水平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我国的科学教育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才会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6.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导致种种科学教育问题的产生。这种看法对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科学时面临的共同文化障碍、中西方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近代科学的起因与科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不同缺乏深入分析。显然,把中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于传统文化有失偏颇。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平、科学教育本土化水平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我国的科学教育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才会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产业中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并不尽人意。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培养创意思维,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等方面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也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强、诚信、乐观的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轻个性、重共性的教育特征,是制约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挥之不去的儒家思想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头脑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们创新潜质,压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束缚了人们创新品质的形成。我们全社会的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要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适于创新人才涌现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人才是创意经济产业中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并不尽人意。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培养创意思维,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等方面改革,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强、诚信、乐观的优良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芒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沉淀和熏陶,使得全民族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个人品质、思维方式等逐渐趋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度与风骨,成为中华文明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田友谊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9-15,40,117
中国教育传统具有两重性,既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创新资源,又存在着阻碍创新的惰性力量和消极因素。本文从经学传统的弥散、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社会本位的强旺等层面系统分析教育传统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以期对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着好坏参半的影响,对此既不该妄自菲薄,也不应骄傲自大,东方文化的长项在于宏观,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微观,在东西方文化相遇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人的科学观念和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用科学态度和创新型思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转变教育思想理念,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升学考试制度和优秀教师、学生评价标准,实施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督导评估。通过教育改革、文化创新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营造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人格性缺失现象。本文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和谐创造性人格在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精髓,为培育大学生和谐创造性人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中华传统文化也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遵循价值结构、情感结构、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转化,就要创新表现形式,吸引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呈现方式,让人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让经典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具有高度发展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通过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本位、伦理主义和官本位等封建意识成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阻碍.只有铲除这些阻碍,在社会上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构筑起包容的多样文化和宽松自由的学生氛围,并通过多方位培养才能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检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果标准在于是否满足新时代需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在于坚定文化自信,顺利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在于立足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有创造潜能,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人人都有创造潜能,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