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同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也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这是中国传统独有的化特征。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学术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于树贵博士的《寻找权威的道德基础——汉初德政思想研究》(由湖南省社会科学学术作出版基金资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道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党的革命道德传统境界崇高、内涵丰富。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思想,弘扬我党光荣的革命道德传统,对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此简要叙述了中国传统“政德”和我党干部道德传统的基本内涵,论述了新时期弘扬两个优秀的道德传统,大力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3.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不同的是,《弟子规》不单单是对儿童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着重对儿童进行思想的教育。通过对《弟子规》的研读,我们可以从其字里行间看到什么样的人才是传统意义上道德高尚的人;普通的人又应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人。  相似文献   

4.
人之初     
《三字经》简短上口,尤其能提升幼儿的记忆力和自信心;《三字经》也包涵了丰富的社会、道德知识。古代私塾教育的精粹之一是教育幼儿做一个举止得宜的人。重点摆在道德认知教育上。从中国国情和香港当地的情况出发.我们重点要让幼儿认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些良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大辞典》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传统儒家学派关于道德德性这一问题有着内容近似的阐述。本文论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道德德性观点,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伦理的观点,对道德德性作为"适度的品质"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线展开比较研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论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互通,在学说思想上形成互补,对道德与道德德性问题作出补充性解读。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的功利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有学者在《东岳论丛》发表题为《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的文章,认为“功利主义冲击了传统道德中的消极因素,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克服假大空的东西,形成务实而不务虚的品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也认为功利主义道德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范导作用。同年,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第6期发表文章《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引起了对德育功能的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重视人伦道德、重视做文明人的修养,是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陶炼学生做文明人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尚书》中的"诗言志"说,是最早关于《诗经》与人性情关系的命题,是与中国古代道德心性观念相关的思想。西周早期的历史文献和西周中后期的金文资料中,有丰富的道德心性思想资料,这些是《诗经》心性思想的来源。这种思想认为,《诗经》是道德思想的载体,是培养人道德品性的工具。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主张通过《诗》《书》学习和道德实践,将仁、义、礼、智等德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人的德性是什么,以及怎样用《诗》《书》陶冶心性的问题。这些观点涉及《诗经》道德心性思想的文学功能的社会实践,后代《诗经》研究,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说法都认为莫泊桑《珠宝》的主旨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堕落,表现出金钱对人性的蹂躏和摧残,人们道德支柱的坍塌。这样的理解忽视了小说的结尾,疏忽了作者的生平思想。结合这二者,《珠宝》表现了作者对人性堕落的失望.对婚姻生活的悲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视道德的教育作用,重视理想人格的培育、精神境界的追求和道德理想的实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着非常丰富的"立德树人"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课程思政"教育观的重要思想源头。以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为例,结合《红楼梦》中的实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生命意义的追寻、时间意识的强化、爱情教育的引导、职业道德的定位等,实现了思想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论语》蕴涵子孔子丰富的学思想。孔子对献谨慎求实的态度、多元化的编撰原则、人物评价的道德标准和通变思想与损益史观,都对中国传统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孔子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典范,《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精神。孔子以仁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表现出对于人类的深切关怀与体贴。表现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道德的完善;在道德自我完善中,体现超越普通人对人的一般生活的欲求的痛苦。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高扬道德理性精神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阳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张岱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了,这是一个大喜讯,是值得庆贺的。全书分为五卷,第一规范卷,第二德行卷,第兰教育修养卷,第四理论卷,第五名言卷。另有一卷《简编本》,适合于中小学生阅读。全书内容丰富,可谓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4.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代思潮》1994年第4期罗国杰文)文章着重论述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文章说从中国近现代史考察,曾经历了“左”的对传统道德文化只强...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诸多方面系统地梳理了《周易》关于君子品格的思想观点。认为《周易》是以“仁”为基点,通过“刚健谦柔以积其德”、“和而不同的独立人格”、“宽厚待人,诚信行事”、“谦逊勤谨、积蕴成德”四个侧面的展示,构建了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结构观。并提出,《周易》中的有关论述是对前人思想总结的结果,它影响和规范着后来中国文化史中的道德建设,使中国文化的道德论具有自身的成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道德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沈阳药学院李森文)文中认为,毛泽东道德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思想,它使毛泽东的道德思想充满了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为国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教宜早,教有方,重环境,重身教,重教育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德在幼儿教育中的非常作用。同时,兼论了《三字经》中的幼儿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与特色德育河北教育学院赵云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列为学校德育四项主要教育内容之一,并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  相似文献   

19.
正确看待中国的德治传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它是对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和重要发展。正确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有利于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   我们知道,江泽民同志很早就关注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和整理。李岚清同志倡导、罗国杰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传统道德》,得到了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的重视和支持,并为此书专门题词。这说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他长期思考国家治理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治国方略,而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向历史学习,吸收前人一切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贯彻落实《决议》,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决议》的学习,把思想统一到《决议》精神上来。对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人们的看法还不完全一致。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来说,在高校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有的共产党员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切实际。有的同志认为,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不应用来要求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