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民族的振兴、历史的传承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介绍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杰出的历代作家,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学语文”贯穿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传统人文主义、中和的民族文化心态、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汉字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掌握客观的、历史辩证的原则,并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2.
赋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种重要文体,其作品的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容忽视。但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赋和骈文的作品教学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批判缺认同的问题。充分认识赋和骈文作品的价值,探寻到合理的作品赏析方法,才能达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在当今物欲横流、实利主义风行的社会,作为传统学科,《古代文学》遭遇极大挑战与困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适应当前形势与职业需求,是《古代文学》等人文类课程需要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古代文学》课程在课堂教学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陆雅婷 《文教资料》2014,(35):55-56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西北大学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之一。课程渊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张岂之先生主持的、为大学生开设的“伟大的祖国”专题系列讲座。该讲座的目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张先生逐渐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最好的载体。1993年4月,张先生在《中华文化》杂志上发表《大学生与传统文化》一文,该文最后说:“我们的国家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在现代化的伟业…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民族文化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是:开设通识课程,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7.
经典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在高校中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而文学经典的阅读是其重要的内容和方式.当下大众文化盛行、各种思想不断撞击,古代文学教学和经典阅读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通过经典阅读教学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汲取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精华,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源泉。教师、学生、教学教法综合考虑,切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承担着引领整个社会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的培养只能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下完成,民族文化是构成人文精神的历史基础.古代文学课程所具有的哲学思想、历史思维和文学审美特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善于挖掘本学科中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与培养的知识和因素,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社会快步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火爆就是传统文化被重新发掘并展现魅力的体现。于丹、易中天、王立群、刘心武等人的讲演老少皆知,为古代文学的发扬光大做了很好的宣传。在这个背景下,大学内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挑战:古代文学课程在如此形势面前如何坚守学科所固有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11.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19):12-15
<正>张平仁,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张平仁: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具有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是一门包容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领域特有教育资源的综合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实验稿)》指出:"对学生而言,人文素质实际上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其核心是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王芳 《文教资料》2012,(15):35-36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文学发展历史及其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它应当在新时期具有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古为今用的现代价值。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一方面要完成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还要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在古代文学中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契合点,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人生的有关问题,力求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从而发挥古代文学课程特殊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当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博大精深与教学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教学方式单一保守与信息渠道复合多元之间的矛盾、学习主体对教学内容的价值质疑及宏观背景上规模扩张与质量保证之间的对立。探寻这些问题解决之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强调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突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文属性,建立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主体、以相关专题式选修课为辅助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民族精神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谢小梅 《考试周刊》2014,(63):20-2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含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更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有机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并不是专题研究客家文化,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现象,洞察负载它的客家民系的社会,让学生加深对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层次性和历史纵深感的认识。连城蕴含丰富的客家文化,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素质,塑造人文精神。作为人文学科一种的中文学科能够提升人文素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在高校的教学中,古代文学课程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科目,对于如何充分的实现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显得十分重要。针对高校中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提升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承载的文化传承价值和道德、知识、情感等教育意义是巨大的。然而,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经济、教育背景下,这门课程越渐边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门课的课程魅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要发挥该课程的魅力,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们对文学原典的阅读。本文结合当代著名大学重视经典阅读的人文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特点,提出了以加强原典阅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思考与探索道路,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对大学生国情、历史的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这门课的独特优势,结合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契机,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和使命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为后代史学家编写历史提供了示范,尤其是司马迁正直不屈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代后人。《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选读》作为选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史记》的体例特点、人文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自身的品位,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史记〉选读》的教学要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使学生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