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庄子从生命哲学的角度阐释了他的价值观、生死观和人生观。他外生死齐万物,理性地批判了附丽于生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从而辩证地看待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金燕 《考试周刊》2008,(11):26-27
歌德和席勒是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家.他们的文艺实践折射出迥异的美学思想,而这种美学思想的对立和联系正是西方美学数千年来各种思想相互冲突和融合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庄子认为最大的快乐是无乐,即没有世俗之乐,认为世俗所追逐的快乐"富贵寿善",它们是拖累人们、导致人们痛苦的根源,所以抛弃俗乐才能获得"至乐"。而"心斋""坐忘"便是对如何达到"至乐"的精神境界的修养,它要求人们保有宁静淡泊的心灵,保持本我,不被异化。在当今社会人们忙于积聚财富而又被物所奴役的同时,重视庄子的快乐观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使人在精神上摆脱物役,内心达到"至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典型的美感样态, “至乐”在庄子美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庄子从否定和肯定两方面界定出其超功利、超道德和自然无为的本质特征,而且这种快乐最终指向必然与自由合一的天人境界.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6.
歌德与席勒共同开创了魏玛古典主义的盛期,但二者的思维方式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席勒受康德哲学影响,从普遍的观念出发来认识世界,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但却容易损害现象世界的丰富性;而歌德从特殊经验出发,以直观的方式给现象分类,注重现象流动变化的过程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但其实他们二人的思维方式并无本质冲突,即都是融合了经验与先验的方法来观察和思考世界,因此可以达到精神的共通。这也是他们能够结盟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孟子》和《庄子》海洋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海洋观念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孟子》和《庄子》作为战国时期儒、道两家的代表著作,其中涉海内容较为集中。《孟子》中的涉海内容包括北海、东海的具体所指,如伯夷、太公避海及齐景公历海等,从中体现出《孟子》海洋观与社会政治的密切联系;《庄子》中海中仙境"姑射山"的刻画、"四海"反映出的宇宙观、"江海之士"的超脱及海鸟、海鱼等内容,则体现出其海洋观在自然方面的侧重。两者的差异缘于儒家注重社会政治,而道家偏重人与自然,以及他们各自身处地理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庄子》养生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思想是《庄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别从生死观、生命关怀、人体养生功法等方面,系统地梳理和阐述了《庄子》有关现世生命及人体保养的诸多见解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朱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先秦道家的著名人物。、他虽然“主无辩”,但自己却辩论不体,是一个著名的大辩者。《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今本《庄子》共三十三篇,计《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全由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则搀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人对人生的终极快乐进行了很多求索,以道家的探索较为深刻和广泛.杨朱从利己主义出发,主张人人为己且及时行乐来达到快乐,但却脆弱的经不住推敲;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主张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来达到自由快乐,但还是没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直到庄子提出“至乐”观,舍弃对俗世苦乐的求索,通过“无为”、“齐一”、“忘我”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绝对快乐,即“至乐无乐”.  相似文献   

11.
生与死可以说是每个人所必然面对的事情,那么,以逍遥自在著称的庄子是怎么看待生死的呢?文章从对庄子"道"的理解出发,阐述了人应当安时顺命。然后通过对庄子所表达的生死复通为一的说明,指出庄子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生死。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就如文章开始处"鼓盆而歌"的缘起一样,在安命与"道"之中,追寻永恒的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12.
服务于显赫的达林顿府的史蒂文斯完全栖息在自己扮演的"杰出的男管家"的角色中。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使他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错失了情感生活这道人生风景。一次出行使他意识到了身份认同危机和失衡的内心。小说中达林顿府、管家配膳室、原野、村舍、光影、自然(达府户外)等空间意象隐喻并揭示了史蒂文斯的身份建构与无法克服的情感焦虑。  相似文献   

13.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晚年答复任安的一封书信。由信大致可见司马迁生死观的特色;承认生死是客观自然的现象,不反对全身避祸,自我维护,强调人格的独立和人的自身尊严;肯定有价值的从容赴死;歌颂“虽被万戮”而无悔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以五台山地区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具有传统习俗和地方特色的丧礼,揭示出其所表现出的人的生死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改革丧葬奢靡之风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我们解读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一个切入点。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有作者不幸身世的诉说,也有对“发愤著书”原由的阐释,更有对生死观的全新理解,这些也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的“中国哲学史”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哲学”外延宽广,重课前阅读、分组讨论、论文写作、平日成绩,讲求实效。这给中国大陆高校“中国哲学史”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追求实用,增进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重视原著,直面原汁原味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7.
如小说书名所示,《失落的继承》关乎“失落”。为探求“失落”的内涵,该文着眼于中心人物Je—mubhai隐喻意义上的“死亡”,以及他妻子Nimi的死亡事件,论证中心人物Jemubhai的内心死亡乃引发他生命中种种“失落”的源头。实际上,死亡的阴影不光笼罩在中心人物Jemubhai的故事中,还通过“死亡”(death)一词及其一系列同源词的反复出现而渗透到整部小说中的脉络中,由此该文推导出“死亡”乃小说的主线之一,换句话说,也就是“失落”的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神话遗产是人类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通过对羿与赫拉克勒斯神话所体现的东西方不同的死亡观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东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左传》以其翔实的史料,对《春秋》进行了解读,详尽地阐发了《春秋》所反映的“礼”。使后人得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春秋》,我们透过《左传》中“死”族词,也可以窥见其所反映的周代礼制文化。  相似文献   

20.
《尹世明诗文选第二卷·后土集》文字精练,文风清新,厚实严谨,精深耐读,朴实亲切,展现了尹世明教授多年来多方面的学术成就和工作成果,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