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玩是儿童的天性。文章从“玩”—“儿童”—“玩童”的逻辑阐释“玩童”的哲学意蕴,认为“玩”是儿童的自然感性需要的表现,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儿童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玩童”却面临困境,表现为萎缩的时间和空间、失落的自主与自决、变相的工作和学习。省思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学习思想、现实教育竞争和传统儿童观的影响。“玩童”的实现,需要尊重儿童是其所是——“儿童就是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爱玩”“好玩”;给予儿童玩的支持,保证儿童玩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儿童玩的自主和自决权利,减少对儿童玩的直接功利诉求。  相似文献   

2.
一起起"虐童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否应当将虐童行为入刑,是否应当单设"虐待儿童罪"罪名的讨论成为焦点,而学术界对此存有不同的观点。文章认为对虐童行为必须进入到刑法调整的范围,尤其是要将既不符合虐待罪犯罪构成又不符合故意伤害罪犯罪构成、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但对儿童权益造成巨大伤害的、家庭成员以外的虐待行为予以刑罚处罚。将虐童行为归入到刑法调整的范围,可以通过修改现有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修改虐待罪的适用范围、处罚程度以及变自诉案件为公诉案件等方式来实施。  相似文献   

3.
学习品质能为儿童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本研究按照选择典型文本、建立分析框架、进行并置比对、展开穿梭比较、讨论与思考的研究路线,运用MAXQDA分析软件对12份国际文本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2个基本维度,分别指向儿童发起和维持学习状态时的倾向性态度和沉浸式行为,涵盖“好奇心”“兴趣性”“主动性”“计划性”“探究性”“坚持性”“灵活性”“合作性”“创造性”“反思性”10个核心要素及其26个细化指标,共同反映儿童由内部因素驱动而表现出的系列外部行为。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提出重视积极学习品质的早期涵养,支持儿童学会学习与持续学习;重视培养学习动机,引发和维持儿童持续学习的内驱力与表现力;重视涵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行为结果与动因之间的良性循环圈。  相似文献   

4.
职业适应是指个体在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行为和智能结构,与某一特定的职业环境进行相互调整,以克服大学毕业生在新的职业活动中出现的人际关系困惑症、自我迷失症、情绪压抑症、厌职情绪症等职业不适应的症状,达到人职匹配与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交往”应成为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小学“童化作文”教学以儿童的精神成长和儿童文化的建构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力图在“儿童精神”和“儿童文化”的引领下,实现儿童言语生命的“诗意的栖居”。实施“童化作文”教学,需要树立师生的交往意识,营造交往的情境,搭建交往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作为一位剧作家毋庸置疑是伟大的,但他却患有严重的“厌女症”,这从他剧作中塑造的一系列扭曲的女性人物形象中可以得到佐证。奥尼尔的“厌女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的产物。不幸的家庭生活经历、西方男权中心文化传统以及西方文学实践中的“厌女现象”是导致他患上“厌女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是儿童保护的责任主体之一.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分析,幼儿园中虐童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儿童、教师个体素质与环境等信息源因素的负面影响,幼儿园工作人员对问题的威胁程度、易感性的认识以及应对效能不足,“内外部奖励”和反应代价偏高消减了人员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防范与遏制虐童行为的发生,幼儿园应从信息源源头抓起,提高威胁评估能力,筑牢预防根基;增强应对效能,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健全监督机制,降低“内外部奖励”和反应代价,加大事后救助力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行为的特征、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法行为是现代法行为的渊源,我国传统法行为模式的特征表现为:与礼行为的关系上,法行为具有附属性;儒家伦理的原则支配和规范着法的发展,成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传统法行为的伦理性;在法行为内容上体现了不平等性;法行为的心理机制表现为“恶法”、“忍讼”、“厌讼”;法行为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无讼”。因此,传统法行为模式与现代法行为的要求有差距,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网上有个新词,叫“厌蠢症”,是说看不得别人犯蠢、没常识、太笨。譬如最近很火的自媒体博主“打工仔小张”的评论区,就有很多相关的留言:“怎么会有人不会坐飞机啊?我‘厌蠢症’犯了。”“不会坐高铁?中国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蠢了?”看到“厌蠢症”三个字,正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适,受不了发言者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数次发生,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愤慨和共同忧虑的焦点问题。幼儿园教师虐童具有隐蔽性强,儿童难以抗拒,施虐方式多样,越小儿童越易受到虐待等表现特征。虐童行为不仅伤及儿童身体,更给儿童心理和精神造成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止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需要从政府、幼儿园和家长层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余秀华 《家庭教育》2007,(1X):38-39
这是一种与现代家庭生活方式有关的儿童病。它包括“食物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高精尖营养品与儿童营养不良症”“儿童电视性神经衰弱”“儿童高楼孤僻症”“生活快节奏、多信息与儿童思维散漫症”等。您的孩子受到侵害了吗?[编按]  相似文献   

12.
最近,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幼儿成为社会焦点话题。“虐童”事件频繁发生之后,社会舆论共同指向幼师资质,认为幼儿教师“无证(教师资格证)上岗”是引发此类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然而,“虐童”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是成人对儿童基本权利的剥夺和人格尊严的践踏,是“成人本位”儿童观的极端体现。屡屡发生的“虐童”事件所带来的反思是深刻的,它需要全社会对“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做进一步的反思和再启蒙,需要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教师文化对其职业实践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童化作文”是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使小学作文成为真正的儿童作文。在这“以童化之”的习作课程建构之路上,儿童精神得以彰显,童年生活得以丰盈,童年的内涵得以延展,童年正成为人一生成长的力量。本文试从“童化作文”课程建构的基点、向度、模块三个层面去丰富一个人童年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幼儿教师虐待儿童行为的事件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并逐渐引起人们对此现象的思考与反思。只有充分了解当今虐童现状,深刻分析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成因,从根本上认识幼师虐童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建立健全儿童保护法和教育管理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水平、通过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幼儿权益保障体系等,才能有效预防虐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下,更多的学生处于隔代教育,留守儿童或独生子女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此,教师应与时俱进,在加强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产生“情感冷漠症”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勇“童化作文”工作室前身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童化作文’案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在课题主持人吴勇老师的引领下,以构建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习作教学为己任,努力营建适合儿童身心的写作生活,创建适合儿童情趣的表达方式,构筑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先生曾述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谓“逐求”。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二谓“厌离”.感觉人生之苦而产生厌离人世的态度:三谓“郑重”.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的发展。逐求-厌离-郑重,若能经历逐求和厌离而跨入郑重,即为人生之化境。回顾自己20年语文教学之路.余校长说.可谓一路逐求,却从来“厌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虐童罪入刑旨在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权,但虐童罪入刑不是遏制虐童行为的必然要求,法律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权在于已有法律法规的实施。虐童产生的儿童身心健康权的侵权责任,在我国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清楚、详尽、量刑适当的规范。当前,遏制虐童行为,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权的重点不在于创制法律,而在于有效地实施已有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幼儿社会性研究的深入展开,儿童问题行为的探讨也提上了日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六岁之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进到学校,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可见,幼儿早期的行为习惯塑造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对幼儿问题行为概念、表现的界定儿童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儿童及同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都存在…  相似文献   

20.
常逢锦 《文教资料》2005,(28):175-179
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间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引发心理紧张和内心的不舒服感,个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减少心理紧张和内心的不舒服感: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找到行为好处和减少选择感。有关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验研究表明,小的物质奖励和轻微的批评即“南风教育”,最有利于儿童内化教育树立的正确态度。“南风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趋势,而最重要的是“南风教育”在改变儿童不良态度的过程中,不会激起儿童的自我防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