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隔与不隔本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用来评价文学作品是否自然,能否使读者毫无障碍地进入作品意境的。"[1]本文所说的"隔",则指文学作品阅读中,学生与作品、作者无法进行心灵的对话,阅读中缺乏情感的倾注与体验,使得主体(学生自我)、客体(文学作品)无法合二为一,文本得不到重新创造的状态。究其"隔"的原因有很多:如缺少阅读的习惯,或者是以读图代替读文,读网络文章代替读经典作品,使得文学作品的阅读从客观上、心理上都疏远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某些文学作品的流弊时,用过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譬喻:"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其实"终隔一层"的现象远不限于文学创作,不妨将它迁移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课堂之隔,其实质是与学生的心灵之隔。心灵沟通的理想背景是民主与尊重,文本研读可以多元,交流可以碰撞,说服与被说服有规则可循,诸如此类。目  相似文献   

3.
"隔与不隔"本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用来评价文学作品的,其意是指文学作品是否自然,能否使读者毫无障碍地进入作品的意境。在这里所说的"隔与不隔"主要指语文教学能否使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心灵  相似文献   

4.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段关于诗词作品“隔”与“不隔”的论述。王国维认为,无论是诗是词,写景抒情能做到自然真切才是“不隔”,否则就是“隔”。具体一点说,这里包含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每一篇文本背后都站着一个作者,要想和文本更深入地对话,通过了解作者不失为一条佳径。课堂教学中,融入"作者简介",让学生走近作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体悟作者的情感,点燃思维的火花,让"作者简介"在语文课堂中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生出别样的美。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隔"与"不隔"的概念,出自《人间词话》第三六、三九、四十、四一则。由于这一组概念从理论阐释到批评实践都带有作者浓重的感悟倾向,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导致了对"隔"与"不隔"理解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人们认识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词源学及美学意蕴生成的角度探求其理论内核。  相似文献   

7.
听过一节《我的空中楼阁》的公开课,其教学程序是这样的:(一)学生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小屋,然后说说自己理想中的小屋;(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三)用多媒体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四)品味文章画面美、语言美。这节课以教师的音质美、课件的画面美、学生的积极活动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节课也引发了我对在语文教学,尤其是散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隔与不隔的思考。多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媒体(或单一文字,或单一声音)而言,它可以通过计算机在人机的交互控制下,对文字、影像、声音等多种视听信息进行综合的采集、储存和处理。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媒体,多媒体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对影像的灵活处理上,所以本文中的多媒体运用主要指的是多媒体中的影像方面的运用。所谓“隔”,一是指多媒体的内容与文本不符;二是指多媒体的运用隔断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浮于表面。所谓“不隔”,一是指多媒体的内容与文本相符;二是指多媒体能有效引导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到公开课。《我的空中楼阁》吸引了学生和评委(有很多是非语文老师)的注意力。但恰恰是这些精美的画面隔断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甚至导致误读。课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屋,不同环境、不同形式,但皆与文本中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隔”与“不隔”论,称道“不隔”,反对“隔”。文章从文学的民族特点、文学风格多样化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作者写作风格具有多样性,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同样存在多样性。文学只要基调健康,至于“隔”还是“不隔”,是没有定格的。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阅读教学也应该是学生、教师、同学、作者、编者和文本的"六方对话"过程。教师可以从钻透文本中精心选题、关注言语中丰富表达、以情激情中引发共鸣这几方面的策略入手,增强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对文学命题。《人间词话》虽未有其准确含义,但这对概念自提出至今,有众多学者对其内涵进行探究。本文在前人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不隔"进行深入分析,阐释其中隐含的自然生命观,以及在自然生命观下回归生命主体,并探讨个人感觉表达的可能性,如何才能达到"不隔"之境。  相似文献   

11.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对文学命题。自提出至今,众多学人对其内涵进行了探究,但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立足于“境界”这一审美形式,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所提出来的——那么,不站在对《人间词话》的综合观照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境界”内涵的理解上,仅摘章寻句的求解,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解析疑难问题、交流学习成果、批驳对方观点三个环节。一、在解疑中进行自主性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  相似文献   

13.
<正>课改10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热闹非凡的景象。然而,透过表象看其本质,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得"意"而忘"言",就是重"言"而轻"意","意"与"言"严重脱节,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导致语文课堂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不高。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让学生"得言",又要让学生"得意"。"得言",即让学生学习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为文之妙;"得意",即让学生感悟文本之情理意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时代、环境、学识、阅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作为阅读接受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文本之间,经常会出现暌隔、困惑、迷误等疏离阻滞状态,我们称之为“隔”。如果无视或者有意回避这些“隔”的存在,势必给学生创造性心智的激活和身心的有序优化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围绕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破“隔”行为策略,在立足于当代意识的总体观照下,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立论有三:一、主题的整合评判“如果我们将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篇目放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考察,我们的突出感受就是,它全然不顾时代的…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作。材料一:《苏州园林》中说道"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材料二: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被隔离的经历,你也不例外。隔离了人,但不隔离爱。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一味追求小学语文课堂的活跃,出现了"假对话""滥合作"等现象,如何拒绝这种假热闹真肤浅?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还语文课堂的"静界",让学生在"静寂"中去读、听、思、写,达到宁静而致远。1.静读"思"之远。课堂上学生与文本之间需要静默式的朋友对话,默读是这种对话的最好方式。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六上《詹天佑》时引导学生静静地默读课文,在静读中让学生放飞思绪,营造静读致远的  相似文献   

17.
<正>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而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一文中,李仁甫教授认为:"‘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深度学习,而有了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的‘生成’就有了基本前提。"由此可见,学生课前深度的预习是学生有效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称之为是主体参与有效的预习呢?笔者以苏教版高一语文《祝福》为例谈谈文学类文本的  相似文献   

18.
正文本解读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发生在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一种理解与对话的交流活动,是一种读者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参与建构活动。但文本解读并不是随意的,它必须是有一定标准的,有一定边界的,超过这个标准和边界就会曲解,甚至错误的解读文本。我认为文本解读应注意以下四方面。一、准确有味准确,就是对文本理解正确而没有偏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拿《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来说,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很多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上,结果上成了品德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作者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中的和谐对话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近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的命题,作者本人似未清晰的界定,现当代理论家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众说纷纭。在现代语境下,"隔"与"不隔"是否依然有其生命力?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这都是值得高呼"现代转化"的当下中国学人思考的问题。在对各个理论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后,对"隔"与"不隔"作出综合的界定,并根据现代理论语境,尤其是在接受美学背景下做简要的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