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基」先锋官记阳泉市郊区教委副主任王守彦在阳泉市郊区,1996年人们的热门话题是阳泉市郊区跻身于全国150个“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区)行列。人们在庆功排榜时,将热点集中在郊区教委副主任王守彦同志身上,并亲切地称他是“两基”先锋、扫盲“将才”。不信...  相似文献   

2.
企业莫搞“抽屉式”管理文/樊作礼最近中国二重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喻明受同志在“是二重适应市场,还是市场适应二重”的大讨论动员大会上,围绕着二重的发展必须有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这一主题而指出:二重必须从“抽屉式”的管理现象中解放出来。这一论题提得好!所谓“抽...  相似文献   

3.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重“道”,重的却是不可言之“道”;他重“教”,重的却是“不言之教”;他重“治”,重的却是“无为而治”。老子的“道”“教”“治”思想充满辩证色彩,却又一脉相承,统一于理想社会的实现。在老子的视域中,“道”不规则、不确定,不能用言语表述,“不可道”;然而,不借助言语,“道”无法被认识,难以被理解,不得不用言语描述“道”。由此,形成“道”与“言”的相悖相依、辩证统一。不可言之“道”,主要靠“不言之教”来把握。但没有言语的介入,不可言之“道”难以被领会,“不言之教”难以被实施,不得不借助“言教”,形成“不言之教”与“言教”的辩证统一。道的“自然无为”属性与教的“不言”特点,要求“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但“无为”的前提是对“自然”的把握,要依照“自然”而“为”。因此,“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照“自然”的原则积极而“为”,由此形成“无为”与“为”的辩证统一。在老子看来,“言”“言教”“为”隶属并服务于“道”“不言之教”和“无为”。借助“言”“言教”与“为”,老子阐明了“道”“不言之教”与“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言之“天道”引入人道的“教”与“治”,服务于符合天道...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伴随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我国商业科技发展迅速,各类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商务部作为商贸流通工作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商业科技工作,陆续组织实施了“科技兴商”“科技兴贸”“金贸工程”等一系列旨在提升内贸流通科技水平,推动商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2,(Z1)
连续四年获校“三好学生”称号;1999年获阳泉市城区口头作文比赛一等奖;2000年获阳泉市“好少年”称号;2001年获阳泉市中小学生“三独”比赛小学组独奏一等奖;获山西省第五届学生艺术节电子琴合奏三等奖,独奏优秀奖;获阳泉市首届“新世纪我能行”素质技能大赛金奖并获“小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6.
回首“八五”辉煌业再谱“九五”奋进曲阳泉市教委主任薛瑞锁“八五”期间,阳泉市的扫盲与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大胆试点、探索新路、加强发展、服务经济”为指导方针,积极发展各类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翻两番”和农村“...  相似文献   

7.
怀谷 《四川教育》2000,(11):39-39
怎样当好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这个问题最近在学校内有很大争论。一些同志认为对小学生应该“三分教七分管”。一些同志认为应该是“三分管七分教”。请问。究竟“管”与“教”应该各占多大比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是“古为今用”的典范张延(一)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①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毛泽东同志也一贯主张“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②。这也是文艺界经常研究的课题。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9.
换了新教材,侍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课堂教学的重心必须转变,即由教向学的转变——过去是“以教为主”。现在要“以学为主”;过去是“重教”,现在要“重学”;过去提倡“为教服务”,现在鼓励“为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11.
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学术讨论会,亲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对教育工作的指示。他在会上宣读了几个中学生对当前教学、教育工作中搞灌注式表示不满的文章。这时,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说的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叶老把“教”或“讲” 当做了手段;而把“用不着教”或“用不着讲”当作目的。这对于把教学当成只是一股脑儿地“教”或“讲”,并且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教育具有“重学甚于重教”、“以学论教”和“教学相长”的特色.深入分析我国传统教育的“学”、“教”的关系,将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其教育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创造出“教得灵活、学得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了“重基础知识教育、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一基础环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14.
理性的来讲,随着国内远程教育的逐渐成熟,基于发展、理性消费的“应用时代”正在成为远教市场的主导。“一台服务器、几十台PC”、“简单的电子教室”等已经不再符合远教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如何为远教应用提供定制化的实用产品?如何全面发挥远教信息系统的素质教育能力?如何保障远教信息系统的完美运行?从而贯彻落实关乎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教育大计”才是远教市场的焦点课题。产品要过“硬”关于“应用时代”远教应用发展的问题,清华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商用电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朱平东先生称: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和提出“应用时代”企业,我们认…  相似文献   

15.
重教为先兴教为本──一议“教育要起步,关键看干部”黄科顺,曹伴如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一文中指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由重“教”到重“学” 由重“教”到重“学”,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既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精力,又能感到学有余力,享受自得之美,使学生感到课堂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研究》八六年第六期上载了李洛川同志的《“教有法,无定法”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原则》的文章,读了之后,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教有法,无定法”,这的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也正如李洛川同志说的那样,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原则。”但李洛川同志认为,所谓“教有法”的“法”,指的是教学的原则、规律,是人们进行语文教学所必须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典范,也是解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尊师重教”,笔者认为;“重教”只“尊师”还不够,因为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活动。只有既“尊师”又“尊学”才能达到“重教”的目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尊学重教”。其实,“尊学”要比“尊师”容易得多。所谓“尊学”,就是社会、家庭、学校尤其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他们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一、来自至高无上的教师权威的压力: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讲…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有国家三委一部及省市领导参加的中国二重集团公司学邯钢、降成本、增效益经验交流会上,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喻明受同志所提出的“岗位也是市场”这句口号,提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