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与同学们处得愉快吗?你了解自己充当“朋友”这一角色的素质及表现如何吗?做完下面的测试题,你心中就比较有数了。1、清晨睁开眼睛,你的感觉通常是——A.充满向往B.挺心满意足的C.想到接下来的一整天就心烦意乱2、听说某些同学(未必你认识)生活得很艰难时,你感觉——A.值得同情B.这人没好运C.活该3、你对自己的未来是何态度?A.十分憧憬B.没考虑过这个问题C.相当忧虑4、对你目前的生活,你觉得———A.非常丰富充实B.有点儿乏味C.沉闷之极,令人沮丧5、和同学们在一起,你爱扯别人的闲事吗?A.我从不喜欢对别人说三道四B.如果内容无害,讲…  相似文献   

2.
同学之交的准则是平等、独立、互助。你与同学们处得愉快吗?你了解自己充当“同学”这一角色的素质及表现如何吗?做完下面的测试题,你心中就比较有数了。1.清晨睁开眼睛,你的感觉通常是——充满向往(3分)想到接下来的一整天就心烦意乱(2分)挺心满意足的(1分)2.听说某些人(未必你认识)活得艰难坎坷,你感觉——值得同情(3分)这人没好运(2分)活该(1分)3.有人讲“完美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你意下如何?完全赞成(3分)部分同意(2分)不同意(1分)4.你对自己的未来是何态度?十分憧憬(3分)没考虑过这个问题(2分)相当忧虑(1分)5.对你目前的生活,你觉…  相似文献   

3.
姓什么     
佚名 《课外阅读》2007,(3):22-22
有这么一对父子,姓何,一年四季结伴在外做生意,父子俩将江南的丝绸贩往关东,又将关东的药材贩往江南,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天,父子俩又到了关东,晚上住宿时,同室的一位客商问那父亲:“先生,贵姓?”做父亲的连声回答:“免贵姓何,人可何。”那客商“哦”了一声,又朝那儿子问道:“小兄弟,你贵姓?”儿子朝自己的父亲看看,长叹一口气:“唉,我姓可。”  相似文献   

4.
一、情境导入人们经常说:“知父莫如子。”就是说,一个好孩子应该非常了解、理解自己的父亲,知之越深,爱之越切。你知父亲有多少?现在我检查一下。1.父亲的年龄、生日,你知道吗?2.父亲爱吃什么菜、爱听什么歌、爱做什么事?3.你知道他现在的心愿和梦想吗?4.你了解他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生活吗?(让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提问面要广,教师要跟踪与之交流)二、七嘴八舌话父亲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没有父亲不成家”,你从小到现在,在父亲的爱抚下,父子之间、父女之间一定有许多叫人忍俊不禁或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哪一件事你现在想起来就感动不已。(提…  相似文献   

5.
做一片湖     
年轻时,我处处受挫,几乎做每件事都以失败而告终。我变得灰心丧气,整日长吁短叹。痛苦不堪。父亲见我这副样子,决定开导我,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一天,父亲给我一杯水,要我尝尝。我尝过后,感觉很咸。父亲说,他只在杯里放了一小勺盐。然后,父亲又带我来到一片湖前,在湖里撒了一大把盐后,舀起一勺水,再要我尝尝。父亲问:“还咸吗?”“一点也没咸的感觉了。”我说。父亲道:“现在,你大概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了,那就是你只是一杯水,而不是一片湖。去做一片湖,你就不会有痛苦的感觉了。”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6.
大话爸爸     
在孩子的眼里,你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你会因为自己工作繁忙而经常不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吗?孩子的心里话愿意说给你听吗?身为父亲的你,自己的不良行为是否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你经常用“我是你爸爸”的口吻来教育孩子吗?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在“启发”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复习呢?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种复习方法的试验: 1.复习初中物理第一册“运动和力”、第二册“分子热运动、热能”等章时,采用了“提纲”复习法。先布置复习提纲,如:“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你自自己是怎样来理解的?”……;“你是怎样来认识物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能举出实例来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吗?”……。让学生在课前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4,(4):11
正XB初中生SS@126.com:跟父亲的关系,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对立。是因为我是男生吗?难道男生天生就与父亲是对立的?男生跟父亲关系对立是常见的。男生越长大,越有主见,越觉得自己是男子汉,越来越感觉父亲的气势钳制了自己。他们不服,他们想改变,于是会有很多事端被故意制造出来。目的  相似文献   

9.
很多中学生都有马虎的毛病,你怎样看待马虎呢?1.马虎,是一种生活“小节”吗?2.学习上最可怕的是“不会”,由于粗心大意没考好,算不了什么。3.“粗心大意”非改不可吗?4.自己“挺聪明的”,就是经常因为马虎出错,是这样吗?5.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和人生发展是反比例的关系吗?请你选择,答案为“是”或“不是”。看看你怎样选。  相似文献   

10.
你与同学们相处得愉快吗?你了解自己充任“朋友”这一角色的素质及表现如何吗?做完下面的测试题,你心中就比较有数了。1.早晨睁开眼睛,你的感觉通常是—A.充满向往B.挺心满意足的C.想到接下来的一整天就心烦意乱2.说某些同学(未必你认识)生活得很艰难时,你感觉—A.值得同情B.这  相似文献   

11.
很久以前你曾衣着光鲜在你最得意的时候丢一角铜子给流浪汉,是 吧?人们曾对你喊:“当心,宝贝儿,你必定会没落”你觉得他们是在戏弄你你常常笑话别人游手好闲现在你不再粗声大气现在你不再盛气凌人不得不为了下顿饭而乞讨。这感觉如何这感觉如何没有家的感觉如何像一个无名氏像一块滚石?不错,你上过最好的学校,寂寞小姐但你知道你只是在那里过着迷醉的生活没人教过你如何在大街上生存现在你明白必须让自己适应你曾说决不向这搞不懂的流浪者妥协但你现在晓得他没有辩辞可贩卖当你盯着他空无一物的眼睛问他:想不想做个交易?这感觉如何这感觉如…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做“议论”?“议论”就是“言论”的意思。所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议论文?答案应该是——在这篇文章中,你得要有自己的言论,自己的看法。怎么样才能提出自己的言论和看法呢?前提当然就是——你一定要对一些特定的事有感觉。所谓“特定的事”,那就要看题目指的是什么了,或者你在这篇议论文中主要想议论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对一些特定的事产生一些感觉?窍门往往就在“举例说明”上!议论文都离不开“举例说明”的,否则,就算从头到尾堆砌了一大堆掷地有声的“名人名言”,看起来也还是很空洞。若能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当然挺好。可是…  相似文献   

13.
寻人启事     
你是否感觉丢了什么?是否感觉自己少了什么?是否感觉自己在改变?或许你曾经感觉:在有的时候,会不知所措;在有的时候,会迷茫;在有的时候,会孤独无助;在有的时候,会自卑、自责……如果感觉真的那样,你一定是丢了某一样东西。这时请你不要手足无措,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丢了什么。——是“恶毒”伤害了“善良”?——是“怀疑”赶走了“信任”?——是“狭隘”打垮了“宽容”?——是“自卑”超越了“自信”?——是“虚荣”覆盖了“朴实”?时代在变,我们也许也会变。但要明白——我们正处于一个纯真美好的学生时代,它无需修饰,也不需打扮;它要…  相似文献   

14.
儿子:这也许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感觉以父亲的名义写信颇有点儿特别。有些内容比较严肃,可为什么选择书面形式,用文字来表达呢?个中道理,似乎不必明言。你很少独自外出,这一次离家数天,我还真有点儿不习惯,总觉得缺了什么东西一般。一个人总是要离开家,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的。需要告诉你的是,你每走一步,都是在书写着自己。没错,是书写自己,下面我想专门和你谈谈“我们的书”的话题。你当然清楚,所谓“我们的书”,指的是《孩子是枝笔》那本书。其中的“父亲手记”,可以算是我在书写自己,也算是特地写你。哪个父母提起自己的孩子,不都是津津…  相似文献   

15.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  相似文献   

16.
法国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先生。”“数学精通吗?”“不行。”“你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什么都不知道,先生。”“会计呢?法律如何?”年轻人羞得满脸通红,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上吧。”年轻人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地址。他父亲的朋友欣喜地叫着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字写得很好呀。”年轻人原来很自卑,但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和自信。因为字好,他父亲的…  相似文献   

17.
听说可能又有杀手跟踪到这里,陈大妈简直吓坏了。她想找个安全的地方把何虾藏起来。于叶说:“没用,不管藏到哪儿,他们也会找出来的。”何虾却说:“现在我有许多事情要做,为什么藏起来?”何虾喊来四个手下人,对他们说:“你们的名字太罗嗦,我干脆叫你们A、B、C、D,怎么样?”那四个蠢家伙问:“我们四个都叫ABCD这一个名字吗?”何虾笑起来,挨个点着他们的脑门说:“你叫A,你叫B,你叫C,你叫D。自己都记住了吗?”然后,何虾又说:“A、B,你们两个把咱们的俘虏(lǔ)送到空间仓库去。”于叶有点担心,问何虾:“仓库里有东西吃吗?把他送到仓库去行…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看电视,父亲坐在旁边,看着看着就聊起了天。聊了一会儿,话不投机。父亲说:“我死都不愿意让你看电视。”或许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吧,我说出了一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那你就去死吧!”话一出口,我顿觉不妥。父亲半晌无语,我偷偷地瞟了父亲一眼,居然看见父亲在流泪。我再也不敢看了,把头埋得更深。母亲这时来打圆场:“孩子说着玩的,来,吃饭了。”我后悔死了,那是我说的话吗?我不是自认为是一个孝子吗?我没法回答,感觉只有沉默和时间能掩埋这一切。又有一次,母亲做了我爱吃的菜。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发现母亲也正在吃,脸色顿时暗了…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职业》2003,(18):50-51
你是不是一直被人际关系问题所困扰?想不想知道你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到底如何呢?也许通过下面的测试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每个问题仅有“是”或“不是”两种回答,请你以第一反应做出你的选择,不必考虑太多其他因素。□测试题目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A.是B.不是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A.是B.不是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A.是B.不是4.与异性交往太少。A.是B.不是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A.是B.不是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A.是B.不是7.时常伤害别人。A.是B.不是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A.是B.不是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你的怎样知道自己是否负荷太重了呢?请回答下面这些问题,从中你会知道,自己是否劳累过度。对每个问题只需在“从不”、“少”、“屡次”、“总是”中选择一项。评分办法:“从不”———1分;“少”———2分;“屡次”———3分;“总是”———4分。1.老觉得自己有许多事需要别人帮忙?2.如果你不得不等某个人,你是不是急不可耐?3.你的睡眠总觉得不够?4.如果有人打断你说话,你常常发火?5.学习多长时间也不休息放松?6.你总是同时想做好几件事?7.你没有任何娱乐时间?8.如果你不在学习,就觉得没着没落?9.你常觉得吃饭没味道吗?10.你对学习成绩比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