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芜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倾十余年心力于周作人研究上,陆续发表了30多万言的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择其要者汇编为《周作人的是非功过》(1993年6月)出版,这是当代文坛值得重视的不小的事情。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分上下两编,上编七篇,论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化史、新文学史和中  相似文献   

2.
彭艳 《兰台世界》2012,(22):55-56
周作人对文学翻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成就,迄今也少有与其比肩者。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翻译贡献最多,在他的30多种翻译著作中,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就占了五分之三。本文将对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进行一番粗略的梳理,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如梦记》、《平家物语》(前七卷)、《枕草子》、《古事记》、《日本狂言选》、《日本俗歌六十首》、《浮世澡堂》、《徒  相似文献   

3.
11卷、7000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作为"译人"的周作人重新还原。这一次是周作人译文的原貌与全貌。编者打磨掉当时时代的局限与遮蔽,让周作人的思想与观点得以真切呈现直到现在,周作人仍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但无论怎样,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恐怕要被许多研究者重新评判。11大卷、总计7000余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4.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5.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读书既多又杂,通过他在《自编文集》中引用之书的考察,略可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轮廓。周作人逐渐亲近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对其进行独具特色的创造性转化,对他所读古书从传统四部角度进行概括描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孙郁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首先提出这样的论断,来标示自己秉承的公正还原的立场——不再把鲁迅当成神,而视为人;不再把周作人看成鬼,而以平常心待之。  相似文献   

8.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在读书界和学术界,止庵有两个为人所知的身份:一是继钟叔河之后周作人作品最主要的整理出版者,他先后整理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等七八百万字的著译;二是一个受周作人影响的散文家,他私淑周氏,研习其作品20余年,深得知堂文章的神韵。正由于以上原因,年初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苦雨斋文丛”首发式上听止庵说,他的《周作人传》即将面世,我是充满期待的。  相似文献   

10.
丁宁 《出版参考》2005,(3):55-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个体,放在杜会动荡不安、文化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上来认识,揭示其思想文化上的种种冲突.探讨其心灵的痛苦历程.描述其命运的变幻起伏,展示其渺小与伟大,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周作人的作品以一种必然猛然走红起来,研究知堂的专论专著也以各种面目和态度问世,仅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的十三种中,就有两种是以周作人为研究对象的,自是十分醒目。去年倪墨炎的《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已引发起不小的轰动(当然不是通俗文艺的那种轰动),读书界人士交口赞誉。  相似文献   

12.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历时5年精心打磨的典藏之作《周作人散文全集》(14卷本)。该全集由著名出版家、周作人研究专家钟叔河先生完成编校修订。  相似文献   

13.
尽管苏文瑜教授的周作人研究专著《周作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选择》(康凌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新近才在中国译介出版,想必读者不会对其中的观点感到陌生,原因在于,这本著作内在于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相似文献   

14.
丁宁 《出版参考》2005,(8):55-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个体,放在社会动荡不安、文化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上来认识,揭示其思想文化上的种种冲突,探讨其心灵的痛苦历程,描述其命运的变幻起伏,展示其渺小与伟大,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文化重建、文化人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的思考,并反观自身.用一位评论家话来说,<周作人传>是一部具有哲学著作品格的传记.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3,(4):106
<正>由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在2012年5月12日,被以184万元价格拍卖。2012年8月,曾多次要求停拍手稿的周作人13位后人,将拍卖公司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拍卖行为无效,并返还手稿。现年63岁的周吉宜,是周作人的长孙,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作为此次提起诉讼的13名周氏后人之一,他告诉华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于周作人的了解远远不及对他的兄长鲁迅,反而更多地纠结在为何兄弟反目、周作人做了汉奸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贾芝 《出版参考》2004,(35):6-7
周作人与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过从较密,他们是北京大学同事,也是<新青年>的同人.周作人也是<每周评论>的经常撰稿人.五四运动过后,李大钊同志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周作人对他加入共产党的情况无任何了解,并曾回忆说,后来他与李守常见面也很少了,但他对李大钊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是深表同情的,他也从未反对共产党;相反的,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下以至后来很长时期,他对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始终采取了同情和帮助的态度.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也写了义愤填膺的文章,又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周作人热”已达到了火辣辣地热到烫手的程度,周作人的作品,可说已在全国泛滥起来了。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相似文献   

19.
意志不坚沦为汉奸 周作人,笔名知堂,1885年生于浙江绍兴,早年毕业于南京水师学堂,后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是日本人,1912年入中国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学史上.鲁迅和周作人二兄弟联袂走上坛。其成就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鲁迅和周作人.按其各自在学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然而这两位亲密无间的兄弟最后却反目成仇.走向决裂.令人叹惋。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缘由.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