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改革的意义,谁都不会否认,问题是,为什么在谁都认为应该改革的情况下,会有那么多的人对改革提出异议,在他们之间,是利益之争,还是理念之辩?  相似文献   

2.
我是憔青     
我是“憔青”我怕谁?我谁都怕,因为生活越来越不容易。为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他们变得非常功利,为伊消得人憔悴:社会的急剧变幻与生存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心理过早地老化,十有八九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总是感慨:为什么生活总是如此地憔翠与焦虑?历史上有“革青”、“愤青”、“青”之分,倘若以此如今的年轻人加以区分的话,可以称之为“憔青”。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图书与情报》2007,(2):I0001-I0001
是谁的脚步,那么沉重,是谁的呼吸,那么急促,是谁的叹息,那么无奈。那是贫血的西部县级图书馆痛苦的呻吟,是基层同人在支撑中疲惫的喘息。有爱的地方必然有家,县级图书馆的同志心中有爱,图书馆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终年拼搏,守望着人们的精神家团,他们是我们事业不屈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最富的乞丐     
下雨了.三个乞丐从不同的方向来到同一棵树下。为争一片干燥的地皮,相互打了起来。由于各不相让,谁都没占到那块不漏雨的地方。雨越下越大,最后他们达成协议,谁最富,谁坐在那片最浓密的树荫下。  相似文献   

5.
新闻阅评     
北京晚报等为民工的切身利益仗义执言 元月2日北京晚报刊登《热点时评》文章“谁能为民工做主”,就最近年关迫近期间连续发生民工为追讨拖欠工钱而与老板发生纠纷的事件执言:面对大量的民工法律纠纷,谁能为他们做主,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呢? 文章说,民工无依无靠,没有人为他们撑腰,是城市里最软的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把。找政府,哪个部门来做这项工作不清楚;找工会,没有一个关于民工的工会组织;找法律,没有专门的劳动法,现有《劳动法》也无法解释和规范他们身上的许多事情;找消协,更不可能,很多事不属于消费范畴。…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以来,不断有新闻单位遭到“法轮功”骨干分子和练功者有组织、有步骤、有策划、有目的的围攻。这些事件有一个相同起因:媒体刊登或发布了对“法轮功”的批评或批判报道。正如《人民日报》社论中指出的那样:“谁不赞成他们那一套,谁要揭露他们造成的危害,他们就横加责难,进行围攻,冲击新闻单位,骚扰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有影响,谁就有发展;谁有作为,谁就有地位;谁有价值,谁就有待遇。如果图书馆员们能够坚守工作岗位,弘扬敬业精神──淡泊名利、识业爱业、开拓求新、无私奉献,那么,清贫是可以改变的,事业也会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4月25日之前,孙志刚的亲人已在广州奔走了30多天,找了几十个部门,但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为何而死,谁又该为此负责。  相似文献   

9.
暗恋四人行     
他们是阿甲、阿乙、阿丙与阿丁,他们的故事,不知道谁先起意.谁会最早退出。  相似文献   

10.
适时简明实用———《医学文献检索》评介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世均当今社会,信息增长最快。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主动权。要掌握和利用情报信息,首先需要学习文献检索。为了贯彻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指示精神,培养中等卫生人员的情报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常用医学文献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连续问题来了解读者各类信息的细节,包括:他们是谁,他们有多少人,他们会买什么样的书,他们要买什么样的书,他们如何买书,为什么他们买这本不买那本书等等。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几个爱捣乱的学生,谁见了谁讨厌,谁见了谁批评。结果,这几个学生越发恶作起来。后来,新班主任改换方法,充分肯定和发扬他们的优点。这样,他们很快变得自尊,学习、劳动都挺上劲。我们写新闻也是这样。一些批评性报道如果换个角度写,从发掘积极因素入手,帮助对方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就会收到积极的社会效果,这也可以说是反面文章正面做吧。  相似文献   

13.
江泓 《河北广播》2006,(4):56-57
频道内部的年轻同事一直叫我“江老师”,开始不过是新来的实习生刚出校门见谁都叫“老师”的习惯使然,可后来真叫出了一些“好为人师”的坏脾气恐怕也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后悔,多少人不服气?不知道,反正一日为师,就要自觉把“传帮带”的工夫做到位,这却是我所奉行的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4.
男排低迷     
现在谁还看中国男排比赛吗? 虽说打的也是排球,但同女排不是一个档次的中国男排被许多人忽略了。即使他们刚刚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比赛,也少有人关心他们的胜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人才战略:中国新闻界跨世纪的论题蔡雯世纪之交即将来临。在改革开放大潮将中国新闻事业推向蓬勃发展的峰巅之际,一个日显严峻的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新世纪的中国传媒谁来支撑?中国从来不乏杰出的新闻人才,从邹韬奋、范长江到至今笔耕不辍的穆青,他们是几代有良...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威虎百相》有谁知道,中国的秦始皇、张衡、阮籍、张九龄、唐寅、李时珍、孙中山,外国的戴高乐、白求恩他们的生肖同属虎。有谁认识,中国以虎命名的风景名胜,如虎门炮台、河南虎牢、青海虎台、云南虎跳峡等等。  相似文献   

17.
半路老外     
2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老外”这个称呼时,指的是那些出没在中国大地上的洋人。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自己身边这样的一些“老外”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有国外身份,包括绿卡和国籍,但却生活工作在中国;他们不像早年的“海归”一样满嘴蹦洋文,外貌和行为举止看起来与普通中国人无异,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来他与某个遥远国度的联系。作为“老外”里的新品种,他们原先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现在的身份是:半路老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视听界》2007,(4):1-1
在同样的语境中,我们更培育出了飚车一族和暴走一族,他们竟如此陶醉于过山车和蹦极的惊吓感受,如此贪恋电玩游戏里面越来越逼真的血腥。——谁能预料到:等到他们真需要拿起凶器杀人的时候,还有多少心理障碍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9.
做记者难,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要用事实说话,要有去伪存真的本领和技巧。 做教育记者更难,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谁都可以说两句;教育话题更多地关注孩子,而他们往往又特别厌恶说教、抵制浅薄;怎么说他们心里想听的话,怎么让他们说自己的心里话,得有心理医生的功夫。 中央电视台记者、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供职于新闻评论部,不过,她对教育的话题情有独钟,每当谈起这类话题的时候,就有一种想说话的冲动,就有一种可称之为“情结”的东西。在采访和主持教育类节目之余,她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教训的感触。 采访的技巧:“大题小做” 作…  相似文献   

20.
常吉高速公路17合同段这帮筑路人是我们的贴心人,这一点不假,平日,谁家的小孩在工地玩耍,他们忙着把小孩送回谁的家里保安全。谁家老人来去城里,扛不起沉重背篓,他们的小车司机一见忙“踩一脚”,把背篓拉上车连同老人顺路带上一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