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宋学之争”是清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之一。最初,以姚鼐与戴震之间的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汉宋学之争”也因此而成为桐城派研究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学术界多从“扬汉抑宋”角度评论这场争论,或用戴震拒绝姚鼐师从的请求来解释这场争论的发生。“汉宋学之争”是关于儒学本质与功能之争,它是清代学术流变的产物,即“汉学”家放弃了顾炎武所倡导的“通经致用”的“实学”思想,而将经学蜕变为考据训诂之学,并以考据训诂作为汉、宋学的分界线,从而引发了“汉宋学之争”;其导火线则是戴震在谈到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关系时,以“考核”自诩而视文章为“等而末者”,贬抑了义理、文章,从而引起与姚鼐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桐城派之所以能成为清代文学史上时间最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散文流派,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桐城派从产生、发展直至衰敝,其间二百余年共产生作家一千二百余位,这是教育的直接成果。桐城派作家大都有教学经历,有的在民间授课,  相似文献   

3.
王一军 《现代语文》2006,(1):114-115
清代的桐城派散的出现,成为中国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几百年来,人们对这一学现象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桐城派散对于当时乃至后来学界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我们在当代坛还能时时寻觅到它的踪迹。  相似文献   

4.
李详“桐城派”批评是“宗派”之争、“骈散”之争、“汉宋”之争、“新旧”之争的合力效应。“派别”界说上,李详否认“桐城派”,有意误读其义界,忽略流派多元性,存门户之见;但他于“桐城”之外率先命名“湘乡派”,点明“桐城派”转型契机。“骈散”观念上,李详批评“桐城派”、批评林纾,有意张扬骈文地位,争夺话语权;但他指出“桐城”古文空疏之弊,理性评价“桐城先贤”与“桐城后学”,利于“桐城”古文近代转型。李详立于“汉学”阵营,批评遵奉“宋学”的“桐城派”,以宣扬“汉学”;新、旧文化冲突时,他自觉以“旧派”文人身份对抗“新文学”阵营,力图维护“旧文学”。梳理并反思李详“桐城派”批评,对深化李详研究、“桐城派”研究、骈文学研究、近现代文章学研究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皆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从兴起到终结有200余年的历史,以古文创作和古文理论名世,但该派成员也不乏善持诗论者,他们以古文理论入诗学,形成了一个独有的流派——桐城诗派,与桐城文派并驾齐驱。清末安徽绩溪人程秉钊曾有“论诗转贵桐城派,比似文章孰重轻”之说,对桐城派诗歌的地位作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把《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视为一门专学来研究,有助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而关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以其两百多年的积累,是到白成体系的时候了。因此,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两百年来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是放在专学的体系下,分四个阶段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认为:方苞是“汉学”的对立面,是桐城派与“汉学”交恶的肇始者。针对这一论断,提出:汉宋学之争的框架不适合于方苞,方苞没有也不可能反对“汉学”。方苞的学术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背景下形成的,他深受“实学”思潮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表现于方苞前期的学术取向,也表现于他对程朱理学的选择,即重在程朱理学的经世方面,而不是本体论方面;从方苞最为致力的礼学研究中也不难看出“实学”思潮的影响,他的礼学思想从渊源上可以说是与“汉学”同源的,他的“理寓于礼”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还为“汉学”家“以礼代理”思想的形成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元代后期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余阙的诗创作在中国学史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7称其诗“于元人中别为一格”。但今人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很少,本通过阅读余阙的创作,主要探讨他山水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大散文”与“艺术散文”是当前散文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两大理论主张,它们的观点大相径庭。虽然如此。它们却也有相通之处,即它们都重视散文的艺术魅力。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优劣参半,为了共同的目标,它们理应并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0.
"寒暄"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交际方式,还是一种文化表现,而日语"寒暄语"固定化的特点恰好与"义理"意识相关。日本小说中无论是用于日常生活,还是用于特定场合的"寒暄语",都为研究日语"寒暄语"中的"义理"意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代文化史上存续持久、人数众多且影响颇大的著名文教群体的桐城派,因以古文名世而历来被视为文学流派;其实桐城派学者多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与主张,与教育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桐城三祖"为代表的早期桐城派学者在清代科举、书院等文教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教育活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考察他们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不仅有助于丰富对清代教育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从源头上理清近代以来晚期桐城派在传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种种表现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最近 ,文汇报有一则醒目的标题 :浙大再掀“文科复兴”浪潮 ,校长潘云鹤认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于是 ,我遐想多多 ,想东想西 ,想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文坛空前繁荣的盛况 ,想到了首创用“她”、用“漫画” ,用“幽默”三词的中国文坛的三位文学大师。首创用“她”字的是文学大师刘半农。据文史资料 :刘半农原本在上海写鸳鸯蝴蝶小说 ,1 91 6年 ,蔡元培接掌北京大学 ,聘他为文科教授 ,从此 ,他也成了文学革命的大将。他的《我的文学改良观》发表于 1 91 7年 5月的《新青年》上 ,虽然稍迟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国内学者关于改革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已做出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范畴、教学现状、教改思路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得尤为透彻,从而预测了该学科教学模式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桐城派作家中,刘大櫆诗文兼擅,他将诗歌的表现手法与精神内涵引入古文中,"以诗为文",在古文创作中体现了鲜明的诗体特征。他为别人的诗集所作的序共有28篇,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营构了浑融的意境,具有诗性特质。刘大櫆的"以诗为文",丰富了古文的美学意蕴,体现了桐城派开放的文体观念与创新精神,也是中国古代"以诗为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公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科技运动从"大跃进"初期的准备、号召与动员,再到后来各行各业百舸争流的热火朝天态势和跃进浪潮的迭起,经历了科技"大跃进"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跃进"赶超思想的影响下,科技"大跃进"既谱写了中国科技运动史的新篇章,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石之路,也表现出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鲜明时代印记,无形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戴上了"大跃进"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17.
清代“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曾把文体分为十三类:序跋、书牍、赠序、传状、碑表等等。在这十三种文体中,“序”有两类,一为书序,一为赠序,其文体特征迥异。  相似文献   

18.
姚莹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的重要传人。他提出的"经济"说有着时代需求、桐城传统、家庭授受、友朋呼应、个人志趣等多重背景因素。其"经济"说的内涵,应与他的"义理"、"文章"、"多闻"三说联系起来加以审视,四者之间既可独立,又相互关联。姚莹"经济"说对嘉道以降桐城学风与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其实也就是中国白话文学史,它是中文专业学生的一个基础课程,也是新闻等其它许多学科学生的辅修课,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中国白话文学的认知,影响到学生对中国当下进行的文学的理解,所以,这门课程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于大学生来说,自学能力至关重要,这个课程学习的好坏和学生自身应该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作为授课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一直伴随着诸多误区,基于现状,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应走出的三大误区,即革命史、思想史和现代性误区,以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