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高质量地上好这门课,对于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至关重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教师自身特点,恰当地引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对话方式、兴趣导向、主体间性等观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表达方式、教学导向、师生关系等发生转变,以至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入,“话语方式”从灌输范式向交往范式的转换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交往范式与灌输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基于更好的理由而非权力的压制来展开以言施为的话语交往活动.与一般的话语交往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话语交往其首要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基本功能是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交往需要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交往有三种形式,一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话语交往,二是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交往,三是课外实践教学中的话语交往.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师生多级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合作共享、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追求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师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然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交往缺失的现象,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指导下,积极建构交往式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5.
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定位为被改造的“客体”对象,教师以灌输的方法训导学生,教学效果难以显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整体解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学交往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它让师生在多样化的交往平台平等对话,实现主体间的知识共享和情感共鸣,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行为规范,且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6.
7.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美"应是以"美感"形式表现出来的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强化内容美、追求方法美、塑造形象美,传授给学生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真谛,教会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探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途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经常出现走神、看课外书、消极参与、聊天、睡觉、逃课等问题行为,其产生与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因素相关,是各因素的综合反映。要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师生间应增进沟通,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行为的征兆,才能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致化”教学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既尊重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同时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人本性、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以此为基点,文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的“精致化”追求在于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客体的“精致化”培养在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的“精致化”发展在于教学实践性的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结构的“精致化”构建在于教学理论的创新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精致化”运用在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应该而且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将“与时俱进”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这就推动了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向"对话"式教学发展,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平等互助的教学方式。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使得对话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学必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设置有效的对话话题,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说,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日臻完善和规  相似文献   

14.
交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质量高低对于思政课具有重要影响。从“质”和“量”两个角度看,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有量无质、有质无量、无质无量等三种现实问题。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升思政课交往质量对于增强思政课针对性、亲和力、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作为交往主体的思政教师要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交往意识,提升交往能力,营造交往情景,并激发学生的交往意愿。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这一主渠道的关键主体,在新时代应与时俱进,把握好地域、时度、对象三要素,从"三因"入手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传正道、育新人、强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具有攻坚性的课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高校应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教改,加强科研与学科平台建设,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本质上是通过客体中介实现多级主体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从交往实践视角探究当前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树立应然性与实然性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优化选择体现"主—客—主"的教学方法原则;扩展交往性教学内容;规范多维度教学评价原则,有助于反思传统单向性教学实践,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外语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既可拓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又可让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加深对时事政治等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思想发展和专业学习上都能与时俱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双语教学”中,坚持“德育”方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根本,使外语成为思政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二者相互促进,有机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在师资、学生水平、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难题,通过分析找到合理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文章结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针对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望,探讨以"推荐一本好书,思考一些现实,参与一次活动"的"三个一教学法"在课堂内外的渗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切入点定位为"关注现实性与中国性",以饱满热情感染学生,构建起"以学生为本"的新型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20.
刘华 《华章》2013,(1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适当运用“留白艺术”的教学手法,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都具有一定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