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案例评析与解读”栏目,接收广大教师推荐的案例(案例写法参见2003年第24期《人民教育》上的“启事”),并邀请教师同行、教研员、课程教学专家等进行评点,也欢迎读者朋友参与讨论。本期案例由浙江省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提供。非常感谢他做“靶子”的勇气以及愿与广大教师分享智慧的胸怀。也感谢他采用的新颖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详细而真实的教学记录,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感受。这堂课是作者根据该校“非指示性”教学课题研究的成果而设计的。作者认为,与以往的教案相比,它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一是不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是不预设线性的师问生答。“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精神是“二不”: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由学生在课堂上确定),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问题答案由学生讨论后明确,而不是教师在教案中就规定学生怎么回答)。我们来看看他的教学设想与课堂实况。  相似文献   

2.
“非指示性”是对“指示”的反叛与否定 ,由教师主宰转向师生对话、互为教育。其核心精神是“二不” :不指示学习目标 ,不指示问题答案。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三开放”中 ,通过互动与对话 ,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非指示性”教育首先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教学。“非指示性”教育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行动依据 ,以对话理论、团体动力学原理为效力保障。“非指示性”教案与以往的教案相比 ,有两个明显的不同 ,不预设教学目标 ,不预设线性的师问生答。  相似文献   

3.
“非指示性”是对“指示”的反叛与否定,由教师主宰转向师生对话、互为教育。其核心精神是“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其实质是让学生在“三开放”中,通过互动与对话,自主生成对本的理解与感悟。“非指示性”教育首先用于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教学。“非指示性”教育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行动依据,以对话理论、团体动力学原理为效力保障。“非指示性”教案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不预设教学目标.不预设线性的师问生答。  相似文献   

4.
"非指示性"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是教师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内容特点和形式特点)和自身特点(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心理动作特点),自主(或独立或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自主(或独立或共同)探究问题答案。"非指示性"教学法以其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非常适合五年制高职古诗文教学。其教学流程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进行选择运用,从而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益,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欣赏能力和提升诗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观点是:"两不"和"三用"."两不"是:"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三用"是:"用机敏的耳朵去聆听";"用深刻的头脑去思考";"用纯真的心灵去感悟".以及在实际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并体现出"非指示性"音乐欣赏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术语内涵“非指示性”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其核心是“两不”“四自”。“两不”为: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四自”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二、教学流程笔者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见《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一文中试行的是“六步教学法”:自读,定向,研读,讨论,交流,引导。三年来,笔者与课题组的其他青年教师一起,探索出了多样化的“非指示性”教学流程。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是:激趣(一导)—自读—定向—引导二导)—研读—交流—引导三导)—反省…  相似文献   

7.
"非指示性"教学是衢州江山中学郑逸农老师提出的一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理念.它能够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口头和书面)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尽管郑逸农老师说它的特征是"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但我认为,非指示性教学中还是有很多指示性因素在起作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先命题,有些题目是反反复复写,如《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我的家庭》等,小学就开始写,上初中又写,到了高中阶段还在写;学生都厌倦了,只有随便应付。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是“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非命题作文和创意命题作文。一、非命题作文相当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教师不命题,但有一定的范…  相似文献   

9.
非指示性教学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又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本文通过教学活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生自拟“非指示性教学”提出“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即指教师对学习目标不作单向性的预设,不以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判断,应让学生从自身特点、文本特点出发,确定目标。在中学,这一做法可在课堂中体现,而在小学,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不能达到这种水平,教师可在预习课文时设计一张“三读”的表格。一读课文后,你发现了什么?二读课文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  相似文献   

10.
"非预设性生成"是学生不满足于课程学习目标而对知识做出的一种自主性探究,是课堂中的宝贵资源.正确处理好"非预设性生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高中数学教师应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促进课堂预设生成的同时,善于捕捉学生的动态生成,并因势利导,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与发展创新的平台,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落实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1.
郑逸农教授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始终凸显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郑教授是"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多年来收获了丰硕的教改成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是"四自",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这份教学设计中,"四自"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起始阶段的激趣导入与定向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检测与交流,学生都处在主动阅读、交流和反思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率肯定高。这一教学设计所强调的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根源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脱胎于其"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可以说它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中国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非如郑逸农先生所认为的"教学无固定结构、教学无固定内容、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见<语文学习>2000年7期郑逸农文).据吴立岗研究员等研究发现,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具有一个时间上的序列:1.阐明辅助情境;2.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接纳和澄清,经过讨论后形成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3.提供资源,共同讨论.教师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促进者,是受学生信赖、同学生之间不存在任何防御的顾问.  相似文献   

13.
【理念背景】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由强调预设到促进生成的发展,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等,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课堂上的生成,那容易使教学漫无目的或偏离航道。因此,我们提出“充分预设下的互动生成”,强调教师备课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充分的预设。我们把预设的内容分为:1“.结果呈现型”(预设学生回答的内容)。2“.思维方向型”(预设对学生思维方向的引导)。3“.困难引导型”(预设学生可能在回答理解上遇到的困难,将如何引导)。4“.效果提升型”(预设学生回答后,教师…  相似文献   

14.
非预设性、非指示性现身6年多来,经历了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也接受着教育界不断的质疑与挑战。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1)开放教学目标,导致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英语师范生教法课上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预设的僵化现象进行研究,笔者在对学生备课教案的指导中发现教学预设中存在对现成教案的简单照搬、教学目标设定刻板僵化、教学重难点确立偏离知识点以及教学过程机械套用格式等僵化行为表现,通过对教学预设中僵化现象的思考,文章在正确对待范例教案和素材的参考作用以及在教学预设中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和规划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结尾在预防教学预设僵化的措施保障方面提出了:依据人为因素调整教学矛盾、发挥教师思维创造性活化知识学习和发掘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教学预设情景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预设好的教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由于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设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  相似文献   

17.
围绕我的课(实录见上期),大家在争论中引出一个话题:课堂教学是否需要“预设”?有人提出:教学不应该预设,比如教学目标不应该由教师事前设定,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生成”;教学问题也不应该由教师课前准备,而应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学的具体环节也不应该由教师预设,而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展开思维“飞翔”……如果预设了教学目标,就会对学生探究思维形成束缚。而我认为,教育,本身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学任务、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教学预设”,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尽管我们提倡学生自己提…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特点】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教学"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内容比较浅显、学生较有学习兴趣的文本。自主教学,笔者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变换角色,以"小老师"的身份,按照一定的准则,自主设计出教学方案,以"教"促"学","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该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以教案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程序,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大家谓其"牵引式"教学。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往往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答案是统一的,因而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往往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设性,常会使教师不关注教学过程本身。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善于启发式教学,让课堂在一种生成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笔以《荷花淀》为“开篇之作”,开始了“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再次教到《荷花淀》,是2004年2月13口。这时候,笔对“非指示性”教学的探索和认识已经有所加深,“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精神被概括为“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非指示性”教学的实质被提炼为:让学生在“三开放”(开放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