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重要课程形式之一。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内容的预设与生成日益引起关注。文章聚焦儿童视角,以重阳节“我给爷爷奶奶拍张照”主题活动为例,阐释了幼儿园主题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的三点思考,即摸清已有经验,探寻预设与生成的出发点;围绕经验提升,关注预设与生成的交汇点;提炼经验发展线,积淀预设与生成的着力点,从而使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当前,幼儿园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缺乏生成性,活动的情境缺乏真实性,活动中的教育评价缺乏多元性.项目化学习是通过做项目的方式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具有儿童中心、做中学、合作学习等特点.项目化学习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模式弥补幼儿园活动中存在的短板.项目化学习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实施要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创设真实情境,通过活动探究、产品制作与展示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培育儿童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王芳 《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82-183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前教育系附属幼儿园是一所著名的教保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由该幼儿园幼儿教师研发的"自然生成课程"独具特色,其"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儿童各方面发展"为重心的课程目标以及突出"儿童是活动的主人"的教学实践对于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是培养儿童感性思维和基本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其中种植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儿童进行绿色教育活动和动手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教育方式。通过种植活动能够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协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儿童能力素质培养方面能够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种植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对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合作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是培养儿童感性思维和基本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其中种植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儿童进行绿色教育活动和动手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教育方式。通过种植活动能够对儿童的动手能力、协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儿童能力素质培养方面能够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种植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对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合作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主题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就是要充分体现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幼儿个性、能力、学习特点的尊重。生成性主题活动,在充分发挥儿童主动性、满足儿童内在兴趣、需求的基础上,让儿童自主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完善。教师是生成性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者、物质提供者,是生成性主题活动过程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是生成性主题活动进程的支持者,需要教师用心去欣赏、支持、关注每一个孩子,促使每个孩子有创造性的、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尚幼,为了随时观察儿童的安全和成长情况,教师对其进行实时观察和呵护是十分重要的,区域活动作为儿童在幼儿园开展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让儿童在进行游戏活动的同时,进行学习和探索,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科学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部分,同样是帮助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重要活动形式,教师的观察评价能够在儿童进行区域活动时准确地帮助教师了解儿童,促进儿童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幼儿园科学区域活 动中教师进行观察与评价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发展进行探讨,旨在完善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儿童具有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天性,自然对于幼儿教育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是指在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的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自然需要和感兴趣的自然实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生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其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的活动观;促进幼儿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游戏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具有自主性、假想性、社会性等特点。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元素,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引导儿童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以培养儿童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主体人格特征。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模式应具有探究性、交往性、形象性、生成性、多样性等特征 ;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可以通过隐性和显性两种途径进行 ;在游戏指导中应采用师生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他在早年进行的课程实验经历了三个阶段:儿童自发活动、教师预定活动和有必要预备的儿童自发活动。这一实验恰是经由了幼儿生成活动——教师预设活动——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结合的一个实验过程。他主张“要有目标,又要合于生活”,幼儿园的课程“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临时变更”。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结合单元教育课程的实践,谈一谈在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几点体会与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区域环境是儿童每日在园内开展学习与游戏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因区域环境的创设情况,不仅决定了儿童是否对区域活动感兴趣,而且决定了儿童在活动区域中能否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班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个性化、科学性的提升,本文首先对当前部分幼儿园幼儿创意美术区域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儿童是自然之子,但目前儿童正与自然渐行渐远,自然教育势在必行。借鉴生态学对影响个体发展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将幼儿教育生态系统相对划分为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为更好地实施自然教育,1)需要梳理幼儿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中的自然资源;2)依据自然资源的多样、生成等特性,分析自然活动组织的特点和方法;3)基于资源的生态分布,因地制宜,依循幼儿的生活事件和问题生成活动主题,依据主题准备和整合所需的各种资源,在自然环境创设、自然材料投放、自然课程实施中生成合乎幼儿需要的自然活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是幼龄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在幼儿园大班开展区域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促使幼儿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在幼儿园大班中经常进行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引导幼儿亲手操作,自主活动。同时,区域活动中科学的活动材料、轻松的活动氛围,能够推动幼儿在愉悦的玩耍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各种丰富多样的知识,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作为课程重要内容的主题活动,已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幼儿园要坚守"儿童立场",以实现儿童生命发展为基础优化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尊重儿童生命特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促进儿童自身的自主探索和生命成长。本文从筛选幼儿园主题活动来源、推进途径、目标定位、活动具体内容等方面,探究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主体活动设计,充分挖掘幼儿兴趣,以幼儿的活动方式、认知规律为基础推进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以经验的逻辑安排主题活动还是以知识的逻辑安排主题活动反映了课程的出发点和立场的不同。本文围绕经验与知识探讨了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几个基本问题,即主题活动的起点在哪里,儿童与主题的关系,主题活动应遵循怎样的生成逻辑。主题活动不是让儿童的经验去适应或匹配知识,而是知识必须适应儿童的经验,因为知识来自于经验。儿童与主题之间存在一种居先关系,这种居先关系先于知识的获得,而主题的生成只有放在与儿童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与此同时,儿童与主题之间的秘密性居先关系决定了主题活动的生成逻辑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计划,而是由儿童与主题"周旋"产生的儿童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关键经验是儿童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验,它兼具目标性和生成性、互动连续性,并需要幼儿主动学习才能获得。但在当前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科学活动目标僵硬化,不注重生成性;科学活动内容"超载"化,偏离幼儿认知接受水平;科学活动实施脱离生活,不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究。因此,基于关键经验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在设计与组织时应做到:回归生活、把握需求、体验操作、巧妙利用家长资源。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和形式。教师通过教育课程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实现幼儿的知识教育及行为养成教育。课程是幼儿园各项活动的中心,课程管理也是幼儿园园长管理活动的重心,它能够体现幼儿园园长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整个幼儿园教育水平的高低。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中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儿童的家庭教育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对于幼儿园教育的依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愈加清晰地认识到基于儿童经验、兴趣、发展需求的班本化课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源于儿童生活的班本化课程,让我们看到幼儿园课程管理、设计与实施者儿童观、课程观的转变。但当我们将课程“权利”下放到班级时,如何保障课程质量,确保每位儿童在生成性活动中获得发展是幼儿园课程管理者必须审慎应对的问题,在看到...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儿童具有从事与其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正当权利"。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是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师幼互动、维系师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游戏中教师与幼儿能够撞击出智慧的火花,获得身心的愉悦,养成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