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进入初中以后,再“阅读”她的一言一行,便会“读”出许多的陌生东西来。例一。某个休息天,女儿的同窗与其约定:早上八时在××路口碰头,不见不散。离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女儿便出现在指定路口。但环顾  相似文献   

2.
袁丽娟 《师道》2002,(2):35
女儿进入初中以后,再“阅读”她的一言一行,便会“读”出许多的陌生东西来。例一:某个休息天,女儿的同窗与其约定:早上八时在××路口碰头,不见不散。离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女儿便出现在指定路口。但环顾四周,却不见同窗出现。十二分钟后,女儿不再等待,抬起双腿,头也不回地往家走。事后,既不向同窗解释,也不过问同窗没来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当一些家长想尽办法“改造”孩子时,却忽略了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2006年1月1日,赵国清和妻子带着14岁的女儿从石家庄来到成都,将女儿送进正在成都××区××镇进行“魔鬼训练”的某行走学校。然而,仅仅过了不到10小时,1 月2日凌晨1时左右,住在成都一家宾馆里的赵国清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吵醒,电话里传来了女儿惊恐  相似文献   

4.
赵老师     
赵老师第一次登上讲台时就已经四十多岁了。十多年前 ,她做幼儿教师的女儿下海淘金去了 ,这个偏僻小村的幼儿园便没人照料。调谁去谁也不愿去 ,原因是 :园太破、路太远又不好走。而她这时却像捡了个宝贝似地接过女儿的工作 ,做起了幼儿教师。在全镇幼儿教师中 ,她的年龄最大。每次教研活动点名时 ,对别的教师都直呼其名 ,例如“王春艳” ,而点到她的名字时却总是“赵××老师” ,多加上“老师”二字以示尊重。我是在刚参加工作后第一次教研活动中认识赵老师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傻乎乎的农村土老太” ,总是乐呵呵的。我把我的感觉告诉别的老…  相似文献   

5.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有句名言,音乐就是“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打破旧的“师示徒效”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气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的作法是:其一,运用“体态语”。课始,老师两手轻轻一抬,学生回应出齐刷刷的节奏声“×××|×××|××××|×○‖”,代替了呆板的起立、坐下;老师再两指一伸,“123—”声四起,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二,引入竞赛。如视唱练耳,学生感到最难,精神负担较重,可采用一人一小节,几人一小组“接龙”比赛,互帮互学。学生便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乐…  相似文献   

6.
每到节日,不少机关、单位照例都要扯出横幅,或挂出灯笼,上书四个大字“欢度××”或是“欢渡××”,红底白字,赫然醒目。每见此景,心中的疑问便油然而生:“欢度”还是“欢渡”? “度”字,从造字角度看,是个形声字,从庶从手。古代多用手臂测量长度,所以“度”原本是记录“尺度”的。后来,只是由于读音相同,跟“尺度”意义毫不相干的“渡水”,也用“度”这个字符来表示。在语言交际中要使用  相似文献   

7.
做母亲常会替孩子设计未来。“要让我家孩子做医生”“我要让他成为政治家”“将来一定要他进××大学,毕业后在××公司服务”。如此详细安排孩子的未来,便有了问题。为什么呢?母亲虽然不在孩子面前讲明,心里却想着:“要让他做医生,一定得把他教养成沉着、值得信赖的人。”如此把孩子的将来与自己主观期望连接的结果,使父  相似文献   

8.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学生第一次应用表内乘法知识,进行比较大的数的乘法计算。教师要认真把握知识的关键,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顺序,尤其要掌握好一个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算法。一、用“十”、“百”作单位,是讲清算理的关键如2(千克)×3=6(千克),7(米)×4=28(米),这样思考学生是能接受的;同样,20×3是2(个十)×3=6(个十)→60,便有20×3=60,300×4是3(个百)×4=12(个百)→1200,便有300×4=1200。把整十、整百的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去和一位数相乘,得到的积的单位是“十”、“百”,然后再写成几十、几百。…  相似文献   

9.
学生错解题的原因很多,有不少题解错是由于不小心跌入题目设置的“陷阱”中,题目设置的“陷阱”多种多样,现举例分析如下:1利用凑整简算设置“陷阱”。例1.12000÷125×8例2.25×4÷25×4学生在计算例1时,由于平时对简算题凑整十分敏感,一眼便看出125×8=1000,于是计算时就先算125×8,然后12000÷1000=12而跌入“陷阱”。在计算例2时,同样原因先计算两边的25×4=100,然后100÷100=1,而导致错解。利用凑整简算设置“陷阱”的题很多,平时教学必须加强运算顺序的…  相似文献   

10.
洁子 《家庭与家教》2004,(10):30-31
我的女儿一向是个乖孩子,让我们备感欣慰。去年升初中时分数远远超过了重点中学的录取线,让我们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不料有一天,她回到家便说:“人家×××(她的同学)离分数线差了3分,交给学校15000元钱后也被录取了。爸妈,你们说像我考了个高分,不给你们省下了好几万块吗?不管怎样也得奖励我点零花钱呀……”说罢,她神气地伸出手来。给我们省下了几万块,要奖励?起初的兴奋之情一下子变成了怒火。我们做父母的为了女儿,从有限的工资中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点钱供她读书,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她倒好,竟然以此为条件向我们要零花…  相似文献   

11.
婷婷:今天我们请来了行知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不少经验。不信?昕她们说说吧,有一些经验对你们或许有用哩! 孩子“告状”怎么办? 虞佩萍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免不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告状。”内容无外乎“××打××”“××抢玩具”“××和××在抢椅子”……这样的“告状”,其实有的孩子也并非一定  相似文献   

12.
和孩子在一起,免不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告状”。其内容绝大多数是“××打××”,“××说脏话了”,“××抢××的玩具”……这样的告状,一天总少不了几次。如果老师一一加以劝导,实在是力不  相似文献   

13.
宝应县教师业余进修学校,为了提高不足初师程度的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特地在山阳区开设一个班。入学测验那天,不足初师程度的同志都参加了测验。开学时,却有两位同志退学了。有人奇怪起来,便问中心小学校长:“×××、×××怎么不来参加学习呢?”“一个是完小校长,一个是高年级教师,参加这个学习是会降低他们威信的。”中心小学校长为他们申述了“理由”。参加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是不是会降低威信呢?我看,那些不虚心、不实事求是地学习的人,倒真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吧!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朗读,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四种基本表达形式。 第一种:人称和叙述部分写在前面,说的话写在后面。“说”后用冒号。 基本格式:××××××说:“××××××××” 例句:有人问:“姑娘,你是个气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两个朋友,她们都有一个女儿。朋友甲夫妇俩都是搞美术的。他们的女儿很漂亮,但穿着却十分简朴。我曾与朋友甲说:“你这女儿穿得也太那个了……”朋友甲认为女孩专注于穿着打扮,这样会无意于学业,甚至被骗而毁了的。女孩长得漂亮,最怕这个。她说:“我不给女儿穿漂亮衣服,还告诉她:穿得漂亮没用,爱学习会动脑筋才是好孩子。”她的女儿也真听话,并不缠着要穿新衣服。但是,如果班上有谁穿了新衣服,她必然回家要对母亲说一句:“××穿新衣服,不好看,噢?我不要穿。”她还爱画“穿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连衣裙的颜色、式样、花边,甚至纽扣都是各不相同的,可见她平日观察人家衣服之细致。  相似文献   

16.
下午第三节课,初一(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始了,小芳抢先说:“最近,我发现一件趣事:你看,普普通通的数字1、2、3、6能够组成等积式1×6=2×3,……”未等小芳说完,性急的小婷便急忙说道:“这很平常!这样的等积式能随口说出:1×4=2×2,1×8=2×4,……”心直口快的小芳打断小婷的话说:“1×6=2×3的确很平常,但有趣的还在后头呢!我把这些数字从左到右搭配成两位数12与63,再分别把它们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互换,得到两位数21与36,结果12×63=21×36=756.”小婷被这等积式…  相似文献   

17.
雷声、雨声,闪电的样子、水纹的样子。真是无规律可循。在我们还不清楚什么叫“爱”时,我们可以轻易地说出“×××爱×××”;当我们隐隐约约懂得了什么叫“爱”时,却无法再轻易说“爱”了,  相似文献   

18.
对某些数字系数的二次三项式(ax~2+bx+c)的因式分解,运用观察法,即“十字相乘法”便可完成。例如分解4x~2+15x+9,在草稿纸上写出,结果得4x~2+15x+9=(4x+3)(x+3)。这里我们提出问题是为什么不把4分成2×2,而分成4×1呢?不把9分成9×1,而分成3×3呢?在教学中若采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是“对角乘积之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也就是凭观察凑  相似文献   

19.
日前听一位朋友诉苦,说女儿开学不到两个月眼睛就近视了,不得不配了200度的近视镜。末了,朋友无奈地说:“唉,这都是‘零抬头率’惹的祸!”“什么?零抬头率?!”见我很诧异,朋友解释说,新学期开学后,女儿所在学校借鉴外校的成功经验,在全校开展“零抬头率”达标比赛,规定自习课上不管谁有什么理由,一律不得抬头,发现有抬头的一次扣班级学习常规考核分××分。听女儿说,学生一到自习课时全部低着头看书、写作业,有时实在太累了,宁愿趴在课桌上也不敢抬头。笔者认为,这种“零抬头率”的做法弊远大于利,不宜实行和提倡。应当肯定的是,这个学校推…  相似文献   

20.
【案例】 2002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哈市32 中考场上××同学在考综 ,合科时焦虑地对父亲说我不 , :“想考地理题 父亲问: ××你 。” “为什么不考地理题 ××说 。” : 地理学科今年第一次考地理“ 。学科那么难我肯定考不好非得 , ,考砸了不可 ××的父亲找到 。”我说陈老师你快过去看 :“看××她不想考地理学科了怕 , ,地理学科考砸了 我找到×× 。”问她××你怎么了为什么不 :“ ?想考地理学科 ××说地理 。” :“学科中的地形气候太难学了我 ,怕考不好丢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