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目标相背离。现以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为基础,通过实际英语教学活动,分析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教师英语跨文化的必要性,并根据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本文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出发,就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是培养文化意识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初中英语教学中涉及的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以及价值观念等。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对于初中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的特点,加强培养初中生跨文化意识,通过提高初中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进而提升初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转变教学方法,重视背景讲解英语词汇是英语中最活跃的成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包含文化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一、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人们一贯只注重语法、词汇、翻译等知识的讲解,对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会英语,就一定能正确使用。殊不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某种文化背景下,我们认为合理的一句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可能被视为无礼。这就使学生对文化意识的形成缺少一定的积累,不能准确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东西,没有有效地进行情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教学离不开对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在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否则就会把文化内容的学习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和英语教学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成为教师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所以针对如何提高英语语感进行简单说明,以期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是对该语言所蕴涵文化习俗的了解。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内容和方式不够得体、恰当。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课堂教学策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国内外的文化差异性内容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可以深入掌握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本文从意识、导入语以及情景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语中培养跨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0.
刘学华 《广西教育》2013,(30):75-75,79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它作为文化的载体,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外国文化的氛围中学习到更纯正的语言,也可通过语言纽带了解到更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印象,有效记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文化知识、文化理解等方面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周燕 《考试周刊》2011,(38):119-1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培养其英语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意识培养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理解所学知识,并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结合进行,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针对目前中学英语对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不够的情况,笔者提出教师应学习新课标,转变自身观念,树立新理念,利用多种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文化渗透“,在课文阅读、口语交际、词汇、语法等的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以提高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逐渐培养起跨文化交际意识,以期实现提高学习者的实际交流能力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杨淑鹏 《考试周刊》2010,(39):143-143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但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跨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的误区,阐述了应导入的文化内容,并指出了可以通过课内外多方面地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国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该文件当中第一次把文化意识作为独立的内容纳入了英语课程标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美芬 《考试周刊》2013,(16):89-90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学习英语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历程,也是一个可以不断开阔视野充实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而且要培养优良的文化素质,做到学以致用,用得恰当。因此,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学习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与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7.
蔡可欣 《文教资料》2021,(1):191-193
语言与思维本是互生互助的统一体,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是交际,语言课程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外语学界越发强调语言学习对人类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大问题。本文从思维品质的内涵与定义入手,基于目前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力与灵魂,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外语是我国的一门基本工具学科,而初中英语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目前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独立性等长期被漠视、甚至被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创新思维的特性,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海南教育》2013,(2):48-51
<正>一、引言文化是一个非常笼统而又抽象的概念。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邓炎昌、刘润清(1989)认为"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思维和行动的方式,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文化是一个非常笼统而又抽象的概念。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邓炎昌、刘润清(1989)认为"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思维和行动的方式,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