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三、意脉与意兴、意旨之间的关系鉴于意兴(涵括灵感与构思)与意旨均属同一指向的两个概念.为了行文方便起见,权将二者结合起来论述,然后再来探讨意脉与之联系的途径。赵昌平先生在论及意脉与意兴的关系时说:““意脉是意兴流动的轨迹.钱令之即诗的感情线。”’赵先生还认定“意兴是唐诗的主脑,它决定了肌质联系的性质”‘.可见他是将“意兴”的概念扩大了的,扩大到不只是涵括灵感与构思,还进一步涵括了意旨与意趣。笔者则以为还是让意兴回归到灵感与构思的位置卜为好。意兴是意脉的先导,意脉乃是沿着意兴的流程走向而灌注于诗的…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探讨了前人未曾系统探索过的古典诗歌中的意脉问题:对意脉的特质进行了界定;探究了意脉的种种类型及其各自的审美特征;剖析了意脉与意兴、意旨之间联系的几种途径;探讨了意脉与章法结构之间的里表两重关系。文章认为,意脉乃是诗歌意旨赖以贯通于全诗的文理脉络;因之弄清了意脉也就找到了沟通诗的内容(意旨)与形式(章法结构与语言表达)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从诗歌生成的角度,对东方的“意兴”说与西方的“灵感”说作了系统的比较与探究。从“意兴”说之源头及其流变、如何犀通于西方之“灵感”说,到意兴审美特质之界定、孕育意兴之基因工程、意兴生发的重要途径,对“意兴”作了创意性的阐述。文中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探究了意兴萌生的心理进程。文章认为:意兴作为萌芽的诗歌种子,务须精心培育方能结出硕美之果。  相似文献   

4.
从诗歌生成的角度,对东方的“意兴”说与西方的“灵感”说作了系统的比较与探究。从“意兴”说之源头及其流变、如何耳通于西方之“灵感”说,到意兴审美特质之界定、孕育意兴之基因工程、意兴生是的重要途径,对“意兴”作了创意性的阐述。中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探究了意兴生的心理进程。章认为:意兴作为萌芽的诗歌种子,务须精心培育方能结出硕美之果。  相似文献   

5.
从诗歌生成的角度,对东方的“意兴”说与西方的“灵感”说作了系统的比较与探究。从“意兴”说之源头及其流变、如何犀通于西方之“灵感”说,到意兴审美特质之界定、孕育意兴之基因工程、意兴生发的重要途径,对“意兴”作了创意性的阐述。文中还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探究了意兴萌生的心理进程。文章认为:意兴作为萌芽的诗歌种子,务须精心培育方能结出硕美之果。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歌意脉之幽径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探讨了前人未曾系统探索过的古典诗歌中的意脉问题;对意脉的特质进行了界定;探究了意脉的种种类型及其各自的审美特征;剖析了意脉与意必、意旨之间联系的几种途径;探讨了意脉与章法结构之间的里表两重关系。章认为,意脉乃是诗歌意旨赖以贯通于全诗的理脉络;因之弄清了意脉也就找到了沟通诗的内容(意旨)与形式(章法结构与语言表达)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前人戴师初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所谓“第一番来者”,即接触文题后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构思(第一构思),这一构思一般是按常规模式进行的,无须多动脑筋,但其立意也往往陈旧过时,故应“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一般也是惯式思维的结果,虽不陈旧,但也太“中规中矩”,千部一腔,容易撞车,难出新意。只有“第三番来者”才是创新思维的“精意”,这种“人人心中无,个个笔下无”的独特新颖的创意才是所要追求的高考作文的构思。200…  相似文献   

9.
正如陶渊明对“菊”,陆放翁对“梅”一样,天才诗人李白对月亮情有独钟.他以“人月相得”的诗学意兴.化月为情,借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了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与月物我交融.显示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严羽论诗,标举“兴趣”。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谈到‘兴趣”以及与之含义相当的概念如“兴致”、“意兴”等的地方甚多,而其它不少论述也往往与“兴趣”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和联系。“兴趣”在严羽诗论中的地位由此可见。所以历来研究严羽诗论,人们既瞩目于它那“以禅喻诗”的特色,又很看重其中的“兴趣”说。而究其  相似文献   

11.
梁衡的《壶口瀑布》意旨表达可谓匠心独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构思上,“点与面”的自然融合;选材上,“主与次”的巧妙搭配;立意上,“情与理”的有序升腾.这使得《壶口瀑布》具有了气大、理深、境高、意浓、趣雅、味美的特质,让读者深受启迪,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余钢 《现代语文》2009,(8):61-64
王夫之诗学中“以意为主”的“意”具有多重含义,其倡导的“以意为主”之说中的“意”指“意兴”、“意趣”;其反对的“以意为主”说之中的“意”指的是一种离开实际感受,从书本、议论中得来的抽象的思想。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的美学意义是重在感兴,强调心物合一后所产生的“意象”,以组合、缔造作品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正>何谓"意脉"?"意"指文本所确定的主旨、情感,"脉"指内在的联系、条理。"意脉"就是文本意旨的脉络。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就整体看,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生动表达了季老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但在写作形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明当时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时,作者借助日记和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这是区别于其他同类文章的特征,是这篇文章的个性。这个性化的特征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可以称之为文本隐藏的"意脉",一旦被解读出来,就无疑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在本文教学中,如能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写文章讲究灵感。然而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作者经过积极充分的准备,在不停地酝酿构思中呈现出来的。想要成为“妙手”,  相似文献   

16.
余钢 《现代语文》2009,(10):61-64
王夫之诗学中“以意为主”的“意”具有多重含义,其倡导的“以意为主”之说中的“意”指“意兴”、“意趣”;其反对的“以意为主”说之中的“意”指的是一种离开实际感受,从书本、议论中得来的抽象的思想。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的美学意义是重在感兴,强调心物合一后所产生的“意象”,以组合、缔造作品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意”是唐五代诗学的核心范畴.“意”的含蕴丰富,既指涉诗歌构思创作中的情思意绪和区别于以景写情的直接抒情的创作方式,又指涉诗歌用意曲折隐微的风貌特征以及诗歌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创作冲动与灵感.对“意”的批评,唐人反对“意熟语旧”,贵独创;表意要求言简义丰、声律谐和、“内外意”各自表意完足而又契合无间.唐人以为,“意”是诗歌创作中的主导性要素,并由此提出并丰富完善了“以意为主”、“意先语后”与“意在象前”的论题.在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唐人提出“意在言外”与“语穷意远”,强调诗意表达应含蓄而避免浅露直白,要求在简洁的文字之中蕴藏尽可能丰富的意蕴.唐人论诗以“意”为焦点的现象标志着诗论史上重“意”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本校作者论文选摘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舒咏平《广义灵感论》从“创造性”、“突发性”、“偶然性”三方面对神秘的“灵感”予以质疑,认为灵感无法与即时性的思维成果作本质的区分,从而提出包含二者的“广义灵感”之概念。其论证则以“意识域”为逻辑起点,对“...  相似文献   

19.
解读文本至少应当解读到文本的第二层次:意脉.意脉是流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终点,它是由一个个“冲突—深化”点蓄势而成的.细品文本中的重要“冲突—深化”点,是解读意脉的有效途径,也可以重新发现意脉流动过程中诸多细节的美.  相似文献   

20.
艺术灵感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思维的每一步即时成果都可视作一种广义的灵感,因而艺术灵感是连绵突发的。在生活积累阶段,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在创作构思阶段,艺术灵感表现为意象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在艺术表达阶段,艺术灵感表现为意象与符号的瞬间组合。如此,艺术灵感便从神秘中走出,与非线性的艺术思维取得了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