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E”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需求,可以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学生高效地掌握数学概念,就需要深刻探究“5E”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这一活动中,要重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一、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把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有序思维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数学实验的学习方式探索,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把抽象的概念、公式、规律融入可操作、可实践、可尝试、可创造的实验场景中,深度理解概念、法则与原理,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具象,经历从“数学理解”到“数学创造”的思维探究过程,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训练学习、浅层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实现从“坐中学”向“做中学”转型。一、研究历程我们团队研究数学实验已有12年,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中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教师通过深度教学,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牢固掌握概念,灵活运用概念,指引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以沪教版新教材“事件的独立性”为例,阐述基于深度学习如何优化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5.
“三力课堂”中的数学概念教学,注重思维碰撞、强化数学思维,是促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用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在激发内驱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用思辨的方式创设概念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沟通力;以高阶思维的层次设计概念定理的发现路径,层次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渗透“三力”素养,设计目标导向的问题串,深化学生对概念定理的运用,并通过结构明晰的思维导图梳理概念框架与应用范畴,提升学生的“三力”素养.  相似文献   

6.
周思睿 《天津教育》2022,(18):13-15
<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指导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教学过程中,以核心问题引领思维深度发展,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明确数学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直面教学方法的缺点与问题,及时根据实践育人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带动下,科学开展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立足于核心问题和思维发展,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依据。因此,小学数学书面考试命题,无论如何改革,都必须紧扣“课标”新要求,凸现“课标”新理念。一、突出基础性,促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书面考试命题,可从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三个方面突出基础性,以促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1.考察“重要的数学知识”,一要突出“重要的”;二要防止死记硬背。例如,“三角形面积计算”考察的重点是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而不是考察乘除混合运算的能力。因此,可以从概念的角度命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的培养越发成为现在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两者的培养必 然依赖深度学习。文章给出了数学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与意 义,分析了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及根本原因,提出基于深度学 习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端正“教”与“学”态度是深度学习的起 始点,创设数学概念教学情境是深度学习的兴趣点,重视数学 概念的形成是深度学习的切入点和机遇点,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是深度学习的能力点,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是深度学习的提升 点。相信坚持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课堂,促使学生 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习 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数学概念教学、数学命题教学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本文通过例题的讲解。从四个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习题课教学的策略:习题课教学应融入生活;习题课教学应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习题课教学应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使学生共同进步;习题课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则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解决这一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并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展开操作活动。在教学中应突出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理一理”、“用一用”五个环节,以促使学生内化概念。  相似文献   

11.
唐克英 《考试周刊》2012,(17):74-75
本文围绕“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旨在探索通过构建有效性、实质性的动手实践新模式,即“创设情境,引入概念一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一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一多层训练,拓展应用一检测反馈,联系生活”,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主动、大胆猜想,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进一步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12.
孟红英 《新疆教育》2013,(13):69-6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概念的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思想方法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数学方法寓于概念形成和证明之中,如何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关系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摘要:当前数学解题教学中仍然存在过于追求技巧、难度和“题型”研究,这样的教学观念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制约了学生的心智(数学思维的)发展.概念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才是数学的根本大法.只有从概念出发解决问题,回本溯源,培养学生“回到概念去”、“回到定义去”的思维习惯,才能使学生有“根”可循,有“法”可依,从而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思维能力.本文从概念防范解题出错、概念指向解题入口、概念诱发解题联想、概念提炼思想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从概念出发解决问题.关键词:回归概念;解题;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裂项相消法求和”为例,阐述了数学课堂问题研究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包括培养研究意识,加强对数学一般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观数学”的能力;勾联研究内容,加强数学知识间的关联,培养学生“联数学”的能力;变换研究形式,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变数学”的能力;改变研究角度,体现对数学知识的批判,培养学生“辨数学”的能力;应用研究成果,体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由此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使深度学习发生.  相似文献   

15.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会让学生走得更远.数学表达是一种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走得更远的教学实践范式.以“认识不等式”一课的教学片断为例,展示了从数学表达视角下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进行设计,通过数学表达及转换助力学生思维显性化,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通过数学表达发促使深度学习发生从而切实地形成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规律等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更多地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基于理解、主动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激发认知冲突,促进积极参与;利用先行组织者,促进自主构建;通过易错辨析,促进深刻理解;采取梯度设计,帮助发现规律;引导理性论证,促使“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正>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利用智慧课堂创设数学游戏展开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利用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儿童建构其正确的数学概念”,因为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将数学教学游戏化,其形式雅趣娱人、情节生动引人、过程探索迷人、内容丰富育人,这无疑是一种减负增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概念学习是一个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符合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数学概念引入,因概念产生的背景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引入方式;②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数学概念理解,要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理解;③“网络化”的知识结构贮存形式,通过概念地图的教学,建立学生认知结构中概念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重结果轻过程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病之一。有些教师讲基础知识时只注意让学生记住结论 ,练习时只要求学生能代公式、套法则。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更不利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初步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因此 ,我们在教学时 ,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以学生的“学”为轴心的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均能获得正常的健康的和谐的发展 ,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细胞” ,也…  相似文献   

20.
黄宜凯 《教师》2020,(13):72-73
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程修订工作的重大突破,促使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更加完善,除了培养能力、传授知识、领悟思想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数学抽象占据首位,而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关键。该如何有效地揭示概念的本质与外延,关注概念的生长发展,是当下数学教学活动的难点。现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为例进行探索,分别从基础准备、系统知识、反思感悟等方面,全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确保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逐步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