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的互动融合,更利于发挥师生的主体性。灵活运用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结合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性"作为世界之源,凭借自身的自觉性、追求普遍性、可预期性以及稳定性等特征得到了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青睐,由此研究者们纷纷提出大学需遵循"洛守理性"的原则.针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实用理性主义倾向日益严重,提出重塑大学理性对大学的发展进行了及时的纠偏.然而中国的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要继承大学的传统理性活动,而且需在发展中融入本土的非理性特点,发挥出中国大学的本土特色.为了完善大学理念的理论体系,引导中国大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倡以西方科学理性和本土以和为贵非理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指导中国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管理是人类古老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社会运行体制内做出的行为和决策活动。泰罗的科学管理实现了从传统经验主义管理方式向理性的科学主义管理方式的转变,开创了理性在管理中占主导作用的时代。梅奥的霍桑实验发现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从而为非理性在管理中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出现的“丛林时代”、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等理论思潮,展现着理性和非理性在管理中由疏离走向融合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理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非理性管理予以补充和改进。树立“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观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都有助于非理性管理的建设。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之间以双模态的特征实现着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人:理性与非理性纠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类寻找自身、认识自身的发展史。人类将自身定位于万物之灵的主宰地位,虽然凸显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但是这种对理性的绝对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人类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文九 《培训与研究》2006,23(3):34-35
本文首先梳理了人类传播史上几种主要的对待舆论的态度,进而指出,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应该弘扬理性的魅力,逐渐引导舆论从非理性走向理性,从而为建构一个良性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理性艺术是为人的理性的生命方式服务的,它具备有一定的逻辑和秩序;非理性艺术是为人的非理性的生命方式服务的,这两种方式客观的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孰轻孰重地去对待他们理性与非理性。  相似文献   

8.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它们两者之间的争论焦点在于:理性与非理性(情感、欲望、意志等)对人来说谁更重要。它们发生冲突的症结在于各执一端,没有强调理性和非理性作为人的精神固有属性和谐共存的一面,而是把理性与非理性作为生命内在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0):69-73,68
完整的学校管理具有两面性——理性与非理性,二者在管理活动中相互渗透、融合,此消彼长。学校管理理念既包含理性的理性,又包含了理性的非理性这样一个多重理性观念,因此,离开人性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而泛谈人性管理是难以触及其本质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工作的复杂性、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学校实行规范化的理性管理.而当前学生工作面对的对象——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又让非理性管理尤为重要.二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因此,必然需要将两者结合的学生工作伦理化,在学生工作中注重理性和非理性的教育管理,培育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学生工作伦理化,促进“以人为本”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筑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面临着如何彰显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特色和提高理论服务实践水平的双重困境。对此,提高研究队伍专业化水平,关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批判、借鉴西方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创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相结合,将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2.
Refor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romote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 of higher education—rather than simply serve for pure economic production—but also observe the sacred mission of transmitting and creating culture and knowledge, with these two possessing momentous differences. These then demand rationality in academic management to guard against declination toward dehumanization or bureaucracy.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must be harmonized, and a reasonable equilibrium must be guaranteed. An academic management idea of power in learning is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to overcome the false polarity of managerism, straightforwardly reducing complicated academic operations to a kind of economic prosecution, hence truly promoting the function of a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管理中的一般问题赋予新的见解,也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就“问题解决者”的困境、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慢变量支配快变量、悖论的实质是一种思辨、控制中的“有问题推断”和交往中的尊重原则等问题进行新的解析,有利于高校管理者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人文管理理念与教学管理体系融合存在的制约因素有理论实践经验不足、教育教学主体意识不够和能力不达、缺乏人文管理与教学管理体系相融合的联动机制与制度保障等等。文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文管理与教学管理体系融合的策略,为实现双机制联动运行,交互协同,促进教学管理系统优化升级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理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与理性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忽视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非理性教育具有理性教育所不具备的特征,如重视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展,注重人文科学的培养,它克服了理性教育的不足,使我们的教育更趋于完整。两种教育的融合形成了符合时代精神、以完整人格的塑造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等学校管理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作为承担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任务,具有知识管理优势的高等学校,亟需知识管理战略的有效支撑。本文在剖析高等学校知识管理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地阐述了高等学校知识管理的价值所在,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营造文化氛围、创新组织结构、改进激励机制、建立知识库、构建数字化校园等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校管理战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主客体管理理论.分析了中国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管理职能。从教育观念、政府权力和民办高等教育的竞争环境、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了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要构建和谐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得到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整个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大学作为人文机构的根本特质 ,注意文化和知识的传授、生产与经济生产之间的重要差异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理念 ,防止其丧失人文性和滑入官僚化陷阱。要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保障各种不同权力的合理平衡 ,特别是要树立权力为学术服务的学术管理理念 ,克服管理主义将大学复杂的人文运作还原为简单的经济经营的错误倾向 ,从而通过改革真正提高大学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唐旭艳 《高教论坛》2007,(B12):71-72,77
教务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务管理工作贯穿于成教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要保证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就要严格规范教务管理制度,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成教发展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