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与行为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上变化,对音乐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与行为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上变化,对音乐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发现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心境,并努力避免和克服消极音乐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从心理效应中汲取丰富的教学营养,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相应的心理效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样适用。儿童在生理、感觉、知觉、情感、行为发展各方面都尚未成熟,他们的学习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老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理利用心理效应,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音乐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建花 《考试周刊》2013,(93):175-176
在教学过程中,触及学生的情感需求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的时候,要注意调谐效应、激励效应、体态效应和成功效应的应用。本文论述了四个效应的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法。这些效应和方法的运用以对学生的爱心和期待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情感因素,优化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可以让人产生情感效应。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学而不用,那是搞不好音乐教学工作的。本文拟借“南风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等心理效应的论述,来谈一下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以期提高其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一、“南风效应”———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是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而动,…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学生心理特别关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教育过程、教学活动都需要“期待效应”,因此,我们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多注意运用它,定会使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可以让人产生情感效应。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明确音乐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更是  相似文献   

9.
“音乐群组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音乐教学方式被普遍运用,创新“音乐群组教学”方式有利于大面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利于使音乐教育的功能向素质教育拓展,有利于学生音乐艺术及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创新小学“音乐群组教学”方式能形成三种激励效应,一是竞争性激励效应,二是评价性激励效应,三是自我实现式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言行会引起教育教学的反应和效果。章把这种反应和效果称之为教育教学的效应,主要有距离效应,拐杖效应,刺激效应,情感失控效应,重复效应,人格效应,整体效应,环境效应,非正式群体效应,木桶效应等。研究教育教学的效应,对我们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效应的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心理效应的形成、积极心理效应和逆向心理效应的研究分析,找出其成因,制定相应的对策,达到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学前儿童音乐教学对整个学前教育的综合性效应非常巨大。学前音乐教学不应只注重歌唱或舞蹈,而应将歌唱、动作、游戏、表演、即兴创作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有机结合,给孩子们全面而综合的审美体验。教师要将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促进儿童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音乐课程生态体系是音乐学科与生态学、人类学、教育学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高师院校音乐课程体系生态存在课程时空内教师个体的生态理论认知与应用水平失衡、课程时空内的个体因子关系失衡、音乐课程中教学因子的生态效应失衡、音乐课程"西化"体系呈现静止样态.高师院校音乐课程生态体系的构建要提升课程时空内教师个体的生态学理论认知水平与应用水平,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提升音乐课程中教学因子的生态效应,构建音乐课程体系生态链.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要真正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发挥好音乐课堂的情感效应,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智力,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目前,缺乏音乐美感和情感魅力的音乐教学,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如何紧贴新课标要求,强化音乐课堂的情感效应,成了我们必须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效应能对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圆桌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减效应、空白效应等心理效应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更高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对教师的"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应已为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本文简述了教师期望效应的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基础及其作用过程,并对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做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康学文 《家教世界》2012,(14):49-50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课堂训练微格教学研究的浅谈,对语文课堂训练艺术作微格的分解探索。微格教学是建立在基础效应、分解效应、集中效应和放大效应的训练艺术基础上的,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教学活动。促进和推广微格教学在语文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的感性因素强,通过欣赏教学法的使用,可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的感性认知,在加深学生情感印象,打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倾注更兴奋和更集中的学习精力,产生良好的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深切的关注和热切的期望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进而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就是"期望效应"。现主要探讨期望效应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其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高校会计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有效运用,要求会计教师要对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明确运用目标,把握好具体的运用操作方式,对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才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产生良好的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