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本解读教学如何深入开展,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教师的解读视域,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为了引发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将以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爱莲说》两文本的哲学思考为例谈谈我们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史传类文本教学设计常常聚焦于文言字词的含义和运用、句式的掌握和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现状,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提出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从缜密的逻辑、充分的思辨、灵活的重组等方向发力,突破史传类文本教学设计的固有模式,改善课堂教学品质,有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孵化学生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3.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美文,除了注意知识性外,我还有意识地挖掘其人文性。先是讨论邹忌为什么能取得讽谏的效果。学生甲: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邹忌曾先后两次讽谏齐威王,第一次借鼓瑟“抱而不弹”的道理,启发齐威王虚心纳谏。第二次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邹忌从比美的生活经验中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听到真话的不易,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齐威王,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于是他把切身体会告诉了齐威王,并以此来讽谏齐威王纳谏去蔽。  相似文献   

4.
杨斌 《考试周刊》2014,(38):34-35
<正>有效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地教与有效地学。教学有无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下面笔者试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管窥之见。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近些年我们都是讨论"怎么教"的问题,很少讨论"教什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1叶老告诉我们,在对待文本时,不能"不求甚解",浮浅疏狂;一字一词都"未宜忽",要潜入文本,"悟"出字词背后的"神",摸清作者思路,沟通作者心灵。所谓文本细读,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字词的细读,这个"童子功"对于学生学语文的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内驱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文言文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厚重绵长的文化底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鉴于长期以来学生机械背诵,教师一讲到底带给文言文教学的不良影响,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地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让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教法与诸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的基础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核心地位,教师则要恰当地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者的作用,以“和谐共生、互动共赢”为语文教学改革目标。初中语文课程集情感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因此,要积极构建和谐、互动、共赢的语文高效课堂,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同时,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一、重视语文课程的导入,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程导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这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即以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为根本任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生命高度。“内化”是语言运用的前提,即只有当学生把文本“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时,才能流淌于口头、笔端,为我所用。观照时下一些名师的语文课堂,无不注重文本语言的内化,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使学生与文本达到“与我为化,人文合一”的境地。一、读中悟:在文本语言的徜徉中实现由外到内的吸纳“读”是…  相似文献   

9.
"多元解读"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倡导的阅读教学理念。与受阅读成规和意识形态制约,思想封闭、思维狭隘、只重视政治意义的"一元解读"相比,"多元解读"能使学生的阅读思想开放、阅读思维活跃、阅读效果提高,是一种值得推行的阅读教学理念。但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0.
正这里所说的"直教",是相对于"喻教"而言的。喻教主要通过比喻、类比、象征、说故事暗示等形式;直教就不一样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而是直指本心,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说教。虽然从理论上讲,"直教"干净利索,且短、平、快,但是因为此类失败的案例实在是多,已经导致这种教育方式不知不觉地成了死板、僵硬、低效,甚至无能、专制的象征,所以纯粹的直教一直不被看好。但是司马光《资治通鉴》所录的《孙权劝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关键。在文本解渎上见仁见智,但仅仅课前多元解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在生成上着力。一、精心设计为生成铺垫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要有适当的预案,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整体把握,设想可能发生哪些情况。教师要尽量把问题往细微末节上想,指引学生朝着教师设计的目标,把握整个课堂的节奏。  相似文献   

13.
<正>文本解读,有人提出"深度解读",有人提出"广度解读",有人提出"细度解读"……不管哪种解读,都需要一个"度"——适度。周益民老师认为这个度是"37度",非常形象。人的正常健康体温是37度,高了就是发烧。同理,我们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高了,教学显得深邃但学生觉得茫然;低了,教学顺畅但学生习得肤浅。只有适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利用音乐来开展阅读教学高效的教学,建立在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基础上,基于中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教师可以选择利用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匹配相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在良好配乐的氛围中,感受到感官与情感的双重渗透和体验,从而获得对阅读兴趣的提高和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举例来说,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时,教师就能够先下载一些悠扬的音乐,再在  相似文献   

15.
李平尚 《学语文》2011,(2):79-79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除了语言风趣朴实、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运用设事说理的手法外,笔者以为:文中隐含的数字三也是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6.
17.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同一件文学作品,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同一件文学作品,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但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误区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新课改将多元作为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主张文本解读主体(学生、作者、编者、教师等)的多元,文本意义或主题解读的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