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学画卷上有一系列的淳朴美丽善良可爱的少女形象,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边城》),而在刘庆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无疑又为这一形象添上了浓烈的一笔。守明这一形象的出现既是对前列笔下人物的继承,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透过这一人物写出当今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爱的纯真与深切,对被爱的期盼,以及这一爱情内在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学画卷上有一系列的淳朴美丽善良可爱的少女形象,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边城》),而在刘庆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无疑又为这一形象添上了浓烈的一笔。守明这一形象的出现既是对前列笔下人物的继承,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透过这一人物写出当今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爱的纯真与深切,对被爱的期盼,以及这一爱情内在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的百年文学长河中,老舍、巴金和茅盾一起铸就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其中,老舍先生对现代长篇小说文体风格的成熟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品味的杰作,如《月牙儿》和《断魂枪》等,这些作品,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艺术精湛,堪称经典。其中《月牙儿》更是集中代表了老舍短篇小说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4.
超越单纯审美视角,用新的知识系统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重新阅读和解释,以考察文本与语境及历史的关系,进而对当下现实进行镜像式批判,这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的《再解读》一书中就开了先河。90年代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洪子诚两位教授主持的“批评家周末”研讨活动,为当代文学研究树立了“经典重读”的范例。新世纪出版的李杨教授的专著(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则以新的文学史观和新方法打开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在专业文学教育中极有启示意义。对“经典”的重新读解,目的当然不单是为文学史自身的建构,而是要通过深入历史性文本对历史进行反思,并且是为了认识现实去反思历史。在文本历史化的过程中,研究者的现实文化态度会决定他(她)重返历史时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纯客观地返回历史现场只是一种假象。正因为如此,“经典”可历时性地重读,也能共时地采用不同的读法。要紧的是不必偏执一端。而应承认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文本,都可能是对历史的某一侧面的接近。秉着这样的文学信念,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当代文学学习研究,试图站在文学史知识层累上,从“经典”作品的本文中寻找当代精神生活中某些尚未被发现的历史擦痕,为此开展了系列性的作品讨论活动。对“百花小说”《小巷深处》的重读,是其中的一次。这次讨论由毕光明教授主持,参加研讨的有2006级18名研究生,卢水金作主体发言。现将发言选登如下。作为对“再解读”活动的一种响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每每读到鲁迅的文章,心头总升腾起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感。他那高尚的人格气节,深厚的文学素养,犀利且闪耀着个性光辉的言词语甸总让我感到一种苍凉的悲怆感。作为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奠基者和现代文化的立法者,鲁迅以他独特的视角对中国的“国民的劣根性”作了深入的剖析,表现出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祝福》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更是集中体现了他的人文性思想,而传统的文本分析却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之上的,严重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所以我不揣冒昧,斗胆从鲁迅的思想角度来重新解读一下《祝福》的主题,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同仁们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6.
李国文的《改选》是“百花小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由崔道怡发现。发表于时由李清泉主持编政的《人民文学》1957年7月革新特大号的头条。这是一篇在编辑部里就刮起了旋风的短篇小说,被认为“内容尖新独特”,“最有分量”。“艺术上也相当出色”。小说发表后,在“反右”斗争中遭到了严厉批判,被认为是“恶毒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作品被打成“毒草”,  相似文献   

7.
幼时读《西游记》是看热闹 ,觉得孙悟空、猪八戒很有趣 ,很好玩。大学时读《西游记》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注重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而所谓主题思想则是官方认可的定论 ,未尝也不敢置疑。此后 ,由于我的教学和研究方向不在小说戏剧 ,未能重新阅读《西游记》 ,仅对它的研究情况大致了解 ,但从已有的论著看来 ,似乎不见有重大突破。约在五六年前 ,安纲同志谈起他对《西游记》的研究心得 ,认为《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思想蓝本 ,它的创作内涵十分丰富 ,糅合了儒、道、释三家 ,而以道教的思想内容最为突出 ,并且列举了许多道教典籍作为例证。我…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新时期产生“重读”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文学研究本身需要重读;二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界的自觉倡导;三是中国社会的变化。它以198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经历了由依赖政治向回归文学本身的转变过程;前期是文学的“拨乱反正”,后期是拨“政治”反“文学”,贯穿前后的是五四启蒙主义精神。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读”在履行文学批评的同时,承担了双重的启蒙任务,它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说时报》是近代著名的小说杂志,以刊载翻译小说为主,而短篇翻译小说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小说时报》中的短篇翻译小说数量可观、题材完备、形式新颖。虚无党小说作为特殊的译介现象在《小说时报》中占有重要地位。短篇翻译小说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推动了我国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革新步伐,为传统型小说向现代型小说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煤矿工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群体备受关注,特殊的生存环境、特殊的社会身份、特殊的命运使他们不断地被“边缘化”,无法回归乡村却又无法融入城市。本文以刘庆邦的长篇小说《红煤》为例,来解读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作家对煤矿工这一边缘群体命运沉浮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故都的秋》深得古诗神韵,其在意象、意境上与古诗文中“秋”之意象、意境一脉相衣而其语法结构、意象组合结构和复沓的画面结构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亦多有类似.故其可谓诗之散文,或散文之诗.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作家伯尔的短篇小说《在桥边》(见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借助一个小人物的简单故事,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即制度下小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暴虐和底层关注是刘庆邦小说的一贯主题。在新近创作的小说《完碎》中,作者就表现了阉割暴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还关注了农村外出打工家庭的留守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第7期的小说是个花样拼盘,从内容到形式到小说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编者大概花了不少心思。头条是贾平凹的短篇《羊事》——“作家手迹版”,贾平凹墨宝的影印件。这在当下的文学杂志里是个新鲜事,应该算是对著名作家独特的礼遇了。作为书法作品,贾平凹的行书整体上有种沉静古朴的文人气,每个字的经营上则稍显粗糙;但以小说观,则完全相反,细部的写实颇见功力,整个小说的故事和意蕴却陈旧简单。小说很短,讲的是一个吝啬鬼花钱买回了自己卖出的羊,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深秋,去长沙开会,转道便去了岳阳,为的是看岳阳楼。恰逢岳阳楼整修,游人本不多,那天天气又不好,游人就更少了,虽无"阴风怒号",但委实"满目萧然"。楼下看到了清人窦垿作的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  相似文献   

16.
赵军 《阅读与鉴赏》2006,(12):42-44
兰亭集会,是在山水明丽的会稽山阴。远有崇山峻岭。近有茂林修竹,天高地远,清风习习。群贤毕至,又为这青山绿水平添了几分高雅。群贤们来这里不是狂饮大嚼。不是猜拳行令,而是“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简洁的笔触,写尽了兰亭集会的流风雅韵。  相似文献   

17.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看似平常却又独特的故事,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许多年来,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年华的悲剧形象.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学术文章是这样分析的,许多语文老师也都这样讲.  相似文献   

18.
郭小川是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1959年创作的《望星空》是一首很能体现其诗学思想的优秀抒情诗,但由于处在特殊的年代,那奇异壮丽的色彩很快被政治批判的火药烟雾所笼罩,而当阴霾消散,遥望澄澈碧蓝的星空,它依然壮丽。  相似文献   

19.
崔广宇 《成才之路》2009,(30):45-46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每每读到这里,细思细咀,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大概是从孔乙己身上过多地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位教师)的阴影,不由惊叹不已,继而震惊。  相似文献   

20.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历来被作为经典篇目选进高中语教材。重读《装在套予里的人》,特别是将汝龙译原(以下简称原)与教材删节(以下简称课)对比阅读,我有了以下“三不”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