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少父母说:“我的孩子太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呢?”有的家长甚至说:“我的孩子是天生的拧种,真没办法。”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那么,孩子任性是怎样造成的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3.
张备玲 《山东教育》2004,(30):44-47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无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空前重视。有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有的父母很早就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父母强制孩子去弹琴、绘画……父母们为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智力开发绞尽脑汁,却忽视了孩子创新个性的培养,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觉得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是个令人央疼的问题。有的要父母陪睡;有的要父母讲着故事才睡;有的要等到父母上床了再睡;有的则要摸着妈妈的耳朵睡;有的要妈妈拍着睡等等。孩子不能独自一人睡觉,给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怎么培养孩子从小一人独睡?我是这样做的: 儿子一出生,就让他一人睡一个小床。那时我要喂奶。许多人劝我让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父母的免不了要责备孩子。有的父母因一时的愤怒而措词不当,使孩子产生反感而破坏了亲子间的感情;有的则唯恐责备会产生不良影响,反而不敢责备孩子。这两种做法对孩子都是有害而无益的。笔者认为,理想的责备方法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问:我有一个10岁的男孩。他其它方面还可以,就是不太会同小朋友交往,跟谁都玩不到一块儿。他自己也挺苦闷,有时也不愿意出门了,就在家里看电视。但看到人家在外边玩儿,又挺羡慕的。可出去玩儿不了多一会儿,就又和人家闹翻了。有的父母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同我儿子玩。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答:我首先想说的是,您能重视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时暴露出的问题,而不是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或学习成绩,这是很可贵的。您的孩子目前产生了“交往”问题,确实需要父母或老师进行“交往辅导”,即心理辅导。同他人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交往…  相似文献   

7.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8.
说谎是一种令人讨厌的虚假行为。如果发现孩子说谎,父母肯定又气又急,认为孩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往往将其痛打一顿,然而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应该先仔细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以做到对症下药。造成孩子说谎的原因大致如下:逃避责备:孩子因做错了事,怕被人责备而说谎。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说谎是最常见的事例。一个男孩子告诉父母他的数学考了95分,但家长发现成绩单有改动的痕迹,去同老师核对后才知,原来他把75分改成了95分。家长的管教过于严厉:有的家长过分严厉,动辄打骂,孩子见了父母就像老鼠见了猫。生活…  相似文献   

9.
有的父母曾经问我:“我的孩子总爱看武打片,到底对他好不好呢?”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很复杂,要看他的孩子的生活是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走进那飘满花香的校园,站在那饱含温馨、充满生气的教室里,望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时,回顾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每一个画面,都像烂漫的山花,开放在我的眼前……一年前,年轻而尚未脱掉稚气,在父母眼里还是个黄毛丫头的我跨入了天津市河东区一中心小学的大门。面对一群欢声雀跃的孩子,我激动、新鲜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呢?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我充满了遐想:有的孩子能歌善舞,有的孩子心灵手巧,有的孩子能言善辩,有的孩子乖巧听话……但走进班里的第二天就让这美好的幻想化作了泡影。这一天在语文课上…  相似文献   

11.
□家教市场的现状如何?●家教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一直十分火爆,这是我从南方到北京攻读博士学位时知晓的事实。前几天,我一位朋友向我诉苦,他为了使孩子“成龙成凤”,光是花费请家教方面的开支,就相当于他每个月的工资,而且孩子也是苦不堪言,通常要学到晚上11时30分左右才能休息。我朋友的理由是“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一孩子靠读书走不出一条路,也要从现在开始为孩子培养一两种生存技能。为人父母,精神确实可嘉。殊不知,父母好心选择而劳民伤财,孩子沉重负担而忍辱负重,可谓两败俱伤。孩子和父母都坦言:其实…  相似文献   

12.
李子勋: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家庭治疗师。章:李老师您好!我们目前正在做“孩子睡觉要与父母分床”这个话题。从道理上讲,很多人都明白孩子从出生起就应该独自睡觉,但一方面是住房限制,一方面受传统育儿观念的影响,实际上有很多孩子是同父母同床而睡的。您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李: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可以让他和父母分开睡。单独睡觉的孩子,当他醒来时,不得不面对醒来后的孤独到了六岁,孩子该上学了,就应该和父母分开睡觉了感,这个孤独感可以促进他的成长。因为他会由此在心理上接受他是独立的,他跟父母是分开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13.
林鸿杰 《师道》2006,(10):41-41
据报载,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要去网吧玩游戏.因为父亲追上去责骂他,儿子便当街连连出拳殴打父亲。还边打边叫:“你骂一句,我打一拳。”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少见。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颐指气使.横行霸道;有的仅仅因为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有的因不满父母阻止自己早恋就置父母于死地……这些触目惊心而且频频发生的事例让许多曾经为子女付出过千辛万苦的父母感到震惊、尴尬和寒心.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4.
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在他近一年来的住校生活中,我们发现他长大了。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孩子的变化和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一些感受。会劳动 能自理住校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生活能够自理。孩子离开了爸爸妈妈的照顾,穿衣、吃饭、叠被、洗漱等全部生活内容都要自己完成。这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可是,我的孩子做得非常令人满意。他每天都能换内衣内裤和袜子,并将这些脏衣服放在一个大塑料袋里。我经常对孩子爸爸说:“你有的时候还不如儿子呢。”孩子一年级入了少先队。他说要自己洗领巾,我就鼓励道:“好,以后的…  相似文献   

15.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16.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张一进 《留学生》2012,(1):62-63
培养幸福的琴童比培养一个举世闻名的郎朗更重要! 中国数万万孩子在学习钢琴,而学钢琴对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这是每位琴童父母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漫长而辛苦的学琴之路,让许多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泪水和忧伤,有的孩子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走上了专业道路;有的孩子因学琴而痛苦不堪,父母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钢琴,放弃音乐:还有的孩子通过规范的学习和长期坚持练琴,最终考过了钢琴业余级最高级十级的考试。  相似文献   

20.
台州读者楼明来信问:女儿今年刚上小学,每次逛百货商店她必定要求我买一样玩具给她,否则就大哭大闹。我受不了大庭广众之下别人的注目,每次都屈服于她的要求。我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但不知如何摆脱孩子的要挟。主持:孩子往往利用父母的爱,以不肯吃饭、不做作业、不上学等手段强迫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同样的情况,该如何摆脱孩子的要挟?我们来听听有过这方面成功经验的父母怎么说。观点一尊重孩子,和孩子签订协议。我以前认为我是孩子的家长,我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得干什么,无论是叫他学习,还是双休日让他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