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兆毅 《软科学》1989,(1):51-55
<正> 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经攀登了几级台阶,今后几年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继续深入地进行放活科研机构和放活科技人员的改革,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笔者通过对科技双放政策实施过程的调研,有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广大科技人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但是,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关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新旧科技体制转轨过程中,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许多科研机构大胆改革,实行“三三制”,广大科技人员走出科研院所,有的以技术、无形资产向企业投资;有的租赁、承包工厂、农场;有的停薪留职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有的离职从事多种形式的个体经营,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对留在科研机构中继续从事科研和中试生产的科技人员冲击是比较大的,也带来了一系列思想认识的问题,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影响这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应当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山东省科技战线认真贯彻“依靠、面向”和“科教兴鲁”的方针,针对传统科技体制中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不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以“双放”为重点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出台,把大批科技人员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了农村和企业的科技进步;开拓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从当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我国的科研与生产仍然严重脱节,科技成果物化仍然很慢,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究其原因,并不完全在科技政策上,而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的要强化科技人员、科管人员、甚至全民,特别是科技人员本身的成果物化观念。  相似文献   

6.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不但要有机制体制保障、资源投入与技术市场环境等,更需要一大批科技人员到市场中创业。正是基于此,通过对浙江省科技人员创业障碍因素与现有创业条件的分析,提出激励科技人员创业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放活人才、放开科技、放大优势,以期走出科技创业的缄默期,把科教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7.
<正> 一、地方科技开发中心现状 山东省各地方开发中心多建于80年代中期,近10年来,经过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特别是在1985年党中央颁布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以来,各地方科技开发中心围绕着科研、开发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这一目标,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历臾时期。八十年代初期党中央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陆续制订了“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多种类型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可以说,这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具有新型运行机制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广大科技人员解放和开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生动…  相似文献   

9.
加速中试基地建设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技术产品的中试环节薄弱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增强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中的紧迫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速中试基地建设,解决科技成果的中试问题,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建设中试基地是力。强中间试验环节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寻找切实…  相似文献   

10.
科研管理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科学学、科研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 ,是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 ,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 ,以促进科技进步 ,实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共同协调发展。应加大科技投入 ,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实效的研究体系 ,推动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增强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我们结合科研管理的实际去开展科研管理研究。 科研管理工作者要开…  相似文献   

11.
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向科技型现代企业的转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的必要性 我国有5 000余家科研事业单位,拥有几十万名科技人员,在科研开发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了把广大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出来,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腾飞,自1985年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然而,科研事业单位的性质就象一个能量巨大的“反应堆”上的“安全壳”,把广大科技人员强大的能量牢牢地束缚在里面,使科技体制改革无法深入  相似文献   

12.
<正>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科技人员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生动创造.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允许集体或个人建立科学研究或技术服务机构.”198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及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都强调“支持和促进集体、个体等不同所有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 ,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正在着力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1999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教育部等 7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同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目前 ,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 ;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等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 ,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科技人员解放和开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生动创造。它包括以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实行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民办科技机构,也包括由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科技企业。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的  相似文献   

15.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高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科技事业中,高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高校所投立的科研基地在发挥其科技工能中起到奠基和龙头的作用,对此,国务院十分重视,在《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专门指出:“高等党校所属科研机构既有自身特点,又是整个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使科研机构形成合理布局,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合理市科委成立了“在渝高科研基地为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对策研究”软课题小组,对重庆市高校部分科研基地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深入开展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们采用各种形式。把各类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逐步引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空前活跃,加快了科研成果与技术成果的流通、扩散;强化了技术的商品化进程,技术合同制普遍地推行开来.这一切,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科研机构自身的活力.使科技进步在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促使市场经济的繁荣,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必将推动科技进步,这是必然的趋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研究基础研究如何持续稳定地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 基础(含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者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中,曾经有过“重基础研究,轻应用开发”的倾向,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使基础研究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影响了科研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反过来也制约了基础研究自身的发展。80  相似文献   

18.
<正> 科研院所引入股份制是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科研院所为何要引入股份制?实践效果如何?本文试从科研院所的改革历程、股份制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等方面试作剖析。 一、科研院所改革历程 我国科研院所改革始终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市场经济这个主旋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长期存在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现象,以及单纯依靠  相似文献   

19.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的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以科技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努力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在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科技人员投身市场经济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创举。它在创业与探索中历经坎坷,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创新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它以其灵活的市场机制,通过科技先导、知识密集的增长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自8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为江苏的科教兴省和经济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有关理论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民营科技企业正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