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非遗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将非遗文化元素引入专业课程,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相融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能让青年群体更好地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文章以北京区域非遗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融合为例,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希望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融入非遗文化元素课程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留下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载体,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以广西物资学校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研究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将非遗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化产教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传承,同时建设传承实训基地、开发非遗美育课程教学资源对专业传承人才进行培养,将“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动”有效融合等有效形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优秀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灿烂明珠和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华和文化血脉,推动着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不断深入,"非遗进校园"已经成为中小学的选修课程。基于学校所在地拥有的浙江省慈溪市级《酱油、米醋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发挥当地三原色德育品牌优势,将非遗文化的传承贯穿到小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活动实践,让学生的思维"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大学教育肩负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基地等载体,是充分发挥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产、研究、教学、宣传、展示的积极作用。高校非遗"传承基地"如何运用好自身资源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关系着"非遗"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可以创新非遗项目传承人制度、创新非遗文化传播途径和实现非遗资源的整合利用等价值;目前荆州非遗数字化保护面临传承危机、受众危机和保存危机等问题;荆州要通过建立并完善非遗资源库、构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形成立体化数字传播渠道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行到高校可以修补断裂的"非遗"传承链条,在推广"非遗"的同时增加师生学习"非遗"的热情,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强烈民族自豪感,让大学生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主动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引进四筒鼓舞文化学习课程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人们对四筒鼓舞的保护,为四筒鼓舞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深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并将非遗文化引进课堂,构建非遗文化的教学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具备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因此可以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将"非遗"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贯彻落实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丰富幼儿教育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包括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增强传承意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包括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节日活动,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相似文献   

11.
西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省区,目前已形成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分别为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近些年来,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一直没有降温,具体到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学界的关注逐年增多,"生产性保护"模式、"博物馆保护"模式及"旅游开发保护"模式都曾在西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中得到实践,但这里重点讨论的是教育传承的保护模式。以西藏民族大学为视点,西藏"非遗"的教育传承存在课程种类不丰富、研究成果体量不大、校园活动单一和博物馆藏品不多等问题。对策如下:提高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鼓励师生参与研究和保护实践、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增加博物馆"非遗"展品种类。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非遗文化进校园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工程。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就业现状,将本土非遗技能传承与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开展系列化非遗项目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传承、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现传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重申报轻保护”、“越保护越保守”的现状,采用高师“介入”方式,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策略.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和科研力量,打造多渠道、多形式的沧州音乐艺术类非遗项目传播平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品格;规划非遗项目进课堂;增加青少年学生观摩、学习、实践非遗艺术的机会,做到普及保护与学习传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21,(1):47-53
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适应文化生态的变迁,并进行着新的传承与发展。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既要遵循当前非遗保护的一般性原则,更需立足区域文化生态变迁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通过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强化对文化生态变迁过程的研究、发挥非遗新的社会功能、培育新的传承群体、激发非遗持有者新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措施来改善湘西州非遗与所处文化生态的再适应,实现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湘西州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非遗传承的人才队伍极度缺乏以及传统传承方式在市场条件下难以为继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就成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文章基于以职业教育捍卫技术的本质,结合区域特色,分析了当地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中进行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并且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州窑为例,简要探讨了工艺美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工业文明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和忽视。落实和加强非遗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传承先民生活智慧、复兴中华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华人民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青少年作为非遗文化的重点传播对象,既是参与者、享用者,同时也是传承者。而学校作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阵地,课程建设是核心。本文旨在从非遗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非遗文化进课程的整体构建,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延续非遗的生命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非遗"的保护传承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通过"非遗"资源课程化并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营造"非遗"校园文化氛围,开展非遗技能竞赛,建立体验、展示基地等,帮助高职院校打造特色品牌,使高职学生形成特色竞争优势,从而助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8.
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非遗"理念,增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尤显重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通过民间文学教学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结合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新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隐藏的内涵,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保护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传承主体断层、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造成文化振兴道路曲折难行。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提高群众认知、扩大新媒介宣传、培养接班人、创新非遗产品等方式,实现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申遗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引入高等院校,通过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增设学分、讲授教材等方式,将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但目前这些形式不免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非遗保护与传承也并未融入专业学习,而是孤立在外。就英语专业而言,可以从非遗文化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入手,探讨如何通过翻译等方式将专业学习与非遗进课堂活动融为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