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命中的伞     
一次朋友跟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早晨,她的女儿要去上学,在路边等(?)车。不想天空突然飘起乌云,接着下起了小雨。这时一辆车停在了她的面前,开车的一位美国老太太摇下车窗对她说:“Hi,你要去哪里?我可以载你去。”朋友的女儿想起平时父母的告诫——不要随便搭坐陌生人的车,便婉言谢绝了。老太太见她执意不肯,就开车往前走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红是我在日本时的好朋友。有一次,我去她家玩,她气呼呼地跟我讲起了一件事。她说:“女儿铃铃上个月和她爸一起来我这里探亲,她爸坚持要把她送幼儿园去锻炼。这可好,前天回来,额上多了一个青包,我心里已  相似文献   

4.
妹妹带着我和女儿,从佛罗里达州棕榈海滩出发,去曼哈顿一家婚纱店。我是带女儿玛丽娜去试婚纱的.她今年14岁。 一个孩子,一个天真、漂亮的孩子。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我问玛丽娜是否高兴。“当然,妈妈。”她说,耸了耸肩。玛丽娜在她脚踝上做了个刺青,那是为了对我和渐冻症做斗争表示支持,她对此比穿上一件1万美元的婚纱更有热情。  相似文献   

5.
马莉 《辅导员》2009,(14):55-55
【家长自述】女儿为啥这样冷漠自私? 女儿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一个,一家人谁都喜欢她,宠着她:我和她爸爸虽然工作都很忙,但对女儿却百般呵护,有求必应,起早贪黑地为她做这做那,但我发现女儿却不领情,好像我们为她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一件事至今我都忘不了,在一个暑假里,我带女儿去海边旅游,刚到的那天晚上我们在宾馆的客房里玩起了捉迷藏,女儿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看到她那么开心,那么快乐,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6.
写下这个标题,我想起一件事。有个朋友去瑞士定居了,刚去时女儿才4岁。当女儿12岁时,有一天从学校回来泪眼汪汪地问她:"妈妈,我是不是不可爱?"  相似文献   

7.
邓维策 《师道》2007,(1):12-12
女儿读高一。一个晚上,她打来电话:“爸爸,我这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她语气的严肃令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原来,她去学校生活管理处领寝室用的垃圾袋,生活指导老师态度很不好,女儿就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办公桌上,大意是希望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第二天,她和同学们从管理处经过,看到  相似文献   

8.
善良的女儿     
在我眼里,五岁的女儿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小不点,因此,我从未将她放在眼里。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一天,一位好久不见的同学突然来访,惊喜之余我请她留下吃晚饭。可当我做饭时却发现菜少得可怜,而我一时又走不开。为难时我想到了女儿,便对她说:“你去巷口帮妈妈买点菜好吗?”从未单独买过菜的女儿高兴地答应  相似文献   

9.
她背女儿14年,行走6万多公里她得了美尼尔综合症,头晕、眼花、呕吐……为了不耽误女儿上学,她经常是摇摇晃晃地背着女儿去学校还没输完液,她一把拔掉针头,“死不了人,走。”背着女儿就往学校赶她被母亲背着去听课、去实验室、去图书馆……在洪雅县延续了14年的一对母女的生活场景,从9月3日起,在未来的4年中,将出现在成都。这天,来自洪雅的新生李兰趴在母亲王桂香的背上到四川师范大学报名。非常母亲·出发前夜她看了一眼女儿,这个习惯将眉毛拧成一团的女人叹了一口气,她知道,女儿未来的路并不好走。9月2日夜,洪雅县郊李兰家中,灯光有些昏暗,…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我们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要什么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孩子的要求从来都不拒绝,不管是有理还是无理,有时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孩子。这可不是件好事,对待孩子,我们家长要学会拒绝,拒绝有时也是一种关爱。讲三件我和女儿之间的故事。故事1:这是女儿苏苏刚上学时发生的事,那年她6岁,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女儿出了门看到许多小朋友在买吃的,于是女儿就缠着让我也给买,我很生气,因为平日里女儿是不买零食的,并且要买的零食家里还有,就没有答应女儿的要求。于是,女儿越闹越凶,碍于面子,  相似文献   

11.
“六一”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到商店为女儿精心挑选了一顶价格不菲的漂亮蚊帐,恰逢店家搞活动,满三百送一百。女儿为此欢欣鼓舞,她想用赠券为自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穿珠机”。我提议还是给她爸爸买件衬衫。女儿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巴,我装作没看见,直奔男装部。做父亲的心软,同意女儿去买玩具,还说就当是送给她的“六一”礼物。我再次拒绝,因为女儿的“六一”礼物早已买好。女儿悻悻地跟着我们来到了衬衫专柜,她爸爸再次推说看不中衬衣,还是要给女儿买玩具,女儿终于如愿以偿。提着玩具,在离开商场的电动扶梯上,女儿悄悄问我什么时候是…  相似文献   

12.
<正>女儿从小就给人非常文静、懂事的印象。当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她不会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赖,最多只是嘟嘟嘴;贪玩时,不会和别的小孩一样跑到外面疯个够,总是安静地在房间搭积木、做纸工。为此,我们几乎在所有亲戚朋友面前夸过她。女儿因此变得越来越乖。然而,女儿上幼儿园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们觉得孩子太乖也不是件好事。太乖似乎使女儿丧失了孩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电话咨询中,有一个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我的女儿12岁了。前几天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出去买文具,但由于老师临时找她有点事,她就没有去成,她的同学于是自己去了。后来同学知道是老师找我的女儿后,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示。但我的女儿却不停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是这样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她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我开导她也不管用。她在学校是大队干部,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别人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但她的问题我最清楚,她如果有哪一次考试出点错,不等别人说,她自己就会指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过于…  相似文献   

14.
就像她妈妈说的,像一场梦一样,转眼之间,那么大的一件事,烟消云散了。13岁的儿子,上初一不到两个月,我就意外得知,他竟有了女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的,不是老师,而是和儿子有了朦胧感情的那个女孩的母亲。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儿子去学校出板报。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女儿于艳芬是你儿子的同学。”一种不安的感觉在我心头涌起—凭着做母亲的直觉,我觉得儿子(强强)大概是惹事了。果然,她告诉我,强强在追求她的女儿。她在一个月前就发现女儿有点神神秘秘的,她偷偷翻查了女儿上锁的抽屉,找到了女儿的日记,日记中…  相似文献   

15.
女儿和另一位同学被选为学校代表,去参加市中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为了这件事,女儿在家辛苦排练了很久。可最后,比赛却规定每个学校只能有一位代表,女儿因没有曾参赛的经验而落选了。这件事给女儿的打击很大,她流着泪问我:“妈妈,我好想参加比赛,如果我能参赛,我相信我一定可以获奖的。可是为什么非得要经验呀?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我?我都不想活了!”  相似文献   

16.
有很多时候,成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评价儿童,以致扼杀了儿童创新思维。因此,在大人做结论之前,请听一听孩子的意见,他们的世界也许更多彩。家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群蚂蚁不知从哪里爬到了我们四楼的房间来。我和女儿费了好大的劲才彻底解决了问题。事情过后,女儿不停地问我蚂蚁是从哪里来的?怎么爬上来的?为什么爬到我家来?我想女儿要读三年级了,马上要接触作文,既然她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为何不让她把事情写下来呢。女儿很感兴趣地坐到电脑前,真的写起作文来。等我做好晚饭,她已经在嚷嚷着要我帮她打印出来。因…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的女儿让我辅导她的习作,题目是“妈妈的爱”。她选择的是一个送她去医院看病的例子,写得很是平常,而且这个事例显然是编出来的,具体的场景一点没有描述。对于女儿如此选材我很是不满.于是启发她:作文选材首先要选取自己真实经历的事。其次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你在何时、何地、哪件事中感受到妈妈的爱了呢?我连问了她两次,面对我的追间,女儿沉思了一会儿,说:“不知道。”我有些怀疑女儿的回答,又启发她:“你仔细想想,在生活中,我做的哪件事让你感受到了妈妈很爱你呢?”女儿仍是摇头。我有些泄气。难道在女儿眼中我竟是个不爱她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于敏像大多数做了母亲的女人那样,她的世界从无限广阔的天地逐渐向小家庭收缩。尤其是她下岗后,丈夫又去了远方干事业,她的世界便彻底萎缩成了女儿月月。如果她有一个座右铭的话,一定是“一切为了女儿,为了女儿的一切”。比如,她会花3个小时为女儿做一顿10分钟便消灭干净的午餐;逛遍整个城市,就只为给女儿买一双厚袜子;女儿从小学到初二,她从没间断过接送,为此,她常常要在学校门口被晒或挨冻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9.
丁勤政 《师道》2006,(12):57-58
第一次跳高我和女儿在地板上玩,她像青蛙一样在跳来跳去。我把腿伸出来,对女儿说“:从这上面跳过去吧。”女儿并不害怕,一下子就跳过去了。这是女儿第一次跳高,她越过的是父亲横在地板上的小腿。第一次钓鱼儿童节,我给女儿买了两件玩具,其中一件用是玩钓鱼游戏的:有一根钓竿,三  相似文献   

20.
辛晓明 《师道》2010,(3):38-38
做个喜悦的老师是件幸福的事情。 早晨和女儿跑步去学校,一路上,女儿边跑步边背课文给我听。女儿说昨天她的同桌被老师点名背李白的《静夜思》,结果同桌忘记了诗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