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研究的是班级管理非正式群体的成因、非正式群体与班级体的关系,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等,接着重点分析找出更有效管理非正式群体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一、强化对非正式群体管理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1)热情接纳各积极非正式群体;(2)耐心改造积极非正式群体的办法:①降低难度,放大优点;②转移兴趣,长善救失;③要做好非正式群体的领袖工作。(3)断然消除各种破坏性非正式群体: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实施积极的情感体验,实行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组合而成,他们或因性格相投或因地域相近,或因兴趣爱好相同而组合。他们之间凝聚力强,有小群体内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积极有效地引导非正式群体,为创建优良的班集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高校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对组织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分析高校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作用,可以探讨如何教育与引导这些非正式群体,使之更好地为班级的整体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新班级组建后不久,伴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一些在兴趣、性格、爱好方面有共同语言的学生会逐渐聚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和班委会、学习小组等班级统一安排的组织不同,非正式群体多是出于同学们之间交往、沟通的需要自发组成的.可见,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班级中的正常现象,良性发展的非正式群体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与类型 (一)成因。概括地说,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理想。由于共同的追求、同样的目标而结成群体;二是思想。由于对世界、社会和人生有相同的看法、相近的价值判断而结成群体;三是情感。由于对某些事物的共同爱好或兴趣而结成共同的群体;四是血缘和地缘。因为是亲戚,是老乡,或者是室友而结成群体。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利益在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中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普通高等院校中普遍出现的非正式群体,从团支部建设与非正式群体相互影响的角度。探讨如何正视非正式群体,达到推进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促进青年团员全面成长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防止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影响高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非正式群体是指几个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小团体。教师可以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对班级管理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这一群体能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群体,一般是指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交往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群体组织。在中学生中较为常见。由于非正式群体具有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重性,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和利用,发挥它们好的作用,抑制或消除其消极作用,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在班级中,除了小组和一些代表班级的各类组织之类的正式群体之外,学生中总还有一些人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他们三五成群,形影相随,行动一致,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这类群体就是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往往会忽略非正式群体,即忽略除了班委和学习小组等正式群体外一些自发形成的、无固定形式、无固定成员的学生群体.其实,非正式群体很多是存在着负面影响的.班主任识别并引导他们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概念源于企业管理理论,它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现代高职生中也客观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能力的提高,高职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研究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对其加强管理,消除不良因素,引导其健康发展并服务于高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班级中出现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班级建设中不能忽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应分析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由部份学生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对优良班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区别对待,积极引导,才能增强集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从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困、类型、特点、作用、对待方法等方面对青年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群体是指几个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小团体.教师可以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对班级管理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这一群体能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梁红 《教育与职业》2008,(2):172-174
班级中出现的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正常的现象。如何正确评价和有效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使之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试从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特点、功能几个方面做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