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 内能做功演示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三章“二、内能的利用” ,安排了如图 1a所示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虽然简单 ,但实验现象是瞬间的突发性 ,教师在演示过程会出现不安全感。为消除这一恐惧心理 ,使实验现象更可观察 ,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装置如图 1b所示。图 1(1)本实验装置的特点 :①变突发性的瞬间实验现象为持续性的缓慢实验现象 ,延长现象可观察时间 ,消除不安全因素 ,有利于学生观察。②实验现象与第一册第十四章“功的知识”扣合更紧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③可演示机械能的转化。④制作材料普通易找 ,一般实验室都…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大气压的变化》一节中对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没有安排演示实验,这大概是因为增压实验有危险性的原因吧。课本中举了高压锅的例子:“高压锅由于不漏气,锅内气压可以高于地面附近的大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对于这一点,学生总是心存疑虑。有的学生认为水的温度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猜想、发展新知。初中物理新大纲强调在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多做一些十分有益的小实验,积极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使实验教学切实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教材...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实验,也是我市中考实验考试必考实验之一。可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实验的步骤中存在一点小问题,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6.
7.
在“液体压强”一课教学中,为了突破“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利用下述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认为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越大,底部受到的压强越大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8.
气压影响液体沸点实验的改进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李允义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一个容积500毫升的双口烧瓶,瓶内装入半瓶水。烧瓶的一个口上塞着带玻璃管的橡胶塞,玻璃管下口跟瓶内气体相通,上口经胶皮管与两用气筒相连,胶皮上装一个卡子,用两用气筒抽气或压气...  相似文献   

9.
图 1为在初中物理第一册教科书中大气的压强的教学内容 ,问“能够显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如图1鸡蛋将怎样 ?为什么 ?”图 1 鸡蛋将怎样 ?为什么 ?答案 :鸡蛋将进入瓶内。当点燃酒精棉球后 ,瓶内温度升高 ,空气膨胀而排出一部分。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后 ,火熄灭 ,瓶内温度降低 ,压强减小 ,这时 ,瓶内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 ,大气压将鸡蛋压进瓶内。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每次布置这个课外实验操作的任务 ,检查时都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因器材条件不具备而未完成。少数学生虽完成 ,最后在整理器材时 ,都是将鸡蛋捣碎后倒出 ,或是连瓶扔…  相似文献   

10.
华东版教材,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二节,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用蜡块在水底是否浮起来说明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11.
1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实验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实验仪器的配置、实验准备和经费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只讲不做或学生只看不做等现象 ,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其实 ,我们只需就地取材 ,就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大量的实验。这里介绍一个方法 :用铅笔盒做物理实验。1 学生铅笔盒里有哪些文具直尺 (塑料尺或钢皮尺 )、铅笔 (或细铅笔芯 )、圆珠笔、钢笔、橡皮、三角板、圆规等。2 不同的文具可以做不同的实验 ,同一文具可以做许多实验 ,下面举例子加以说明( 1 )用直尺做实验①…  相似文献   

13.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教材(2003年人教版)第二册第52页有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按此图示做演示实验,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6.
一、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实验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本(华东版)第二册《电阻》一节中《实验与思考》所述:“如图16-32所示(即图1)把M、N跟废日光灯管中的钨丝连接,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读数的变化。”图1本人在课前备课时,按该图进行了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指示变化极不明显,如果用该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经分析,其原因是:1加热前后钨丝阻值变化小。经测定,钨丝的阻值在常温下约为135欧姆,用二节干电池作电源,接通电路,即使电流表选用“0~06安”量程,读数为022安,而用酒…  相似文献   

17.
18.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第52页中,图4—12是高温玻璃导电电路图。按配套教参的建议,使用废灯泡芯来做。由于废灯泡芯的导线间的玻璃厚、绝缘程度高,使用低压学生电源无法演示成功。而使用照明电压做电源,给学生和老师在操作上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为此,我们应用学生熟悉的贺年片中的音乐集成电路,结合自制的易导电的玻璃球,进行了成功的演示,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自然科学课本第三册第三章是关于“液体的压强”。课文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pgh,但初中学生受压强定义、产生原因和直觉导向的影响,对公式往往难以置信。为了打消学生对公式的不信任感,很有必要增加演示实验来证明此公式,使学生对公式的正确性有个直觉的印象。据此,笔者设计了教具“液体压强公式实验仪”。器材粗细有明显差异的有效长度为80厘米的玻璃管各一根:“T”形三通管一个;规格20毫升的注射器一个;弹簧一根;小夹子一个;软管三根;整个装置固定在长60厘米,高100厘米的平整木板上(如图示)。实验方…  相似文献   

20.
在高二物理教学中,因通常情况下小孔衍射现象不易观察,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光电效应规律比较抽象,如果仅靠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讲授高一物理课本的机械波一节中,如果按照课本上图做绳上横波实验效果不佳,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一些,使学生对这些现象和规律感到信服,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接受起来容易,笔者设计了学生实验-小孔衍射;演示实验-周期性变化磁场周期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改进演示实验-光电效应和绳上横波;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