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刚淮 《班主任》2013,(2):57-58
某校举行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每位老师一纸一笔,当场完成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几十位老师抓耳挠腮,苦不堪言,一个小时后收卷,竟然有十多位老师不能按时完成,按时完成的答卷里也有半数不合格。原来,老师们平时都是电子化备课,每周以一人为主设计教案,众人参与,备课的内容几乎都是网上下载的。  相似文献   

2.
在反思性教学成为热门课题的今天,当校长们向老师们谈论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如何去实践反思性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同时,校长更应该首先是一位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校长。  相似文献   

3.
教研区内几所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备课是沙龙形式的。作为校长,我平时不怎么留心,也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音乐课堂。听了教师们的发言后,我才知道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怎样的现状。来参加集体备课的十多名音乐教师,几乎都是兼职的,即使有专职的,也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他们只是教师队伍中“会唱歌”的老师,甚至有些老师连歌都不会唱。除了教材,他们手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就只能对教材和课堂进行“简约”处理。上音乐欣赏课时,他们就给学生放音乐,因为有些内容他们自己也欣赏不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4.
由洋教师教学格外受欢迎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所在的幼儿园请来了两位外籍英语教师,一位是美籍白人老师,一位是英籍黑人老师,两位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是否学教育出身我不得而知,但当他们来园上英语课时,小朋友们特别地兴奋,毫无顾忌地跟洋老师学、与洋老师玩。孩子们眼睛里的神采在告诉他人:我们学得很开心,我们喜欢洋老师。家长们也纷纷询问洋教师的情况。洋教师如此受孩子们欢迎,我想并非是小朋友崇洋媚外,或仅仅出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随堂听课几次后,洋教师受欢迎的原因我终于略知一二了。洋教师上课也是有计划、有目标、有备课的,而且备课很认真,他们每次…  相似文献   

5.
殷朝芹 《山东教育》2004,(32):12-14
每当周六的下午,在一处乡村小学里总会飘出一阵阵乐器合奏的声音,那是这个学校的十多位老师在集体备课和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自动地坐到一起来演奏的曲子。这一做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建校时就开始了,校长虽换了几任,教师也有调进调出,但这个传统却保留了下来。通常你会发现每位老师办公桌上面的墙上都挂着一种乐器,或二胡,或琵琶,或笛子,或手风琴,人人有一件自己喜爱的乐器,人人都是“乐团”的一个成员,无论你是校长,还是普通老师,无论你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造就学生进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空间,讲台是展现教师才能的场所。要使自己在课堂小天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教师应该注重课前备课,因为备课是成功的前提。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因为教师在备课时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设计。就个  相似文献   

7.
殷朝芹 《中学教育》2004,(11):10-15
乡村小学的音乐每当周六的下午,在一处乡村小学里总会飘出一阵阵乐器合奏的声音,那是这个学校的十多位老师在集体备课和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自动地坐到一起来演奏的曲子。这一做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建校时就开始了,校长虽换了几任,教师也有调进调出,但这个传统却保留了下来。通常你会发现每位老师办公桌上面的墙上都挂着一样乐器,或二胡,或琵琶,或笛子,或手风琴,人人有一件自己喜爱的乐器,人人都是“乐团”的一个成员,无论你是校长,还是普通老师,无论你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  相似文献   

8.
通常人们认为,课堂的教学效率只与老师的课堂设计及备课情况有关,事实上,老师的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同样会影响到课堂效率,而且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笔者就语文教师应有哪些素质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俨然已成为时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备课、上课已经成为常态,更有不少课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使课堂生动精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不期而至,悄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新障碍。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讲课之前都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备好课,既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风格的集中反映.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许多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备课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备课风格.但对于新教师来说,这项工作对他们还比较陌生,常会感到不得要领,无从下手,迫切需要得到一些指导,以尽快掌握备课的方法和规律.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教师的备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俨然成为时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练习等已经成为常态,更有不少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得课堂生动精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对教育最好的滋养与促进。但是,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也不期而至,悄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新障碍。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极大便利,按理说,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更加精彩生动,教师的发展应该如虎添翼才对。然而,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一种消极颓废的情  相似文献   

12.
谈及英语备课,似乎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像是吃家常便饭,又似乎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操控于手.然而,真正走到英语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研工作者感受最多的都是不易。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成为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路径,而且可以成为改变学生性情、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窗口。用优秀的教学设计承载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实施办法去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备课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学校开展了赛课活动,作为评委,笔者有幸聆听了教师们精心准备的几十节公开课,深感老师们在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评委普遍的评价是:老师们备课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强;教学环节设计日臻完美;教学手段先进,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课堂提问设计细致、巧妙;等等。但静下心来,深思熟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师的工作之一,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备课,这一令人既喜亦忧的话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说喜,是因为这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能够使广大教师在方寸之间思接千载,驰骋万里;它能使教师享受愉悦,感受成功,实现自我;说忧,是因为这项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已演变为抄写现成的教案。沉重而繁琐的抄写令老师们劳力劳心,使教师成为教案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初一年级英语集体备课的情况。备课开始,教师们按照常规的备课程序,由主讲教师把已经写好的教学内容——助动词“do”“does”的用法依据教学设计说了一遍,主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备课的规定时间到了集体备课就算完成了。这样,主讲教师的教案也就理所当然被共享了!当时我就担心:这样平淡无味的备课,有效性会如何?  相似文献   

16.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17.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18.
南阳  雷松 《教育文汇》2009,(9):13-15
每一所中小学校长都明白教师教书首先要多读书。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懂得读书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读什么?校长们也会列出一大串书目。怎样读?老师们更会说出个一二三四。不过,当一本本书真的上了图书室的架,或摆在教师案头的时候,不少校长和老师犯难了—这么多的课程,这么重的作业,哪有工夫来读书呢?  相似文献   

19.
霍旭岱 《甘肃教育》2014,(20):50-50
正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而非老师独自表演的地方,凡是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教师决不轻易替代,学生需要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激情、趣味、动态、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高效率的课堂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带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充分融入到了老师的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一、教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导力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应主导设计教学预案。作为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互动交流活动,必须由教师先行"主导"。在每一个备课  相似文献   

20.
连续四期我们介绍了以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为中心的语文教师的第一阶段教学工作,即施教的总体准备工作,教学论著中一般把这作为备课的一部分。本期开始讨论的备课指的是以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为中心的上课前的具体的教学准备工作。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其重要性人人明白,不再论说,问题是如何备课,备什么样的课。现实是,虽然教材旱已按单元编排。老师们的备课却大都仍以一篇篇选文为单位。一个单元中的几篇选文是密切相关的,都服务于一个中心、完成同一个教学目的,不应孤立起来,否则便不能称为单元。因此.我们将研讨单元备课。 本期先介绍最基本的读写结合的进行综合训练的单元备课工作。陈老师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夏老师已按设计施教,反应不错,可供借鉴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