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全人类构建了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犯罪行为也滋生蔓延,愈演愈烈,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基于网络的各种犯罪当中,网络诈骗犯罪最为普遍,所造成危害结果最为严重,危害范围最为广泛。因此,如何有效地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减少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成为当务之急。从网络诈骗犯罪的概述着手,让读者首先了解网络诈骗的概念、特点,然后介绍了当前最为流行的三种网络诈骗手段:网络钓鱼又称网络仿冒(Phishing)、网址嫁接又称域欺骗(Pharming)以及鱼叉式网络钓鱼(Spearing)。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电信等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打电话、发信息、QQ聊天假装熟人等方式进行各类诈骗犯罪活动,给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有效遏制诈骗案件多发态势,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本文从网络聊天诈骗犯罪活动着手,试论目前以聊天工具为媒介的网络犯罪的情势、特点,以及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胡翔 《情报杂志》2023,(8):49-55
[研究目的]推动以人力情报为代表的传统侦查手段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中的运用,有助于在犯罪整体防控视角下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治理工作。[研究方法]通过规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阐释人力情报力量支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的法律依据,并结合人力情报力量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中运用的现状,探讨人力情报力量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中的物建问题。[研究结论]我国人力情报力量支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的相关立法呈现出“侦查措施授权性立法+情报工作专门性立法+类罪治理针对性立法+部门操作配套性立法”的体系架构。立足“由案到人”和“由人到案”的人力情报力量工作模式,统筹推进人力情报力量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涉的通信、网络、金融、管控等领域的物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4)
文章从新时代下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快速上升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中高职生防诈骗信息安全培养的重要性,总结了目前中高职校在防诈骗信息安全方面所作的出努力及不足,阐述了中高职校防诈骗信息安全的培养内容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尧珂 《百科知识》2022,(21):20-22
<正>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催生了各类网络诈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诈骗及个人信息泄露分别高达17.2%、22.8%。网络诈骗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多方面了解网络诈骗后,我们认为,除了社会因素、受骗人心理等原因,施骗人的语言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选取相关案例,分析网络诈骗话术,从语言角度来探索网络诈骗,希望对人们起到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零售商虽然成功地降低了诈骗发生率,但由此却造成了人工费等间接成本的增加”。从事电子结算处理服务的美国CybcrsOurCe于当地时间11月18日,公布了以333家美国网络零售商为对象进行的一项网络诈骗调查结果。 .据零售商预测,2003年的诈骗损失大约将达总销售额的1.7%(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电子交易中相当干  相似文献   

8.
胡勇 《大众科技》2009,(12):18-18,17
“网络钓鱼”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Web站点来进行诈骗活动,文章探讨了邮件欺诈和网络钓鱼工作方法及原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网络安全策略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当网络日益惠及日常生活的时候,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发翻新。接触性犯罪率逐年下降,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等非接触性犯罪率逐年上升。与面对面实施的诈骗行为不同,电信诈骗特有的与受骗者零接触的特点,使得诈骗信任过程的建立更依赖于受骗者的预期和决策。在电信诈骗过程中,与受骗者预期和决策相关的心理因素,可能在信任建立的过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描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客户带来了移动支付,电子银行,网络贷款等更加便捷的网络金融服务,与之相伴的是层出不穷的网络欺诈,如匿名欺诈,电信诈骗,网络钓鱼,多头借贷等。同时这些网络金融欺诈具有诈骗手段复杂化,多样化,蔓延迅速且影响面广等特点。据数据显示,仅2017年,美国就有超过30万网络欺诈受害者,经济损失超过14亿美元。网络金融欺诈检测与防范工作已经成为金融行业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  相似文献   

11.
刘宇  于磊 《科技风》2013,(11):45
随着移动通信服务的不断拓展,利用通信网络传送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以及涉及政治、黄赌毒、诈骗等内容垃圾短信的现象随之涌现,近期成为用户投诉和形成对通信网络冲击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短信中心与新建垃圾短信监控平台之间未部署汇聚网关,不符合垃圾短信监控系统与短信中心标准网络结构的要求,需要某省通信公司短信中心进行汇聚网关标准架构的改造。本工程进行某省全省及各地市的短信中心建设,为某通信公司在全省范围内的短信搭建网络互联互通平台。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3)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购物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网购的推广,其弊端也日益显现,防骗意识较为薄弱的高校大学生更容易成为网购诈骗的受害者。本文中,笔者将以学生真实的网购受骗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案例进行定性,找出关键点、解决思路,剖析网购诈骗处理方案,总结由理论到实践的经验启示,以期对日后开展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新型网络应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和威胁.在互联网上进行恶意代码传播的事件日益增多,网上制作、贩卖病毒、木马活动日益猖撅,恶性病毒频繁出现,利用病毒木马技术进行网络盗窃、诈骗的网络犯罪活动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些情况进一步显示计算机病毒新的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如何有效的保证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成了企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当前存在的网络诈骗问题入手,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培养大学生防范诈骗意识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研究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提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杜绝大学生网络被骗案。  相似文献   

16.
侯剑华  姜中才 《现代情报》2012,32(11):105-109
《Scientometrics》是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门期刊。对该期刊文献的作者进行共被引网络分析,网络中关键节点人物代表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代表了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的主流方向。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2001-2010年间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在作者共被引网络中形成了以Hirsch J.为代表的H指数相关研究团体,以Meyer M.,Narin F.等为代表的专利计量研究团体,以Price D.,White H.,Small H.等为代表的共被引分析和科学计量指标研究团体等为主体的研究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和方便办公,很多高校都组建了校园VPN网络,但其中不少高校是不能保证"用户不被仿冒"的。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验证技术的校园VPN网的设计方案,既可以让用户方便快捷的使用校园网资源,又能保证用户不被仿冒。  相似文献   

18.
杨阳 《百科知识》2009,(23):42-42
随着科技发展,消费者的购物模式一直在发生转变,特别是到了今天,很多人习惯的购物方式已经从传统的街购、电视购物等转移到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购物。然而,目前的网络购物各种各样诈骗、货不真价不实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洪波 《今日科苑》2007,(12):176-177
入户诈骗、抢夺可以转化为入户抢劫;行为人为实施抢劫、盗窃、诈骗、抢夺犯罪之外的非法行为而“入户”后临时起意抢劫的,不能成立“入户抢劫”;司法解释关于对盗窃、诈骗、抢夺犯罪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仅具有“入户”情节但未达“数额较大”亦无其他严重情节者以“入户抢劫”处理的隐性规定,违背了“禁止重复评价”的刑法原则,导致罪刑失衡,因而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张添浩 《内江科技》2003,24(3):26-26,25
该文分析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手段、特征及其行骗得逞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