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施蒂纳的利己主义思想。施蒂纳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对人生和历史作了主观化的虚构,并以利己主义为旨归,试对普遍利益和个人利益问题作道德解答。马克思、思格斯从思想实质、思想根源以及思想史的角度对此作了批判,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包含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深刻认识主要产生路径有:蕴含在他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当中,形成于对资本主义剖析和批判之中,也产生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当中。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不断推进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教师》2017,(1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提过该理论。那么,该理论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呢?这必定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的认真研读,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协调发展观进行了初步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与人的协调交往、人自身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阐释。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握其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人们深刻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分析和理解,指出了分工与异化的当代新属性,从而提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辩证认识社会分工的积极和消极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费尔巴哈关于"感性世界"论述的批判,提出了"感性世界"是从属于"思想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子结构,是关于人感性活动的世界;"感性世界"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是历史的、实践的产物。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人的感性活动是"感性世界"的基础。这一观点的提出促进了世界本原问题的解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历史教育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但是,无论是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1845~1846年),还是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为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至今已160多年了。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段里,唯物史观不可能只有一个版本,只有一种形态。  相似文献   

9.
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以及实现的条件作了全面、科学的论述。而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增强了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也增强了人的平等意识和开放意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赋予了新的意义,同时需要青年一代履行与其角色相符的责任。这些责任是多方面的,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又有发扬奉献精神和给予现实关怀的社会担当,还有学习创新和提升道德的成才任务。当代青年要真正承担起这些责任,应在自我期待上,坚持成就自我与报效祖国的结合;在职业操守上,坚持爱岗、尽责、精业、奉献的依次顺接;在道德养成中,坚持诚实劳动与诚恳待人的统一;在社会交往中,坚持与人为善和生态友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大学》中明德、格物致知、致良知、止于至善的思想切入,解析公民个体必须具备"友善"价值观的心理、知性、德性基础,从另一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诠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康德哲学充分吸收和对黑格尔哲学内在理解,从中逐渐建立起其哲学基础,经过理性国家的现实批判、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人本质的形上批判的三个批判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后转向初步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从而摆脱以形上信仰为基础的知识形态,实现了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决裂与超越,达到对以形上信仰为基础的知识形态的形上精神意识体系的消解。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大背景下批判地建立起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此时他虽然肯定共产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但是仍在共产主义之上设定了社会主义的更高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清除掉人本主义哲学背景的同时也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更高设定,直接将共产主义规定为特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形态。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起点,马克思开始以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面目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相似文献   

14.
追求人的自由、实现人类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青年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不断深入地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分工是异化产生的根源,进而在对分工的探讨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并指出消灭分工是消除异化,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突破现有研究框架的束缚,首先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测量维度: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种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类价值准则。然后需要采用结构方程分析代替一般回归分析,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估计量表的变量结构和变量关系,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以此来弥补传统回归分析在价值观认同测量方面的不足。基于521名大学生实证调查个案的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准则三个维度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测量维度包含的各自四类价值观念的认同水平不尽相同。从整体上看,12类价值观念互相影响的强度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家层面上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高层次,借助社会层面上价值取向包含的四种价值理念的中介作用,国家倡导的价值目标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准则发挥正面的积极影响。针对这样的价值认同结构和发展路径,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以爱国主义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以利益协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全社会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前提条件。《共产党宣言》作为一部阐述阶级斗争学说的经典著作,体现了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共产主义价值观奠定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把唯物史马一社会主义价值观融为一体;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体现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也反映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错综复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非主流意识形态进入我国是无法避免的,又是必须加以引领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自身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正具有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虚拟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具有自由开放、平等互动“两大发展品格”,契合了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要求。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态势存在被边缘化、腐蚀化、悬空化“三大缺场困境”。必须建构虚拟社会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场地位,实现“五大路径转换”,即一般到特殊、抽象到具体、理论到实践、文本到符号以及个体到群体的转换,从而不断提升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功能和实现路径的认识和把握。《共产党宣言》启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旨归;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起到助推改革、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振奋国民精神、传播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方略的价值。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主流价值观的自信与自觉、批判错误社会思潮、解决民生福祉、强化宣传教育、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