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写好考场作文,平时做好训练、备考工作固然重要,但考场上的发挥也不容忽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阅卷情况,笔者认为抓好六个环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审题要"准" 透视中考,失分最多的就是离题作文,即文不切题,所以审题成为重要但往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一个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和大纲也都强调:作文要淡化审题,但是淡化审题不是不要审题,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话题作文"好书和我的成长"(2004年滨州市中考作文题,下文就以此题为例)中就要求:"所写内容不能超出话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欣赏"     
[创新话题]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 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阅读以上名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文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  相似文献   

3.
综观话题作文,迄今为止,在高考中共出现过四种类型:词,如"诚信"(2001年)、"转折"(2003年北京卷)、"杂"(2003年上海卷)等;短语,如"心灵的选择"(2002年)、"面朝大海"(2003年上海卷)等;句子, 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等; 关系型并列词语,如"树木·森林·气候"(1986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相对来说,前三类语义单一,开放度大,相对来说审题较为容易,只要围绕该命题进行"由一(话题)到多(类比、想像、联想等)"的发散思维,即可进行写作。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并列构成的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难度明显较大,如2003年的话题,江苏省一个被誉为"写作才女"的考生只得了25分,原因就是顾此失彼,写了"感情的亲疏",却置"对事物的认知"于不顾。因此,对关系型的话题作文,我们必需认真审题。切掉以轻心。提笔即写。那么,对关系型话题,写作时如何进行审题呢?从写作实践来看, 要审好此类话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作文"怕写""假写"的根源不完全在于学生词汇贫乏,而主要在于缺少素材"无米可炊".改变目前学生作文状况的办法是:多说,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规定内容每天一说;多读,从文学宝库中去汲取营养;多写,确定话题让学生去写,说与写结合;多评,师生共同评价作文,交流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概述】聚焦社会热点的作文试题经常出现在中考作文试卷里,比如,"环保,从我做起"(内蒙古呼和浩特)、"现代科技带来的--"(北京市西城区)、"关注"(云南)及以"环境"(江苏镇江)、"公平"(山西太原)、"服务"(湖北武汉)、"北京申奥"(重庆)、"实践"(浙江杭州)、"五一长假"(江苏南通)等为话题或写作范围的话题作文,都直接把广大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作文中,究竟如何做到"写真实",尤其是在话题作文开放的命题形式下,如何在放飞笔触的同时避免作文落入"虚假"的境地,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写真实"并不等于"写真的"。事实上,关于作文"写真实"的问题,我想是被许多人误解、偏解了。不错,"真实"有"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意思,但并不是说作文就必须写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东西,写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因为如果真的那样要求的话,中学生作文就真的惨了。试想,一个主要空间集中在家庭、学校、教室中,而主  相似文献   

7.
一、从内容取向看,话题集中在四大主题上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下述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2004年中考所出现的所有话题,预计也将是今后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减少限制,增加开放"的大趋势下,"材料作文"再一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但并不像以前一样限制太死(老材料作文规定只能写议论文),而是适当吸收话题作文"三自"(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的优势。所以,我们将这类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9.
上期我们介绍了话题作文的写作,这一期我们以"敬老"为话题,继续谈谈话题作文应该怎样写。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7)
一、高考话题作文从试题类型大致(一)关系式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5年全国卷Ⅰ)"位置和价值"(2005年全国卷Ⅱ)"铭记与忘记"(2005年全国卷Ⅲ)等。(二)概念式话题:"脸"(2005年江西卷)"纪念"(2005年广东卷)"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卷)"双赢的智慧"(2005年山东卷)等。  相似文献   

11.
话题设计:有人说,岁月就像一条河,生活就像一首歌。生活中有得意也有失意,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悲欢也有离合……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只要你善于发现,总能看到它的丰富和美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请以“发现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拟题目,作文内容与话题要密切相关。②自选文体;③自定立意;④不少于800字。二、训练达成目标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重点)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难点)三、设计意图1.使高中学生学会写复杂的记叙文和中规中矩的议论文。2.引导学生自觉的围绕“话…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已成为中考作文的走俏题型。[文题与审题辨析] (一)命题型1.以"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500字以上。(2002年山西)  相似文献   

13.
只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立自主,他们就会插上翱翔的翅膀,在未来竞争中展翅高飞。今天是作文课,要写一篇以"兴趣"为话题的作文。我照例在上课之前进行了精心备课。我说:"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然后向学生讲述话题  相似文献   

14.
<正>【真题再现】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文题一:请将题目"我找回了______"(自信、母爱、尊严、快乐……)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题二:对待生活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等待阳光,等待甘霖,等待花开,等待成长……等待是一个过程,等待是一种心境,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讨,希望能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内在能动性,辅之以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从"听"(聆听美文)、"说"(交流思想)、"读"(诵读佳作)、"写"(创新意勤写作)等方面来提高写作水平,为素质教育改革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梦回唐朝     
三篇同话题("如果今天不……")的作文有重大区别。①内容不同。第一篇谈远见的"结果",第二篇写远见的"原因",第三篇写"未能远见的"结果"和"原因"。②文体不同。第一篇论文,第二篇散文,第三篇故事新编。写话题作文要从自身优势出发,用足"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规定,从而写出佳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无论全国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流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常有这样的提示语:“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于是经常有高中生问我:“究竟写记叙文好还是写议论文或散文好?”我的回答是:写你擅长的文体,你熟悉的文体,千万不要想出奇制胜。我的想法也是这几年转变的。以前我教学生时常对他们说:轮到作文题两题选一(就像1977年我们参加高考)时,你最好选用记叙文,因为写记叙文容易出新意,不落套路。你想,同样写教师,《论尊师》写出来,10篇文章倒有8篇是差不多的,但写《记我的老师》则可能各人写的大多不相同。阅卷老师当然喜欢读一点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18.
正报名网址:www.chinawenjin.com.cn(四川频道)咨询QQ群:105038959大赛主题:我的未来我的路初中组题目(共16题)一、命题作文1.我为自己点个赞2.值3.说"萌"4.风筝与线二、半命题作文5.我咋这么______呢!(愣、乖、傻、帅……)6.运动带给我______7.与______一起走过的日子8.清点______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9.莲花的出尘芳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感动着人们。请以"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10.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精神历程。请以"行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而心智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其运行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作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现状?这是因为作文不仅仅是语言问题,也不仅是词语运用、段落组织、结构安排等问题.在其深层,还有个写作心灵互动的问题--不仅有"心"(心情、情绪、感受)的影响,而且还有"灵"(大脑、智慧、灵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老师都对学生说过,写作文要调动生活体验,写出既有个性又有生活与生命气息的作文。春天来临之际,老师们都让学生写过"春天"之类的话题作文。我也未能免俗,就是因为这个话题学生再熟悉不过,对于"春天",他们一定早有感觉,一定积累了丰富的体验。我预想学生这次定会写得不错,可结果却大吃一惊。大部分作文要么内容空洞,要么落入俗套。很多同学习惯用"和风送暖""阳光明媚""万紫千红"之类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