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真妮 《生活教育》2010,(11):91-92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其他人都吃完离开了,只剩下了我和凯丽两个人。她左右看看,凑近我小声说:“妈,你得去买些卫生巾回来。”我吓了一跳,嘴里的一口饭“哧溜”一下就滑进了胃里。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在太平洋的这一边,美国在太平洋的那一边,美国的生活是什么样呢?美国的小学又与中国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看看八岁就去了美国的“小中国龙”赵子彧的日记,了解了解吧。  相似文献   

4.
9月4日是我儿子就读小学的第一天。对于一个5岁的小孩子来说,开始入读真正意义的学校是一件大事。这也许是他迈向自立的第一步。 这也让我有机会拜访这里的美国小学。也许为人父母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重温一下我自己的童年。在接下来的12年里,我将要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经历小学、初中和高中。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6,(4)
床前明月光女儿赵莎在国内时,原是武汉电视台的记者。记者是处于中国主流社会的职业,可以说比较优越。女儿去美国之后,除一个中国头脑一颗中国心,什么也没有了。异国社会里,不再有任务,不再有指令,不再有流行语言,不再讲究背景,连衣着也不必再讲究。尽管在女儿的梦里可以无须证明地神游祖国,睁开眼睛面对的却是陌生人种,还要学会一口纯正英语。语言关过了,生活关也不好过。生就一副中国肠胃的女儿,要有容得下西餐的肚量。嫁了个叫蜡笔的优秀美国佬,不意味  相似文献   

6.
7.
8.
美国女孩长到16岁时,通常要过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不寻常的生日。这个生日被人们美其名日为“sweet 16”(甜蜜的16岁)。  相似文献   

9.
女儿读书记     
女儿自小是个电视迷,各种各样的少儿节目都爱看,可由于很多台的动画片同时播出,她总是来不及都看。分身乏术的她只得不停地更换频道,多头兼顾。当时还没有遥控器,于是,女儿“叭叭叭叭”不停地调频道,忙得不亦乐乎。我很想对她实行管制,但一想,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10.
女儿要读MBA     
山风 《留学生》2009,(9):57-57
女儿刚提出读MBA时,我是不赞成的。理由有三条:首先,放弃年薪8万多美元的稳定工作,离开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无异于扔掉了大好前途,是否值得?其次,既然本科学的是电子工程,要读也应该接着读本专业研究生,不但考试容易,学起来也轻松,还可以在职学习,学费公司也给报销,第三,读MBA不但学费高昂,将来就业竞争也很激烈,  相似文献   

11.
读女儿的书     
女儿进小学,我就给她一个书橱,声明:我们父女的书分开。同时我还把多年积累的儿童文学书籍全部送给她,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张天翼作品选》《天方夜谭》之类,适合于她读。可不过几年,女儿念小学高年级了,开始在我的书橱中搜寻起来,她把好多书都搬到她的书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之类,女儿说:这些都是儿童文学,应归她保管。我只好答应。女儿进了初中,又在我的几大书橱中寻寻觅觅。有天我下班回来碰见了,问她找什么书,她理直气壮地说:“老爸,你的这些书——《大卫·科波菲尔…  相似文献   

12.
女儿读初中三年级,成绩不错,老师也时常夸奖她。我们满以为她是一块读大学的“料”,殊不知在升学报考重点高中时,却以2分之差落榜。女儿得知与重点校无缘的消息后,竟躲在屋子里一连几天不出门,眼睛都哭肿了。但不管怎么说,读重点校是没有啥希望了。然而她却死活不肯去普通中学,宁愿在家闲着,搅得我们做父母的心神不安。一天,女儿不知从哪个同学那里探得一个好消息,跑回家对我们说:“爸妈,让我去重点校读书吧!”我说:“你没考上,学校怎么会收你呢?”女儿说:“没问题,我已经去学校打听清楚了,没考上也可以读,只是……”女儿的话停住了。  相似文献   

13.
上初一的女儿学习很好,她的总成绩在班里经常保持在前几名.但有一段时间,她的语文成绩明显下滑,我很为她着急.妻子说不如送她参加作文培训班,我想还是从培养她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吧.于是,我在《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和其他古诗集中选了通俗易懂的一百首古诗,在打印店打出两本《古诗选》,一本给她,一本归我.  相似文献   

14.
高二的寒假里,应华盛顿──北京学者交换组织的邀请,我作为上海复旦附中的优秀学生,被公派赴美学习交流,从1998年1月15日至2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市Landon中学学习。虽只短短一个月,也使我对美国的学校、美国的学生有了了解。于是,我想说,独立、创新、有个性是我对美国学生的评价;勤奋、踏实、严谨是我们中国学生的优点。在比较中,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读MBA     
作为MBA学生,经历美国的经济低迷是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找不到工作的压力是那么现实和近在眼前。今年几乎全美的商学院都笼罩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阴云下。阿达是2001年考入莱斯大学(RiceUniversity)商学院的,学的是金融方向,同届的中国同学戏称他们这一届是“高价位买进被套牢”了,美国经济要是再不复苏,明年毕业想“解套”收回投资成本可就难了。可是对阿达而言,出国留学本身所带给他的“无形资产”已经给予了很丰厚的回报。他始终很高兴自己当初迈出的那一步。NETWORK在美国“融入美国社会”是很多留学生共同的想法,真的到…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中山大学读过书,说来惭愧,不是读大学,是读小学—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孩提眼中的中大,是个宽阔无边的大乐园。上世纪50年代中的中山大学,没有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高楼大厦,较多的是名教授们住的红砖绿瓦小洋楼,教职工大多住绿荫环绕的黄墙黑瓦小平房,校园里草木扶疏、郁郁葱葱,还有很多荒野树林,有一个有名的故事片就把它当成原始森林在此拍摄,放映后谁也看不出这是中大,说是海南岛谁都信。我读的小学在大门右侧不远处,主体是一栋两层楼房,同样是红砖绿瓦,典型的中大风格。小学没有操场,我们的早操、课间操全在旁边一个很大的蒲桃树林里…  相似文献   

17.
女儿在读大三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准备去美国留学的各项事宜。从开始申请到最后录取,历时半年左右。其间,事情虽然琐碎繁杂,进展的都还顺利,最后以全额奖学金的成绩,被Ohio State University录取。在此,谈一下我们的认识和看法,希望对正在准备留学的人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头一天上学,我就感到英式教育的不同。英国中学只分年级和科目,没有我熟悉的班级概念。课程安排也是模仿大学式教学,每个科目按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学生可以依照个人志趣,选不同级别的课。因此,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课程表。课问只有短短三分钟,你必须在这短短时间内赶到下一节课的教室。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香港。那时香港属于英国殖民地,人口约有五十多万。我家原是内地人,曾祖父是个天地会的小头目,太平军失败后只好流亡,全家人从农村流亡到香港这样华洋杂处的地方。当时,统治香港的是西方人,他们人数很少,生活很优裕。而华人可分三等:上等的华人是英国统治者的走狗,吃饭享福靠英国人施舍;中等的是一些中小商人和高级职员,他们的生活也过得去;而最卑贱最底层的是靠出卖劳动力、低声下气地过生活的华人,什么好处都没他们的份,受教育的机会也很少,我家就属于这一等。由于父亲常常失业,便打发我到澳门读小学,读的是免费学校,亦称义学。澳门那时人口只有十万左右,百分之九十是华人。它是葡国侵占的殖民地,纯葡萄牙人不多,混血倒不少。兵丁大多从非洲属地雇佣而来,他们简直是野人,没读过什么书,只训练放枪,是殖民者镇压人民的工具。爱国爱乡是人之常情。———李肓中我5岁那年,父亲也在澳门找到一份工作,那是在一家葡国军官俱乐部当“管店”(低级伺候人的职务),月薪大概有十元钱,仅够一家五口的开销。白天父亲值半班,有空便常常教我念“三部红皮”,即《三字经》《四字经》与《五字经》。《三字经》第一二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四字经》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相似文献   

20.
我是2001年公派去美国到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的。在国内,五年前我就评上了高级职称。可以说,我事业的基础和发展都在国内,出国学习,只是一个提高和开阔眼界的机会。加上我和妻都已年过四十,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