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改革措施频出,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当前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研究多着力于评价方法的改进,学术评价异化的表现等探讨,鲜有对其产生原因的系统探讨。而现行评价体系的异化严重阻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文章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对人文社会科学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科研资源分配模式、根据高校特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评价模式及开展分类评价、完善学术共同体等改革路径,以期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SSCI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之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CI、SSCI等索引工具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术界对于作为索引工具的SCI、SSCI等系统成为评价指标的做法,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本文分析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原因,指出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从如何对待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以及学术的目的与学术评价的目的三个维度反思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基本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没有自身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国内学者从建立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现行评价方法的缺陷分析以及面临的困境、有效路径的探讨等方面作了许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16年3月29日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承办。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界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与学术机构、新闻媒体代表约600人参会。发布会由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书记武宝瑞主持。本次论坛发布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  相似文献   

5.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从对国内某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深度访谈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持不同意见,虽一般不反对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高校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钱建强 《成才之路》2010,(26):91-91
“十年不发论文也能当教授”,这是记者从杭州师范大学新近出台的《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指导意见》中抓出的一个亮点。当然,这是个形象的说法。根据报道,这份意见的核心是要构建“不唯数字论”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新体系,比如学校将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在评估学术人才时会打破按年考核的常规学术评价和考核标准,依据其累积和持续的学术影响,实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和知名同行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七十年以来,社会科学评价依次出现过政治导向、学术导向、学术形式和学术内容四种评价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始终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实践证明,社会科学要健康发展,需要对其评价坚守客观性与价值性、实践性与方向性、政治性与学术性、严肃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新时代社会科学评价要更好发挥导向作用与激励作用,坚持辩证统一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有效融合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坚决纠正模糊认识与不端行为,积极建构评价生态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必须完善成果评价制度,必须改变那种只重政策研究而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强调学术文化研究的内在价值,统筹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人文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由于理工科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理工科学术评价机制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哲学社会科学一直以来居于从属地位,因此存在着以理工科学术评价的标准来裁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的现象。要形成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就必须在尊重学科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完善评价方法,规范评价程序,健全评价规则,促进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学术评价机制的科学、公正和客观,对于鼓励学术创新、激发内在潜质、促进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和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认识这类学科学术评价的特点和难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以法为据的评价程序和以质量为指向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加大了对其评价的难度。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及从业教师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体系首先应保障并促使教师致力于学术探究,其次能对教师的科研成果作出科学公正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联合在江苏溧阳召开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成果评审暨主编高层论坛会议。这次会议对我国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研究进行了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观点创新,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在厘清学术观点创新概念和明确观点创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引文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观点及研究质量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立即建立与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研究成果查新制度,完善检索体系,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基础训练,改革考核办法,举办学术沙龙,开设学术批评专栏,营造激发新观点氛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如何展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建立和健全一个日益科学、完整和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利于高水平人才成长和高质量学术作品的产生,是近年来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围绕这个问题,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也于近期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组织了一次调研,这里刊出的一组笔谈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CNKI数据库)近日出版发行。《年报》发布的各类期刊影响因子,是度量期刊学术创新影响力和整体学术水平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在沈阳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学术期刊与学术生态建设”。与会代表围绕建构面向世界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期刊如何加强自律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及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根据省属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特点,构建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积极创新多元学术评价方式,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学术水平,对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合理配置资源、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使教师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工作,采用量化形式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但是单一的评价模式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地解决所有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问题,建议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中消除不公平隐患,完善评价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防止学术泡沫的产生,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评价方法可分为三类: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即同行评议法、引文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同行评议的优点在于定性但主观性较强,引文分析的优点在于定量但很难对学术成果的层次进行区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该是发展的方向。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术评价与社会价值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出同行评议、引文分析、预期需求、现实效益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科学和社会经济相结合,从更宽广的研究视角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行价值影响与效益评估,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要“社会化”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20.
来稿须知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理工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根据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2008年第三版)中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