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在听取了大量中青年语文教师的课后,渐渐忧从心来:语文课又唱义跳又画;一忽儿合作探究,一忽儿小组交流,教师像个笨拙的主持人,将舞台全让给学生,不仅言语不出彩,且无所事事,许多时候甚至不知所措。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大语文”观本不错,可如果一不留神成了“没语文”,我们不就成了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是充满独特韵味的所在,语文教学也有其特有的"语文味"。然而放眼当下的语文课堂,哗众取宠,舍本逐末,流于形式的语文课堂仍占据一定的市场,这不仅背离了课堂改革的初衷,更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弱化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返璞归真,让"语文味"回归语文课堂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4.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常常陷入一种误区——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完全使语文课变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让语文味回归课堂,让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出自身特  相似文献   

5.
马延灯 《教师》2014,(7):68-69
正"语文味"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老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的认识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回归语文的本味,强调本味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声日渐高涨。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性,追寻"语文味"的课堂成为当下一道突出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作为母语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一、在"读"中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姜鑫 《辅导员》2011,(Z3):71
在当今社会,语文课堂呈现出一个个怪圈,令我迷惑不已。有的整合过多,科学知识渗透过量,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有的载歌载舞,演讲游戏,变成了表演课;有的挥毫泼墨,绘画剪纸,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语文味,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语文课的魅力,品味语文带给人们的审美快感。由此可见,追求语文味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已经逐渐丢失,把语文阅读视为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8):17-18
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色彩,必须立足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教给学生评点语言文字的方法,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让人文精神和语言文字的学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之有"读味"、有"品味"、有"写味"和有"情味",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的"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0.
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他说得比较理性。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  相似文献   

11.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的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内在要求与本来面目,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读"可以说是从文本中获取绝大部分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径,是我们民族语文教学的"看家本领"。所以,我国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提倡"多读多背,加强积累",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陶冶性情和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争取培养合格的人才。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  相似文献   

13.
我校的课堂文化为:生本、对话、求真、累加。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活力,就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因此,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课堂文化中的"求真",就是要呈现真实、探究的课堂。"求真",方能凸显课堂本色。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引入笔头训练,充分做到"读写结合"。本文拟结合《少年王冕》一课的课例,对此试作解析。一、随时动笔:追求及时巩固"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让学生随时动笔的意识和习  相似文献   

15.
<正>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就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让学生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的郑百苗老师,她所设计并施教的《鸬鹚》一课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课堂教学,发现在热闹、自主的背后透露出了放任、随意,以及数学味的缺失,给人肤浅、浮躁的感觉,与新课程理念形似而神异。  相似文献   

17.
<正>打造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为,过去的教育现状是:教师们课内低效,课外乱忙;学生们本末倒置,白天不努力,夜间熬灯油;一所所学校课内低效率,课外抢时间、压作业,搞题海战术,最终质量上不去,即便升学指标上去了也并不代表着真正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是一组考试成绩的数据在螺旋上升而已。但是,当前的高效课堂似乎又陷入了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误区。首先,说说表演课。为了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惊奇地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学生有更多自主的时间讨论问题了。然而静下心来审视这些语文课堂教学,发现还存在大量问题亟待解决:没有深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存留着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