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多和农村中小学的撤点并校,留守儿童和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成为摆在农村中小学校面前的两大课题。2004年9月起,铁罗小学在留守儿童和寄宿生中开展创建"爱心家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1"爱心家庭"活动的萌芽撤点并校后,全校仅铁罗小学一所完小有寄宿生,由于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一时难以适应寄宿生生活等种种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抚养人的育儿方式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要抚养人态度调查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049名初中生(30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父亲外出组在心理健康多项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组;初三年级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虎、适应不良因子上的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留守儿童临时抚养人在严厉、干涉程度上均低于父亲或母亲.结论: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三"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留守女生比男生更加抑郁,这些与抚养人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隔代抚养或生活自理,势必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产生障碍。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的交流,使他们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这些都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的一连串现实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它视为一项"阳光爱心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让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阳光,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田,让他们用阳光灿烂般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及心得也很多,大家众说纷纭。但在城区学校里,也有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这一小群体。城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形成的原因中有所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农村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因学校教育偏差、家庭教育缺失等诸多原因造成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客易产生自卑、疑虑、妒嫉、逆反和极端等心理问题.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20):195-196
在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已是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资料及心得也很多,大家众说纷纭。但在城区学校里,也有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较小,作为班主任也不能忽视这一小群体。城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即是其一。农村小学高年级中,教师要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改进建议,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长兴县和德清县422名"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②"留守儿童"男女性别之间健康状况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女生焦虑程度总体低于男生;③"留守儿童"各年级之间总体焦虑程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小学阶段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但小学阶段学生与"留守儿童"中女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接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要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调查工具,对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各方面都应关注留守儿童,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部委     
《教育》2013,(4):12-12
留守儿童将享受"三个优先"待遇日前,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留守儿童在基础设施、营养改善和交通需求方面将享受"三个优先"待遇。《意见》规定,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标准床位;  相似文献   

12.
王文博 《考试周刊》2013,(20):170-171
<正>随着"打工潮"的不断涌现,农村"单亲家庭"的出现,特别是父母一起外出打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在每个班级约占三分之二左右,其的身心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就显得更加重要,必然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社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留守儿童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爱护,而在得不到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时,就会阻碍身心健康成长。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因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体育锻炼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留守儿童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逐步将这些精神和品质逐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真正走出自己心中的"围城"。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侍庄乡留守儿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寄宿生,一部分是走读生.对这两部分留守儿童的综合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在发展中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师应该承担起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好自身情绪问题;帮助留守儿童尝试理解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作为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衍生品",在长期远离父母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下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是因为农村经济与生活条件等因素所导致不能与父母一起在城市生活和学习,由于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教育监管,留守儿童过早地承受生活的压力,不仅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其自身的思想行为准则出现偏差。如何避免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要重视的部分,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试图改变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话题。对此,班主任应在主题班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达到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成长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交给长辈、亲戚照顾,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队伍日渐庞大,伴随着与父母沟通少、隔辈教育缺失等缘故,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都出现了诸多问题,成为社会中形成的新兴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